鄧雅嫻
(重慶市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重慶401320)
基于計量經濟學的地方稅收預測研究
鄧雅嫻
(重慶市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重慶401320)
基于計量經濟學對地方稅收進行預測研究,概述稅收收入預測研究的意義,通過地方稅收的誤差修正模型(ECM)的建立得到預測模型,結合當地稅收情況預測模型的預測效果及經濟發(fā)展狀況,對地方稅收收入做了預測。根據建立的預測模型預測得到的地方稅收結果,以及近年來地方稅收收入和當地經濟發(fā)展趨勢,提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以及平衡地方稅收收入的建議和措施。
計量經濟學;地方稅收;預測模型
一直以來,地方經濟收入決定著當地的稅收收入,這僅僅是從量上進行定義的。與此同時,地方經濟發(fā)展也是當地稅收收入的重要保障?;谟嬃拷洕鷮W理論,經濟收入決定稅收收入,從國際慣例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出發(fā),把經濟總量理解為GDP的規(guī)模,在眾多的經濟總量指標中選擇GDP作為基本指標,對于分析稅收和經濟總量的關系具有獨特意義。與此同時,稅收的來源也多種多樣,列如生產和承包,以及私企與國企,但凡符合稅收規(guī)定的個人或者集體都應當按照稅收規(guī)定進行依法交稅[1]。因此建立適當合適的地方稅收預測模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稅收的基本職能就是為了能夠組織國家增加財政收入而行使的職能。國家在市場經濟調控的基礎上,稅收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國家在計算預算時不僅要思考政府運作的需要,宏觀的控制,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支出,還要充分考慮到國民的現實狀況。因此在我國的整個國家預算中要參照稅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和符合國家現狀的計劃。
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嘗試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參考四川省稅收中的單項預測模型,而且比較了每一個單項模型的估計精度。在具體的分析當中,采用逐步回歸模型和誤差修正模型建立了單一的預測模型。在這當中,逐步回歸模型在兩個層次的基礎上分析:一是選擇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在這之中研究了最優(yōu)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并且運用了一種較為先進的逐步回歸方法建立了一種新的模型。
當前,受政治體制,經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稅收預測模型相較與發(fā)達國家而言,還僅僅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但另人欣慰的是,自國內稅收預測模型建立以來,當前稅收預測模型已取得不少成果。與此同時,從2002年開始,中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對國內稅收預測模型展開深入探討。并且在2005年8月初階段,相比于上世紀90年代的稅收預測模型,針對稅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我國開始建立適應海關稅收的新型稅收預測機制。
計量經濟學中,變量之間的增長率,即是它們中的彈性系數之間的關系,能夠轉化為分析變量中的對數之間的關系。本文運用了協(xié)整檢驗的方法,分析了湖南省稅收收入對數與GDP對數的關系,分析了稅收與GDP之間的可協(xié)調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四川省的誤差修正模型。
薩根最先提出的誤差修正模型的理念。在使用誤差修正模型解釋變量的調整差時,所依靠的不是基于解釋變量的值,而是說明左偏差變量的平衡值。誤差修正模型不僅解決了經濟中的虛假的回歸問題,而且模型中的預測方法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當前運用的模型是的進一步的改善問題是由安德森和戴維森在研究。它的基本形式是基于回歸分布滯后模型。
以下便是ADL模型
移項后
而且是經過Eviews從而形成新的模型,得到預測方程為:
在四川國家稅務總局和地方稅務局的公布中的2008年度稅收情況得知,2008年度的稅收狀況如下,四川稅收收入為1 114.31億元,其中國家稅收收入為724.31億美元,地方稅收收入為390億元(約合人民幣元)。而在2007年發(fā)布的稅收情況可知,總的稅收收入為人民幣946.95億元,其中國家稅收收入為638.95億美元,地方稅收收入為308億美元。在四川國家稅收統(tǒng)計年鑒的最新數據顯示,四川省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度能夠突破萬億元大關,而在四川2007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為9 145億元,把這些數據放到上面的公式可得出:
四川稅收的ECM模型是一個非線性的模型。這種模型與生產函數十分相似,應從彈性的角度進行理解。上述方程證明了四川省稅收收入與國民總收入之間存在這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根據葛蘭杰定理,誤差修正模型是可以形成于誤差修正模型的基礎之上的,并且對回歸模型和相關的殘差驗證也證明了該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果[2]。因此,我們能夠得出,在理論上,通過修正誤差修正過的模型,能夠形成具有十分良好預測精度的稅收預測新模型。我們通過模型可以知道,四川省稅收的彈性值為1.198,當全省人均增長水平增長1%時,稅收收入將增長1.198%。從稅收的彈性值的角度看,四川省稅收彈性增長值高于GDP的增加,以上數據就能夠表明這些年來,四川省的稅收增幅是要高于經濟增長率的。
本文詳細做了四川的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對比分析,運用第三部分得到的預測模型對當地稅收收入做了預測。結合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對比分析,分析了預測模型所反映的經濟事實。結合本文建立的預測模型預測得到的地方稅收結果,預測模型以及四川省的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的對比分析給出了促進四川稅收與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對策分析。
[1]賴迪輝,朱星毓.稅收競爭影響地方經濟轉型了嗎?——來自京津冀區(qū)域的空間計量證據[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6,23(7):7-12.
[2]李小明,陳敬良,閆海波,等.產業(yè)結構與稅收的協(xié)調關系研究——基于上海市地方稅收的調研[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 (11):204-208.
[責任編輯:路實]
A Local Tax Prediction Study Based on Econometrics
DENGYa-xian
(The University of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20, China)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econometric forecast local tax research,firstoutl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tax revenue prediction research,and through theerror correctionmodel(ECM)of local taxesmake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effect of the local tax situa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ediction of the local tax revenue ismade.The local tax results are predicted by the established forecastingmodel,aswell as the local tax revenues and local economic trends in recent years. Suggestionsandmeasures forpromoting localeconomic developmentand balancing local tax revenueare put forward.
Econometrics;Local Tax;Prediction Model
F812.12
A
1673-5919(2017)03-0048-02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3.014
2017-05-09
鄧雅嫻(1992-),女,重慶市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計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