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飛
語言與文化是一家,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基本載體,任何一種語言教育均離不開文化的滲透。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實施文化教學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大有裨益。另外,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日漸深入,社會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綜合實用型英語人才,這對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闡述了高中英語課堂中合理運用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運用策略,以饗讀者。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往往只注重詞匯、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卻忽視了從文化的角度審視課堂教學,循序漸進開展文化教學。教師的這一做法嚴重制約著文化教學的合理運用,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重視文化教學,在英語課堂中導入文化,不斷提高文化教學的質(zhì)量。
1.高中英語課堂合理運用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營造趣味活潑、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不注重在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而是依然采用陳舊、枯燥的教學法開展教學。在這些模式的作用下,教師將英語詞匯知識、語法知識等生硬地傳授給學生,教學氛圍沉悶枯燥,學生昏昏欲睡,教學效果低下。文化教學的滲透與合理運用能最大限度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營造有多彩多元文化支撐的趣味活潑英語課堂,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將大大提升。例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圖片資料、聲頻或視頻資料等營造趣味生機、溫馨濃厚的文化教學氛圍,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再者,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生動趣味的文化知識來活躍課堂氛圍.增長學生見識。
1.2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一般來說,很多高中生的詞匯、閱讀等能力較強,但聽力、交際、寫作等能力欠缺,但引入文化教學之后,教師可在聽力教學、寫作教學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英語文化,這將大大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相應的,學生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將實現(xiàn)發(fā)展與提升。在文化教學的作用下,提升最明顯的當屬“聽、說”能力了。誠然,當今社會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綜合應用型人才,實施文化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同時也能使其在廣泛了解各國民族風俗習慣的基礎上強化聽、說學習,最終成為優(yōu)秀的跨文化交際者。
1.3為學生贏得良好的職業(yè)前景,實現(xiàn)職業(yè)價值
近年來,國家間交流日漸頻繁,與此同時,各國之間文化的碰撞也愈加激烈,未來的世界和中國將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綜合性英語人才。高中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日后英語學習具有較大的影響。筆者認為,在高中階段教師如果能合理運用文化教學,必然會使學生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為其以后進入國際化發(fā)展道路奠定堅實基礎。因而從該層面說,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知識,科學合理運用文化教學能為學生贏得良好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幫助其實現(xiàn)自身職業(yè)價值,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梢?,在高中英語課堂合理運用文化教學十分必要和重要。
2.高中英語課堂中文化教學合理運用的策略
2.1依托英語教材,挖掘多元多樣的文化知識
蘇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多元的文化知識,教師在文化教學中,要善于依托英語教材,挖掘多元化的文化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文化課堂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當然,這些文化知識有顯性,也有隱性的,教師要依托多元教學法靈活、合理挖掘。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從英語教材中挖掘以下類型的文化知識:第一,詞匯文化知識。英語中大多數(shù)都有著一定的淵源,其文化內(nèi)涵豐富趣味,教師可適當挖掘,強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與記憶。第二,文化背景知識。每一篇英語課文都有著固定的文化背景,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對這些文化背景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必要時可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直掛呈現(xiàn),強化學生理解與掌握。第三,社交禮儀和習俗。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民族風俗習慣方面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可靈活挖掘,讓學生了解中英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繼而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與寫作思維。例如,中國人見面問“How old are you?”但美國人卻避諱年齡字眼,往往會用“How do you do?”代替前者。學生如果能對這些有系統(tǒng)了解,便不會鬧笑話了。
2.2基于英語詞匯教學推動文化教學的合理運用
英語詞匯教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單詞的教學,二是短語、習語等的教學。教師無論是教授哪種詞匯內(nèi)容,均應該善于挖掘詞匯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例如,常見詞匯“yellow”在中國被賦予“尊崇,至高無上”的象征意義,而在西方國家,yellow則意味著腐敗、污穢、墮落,意義大相徑庭。因此,學生在運用詞匯時,一定要弄清楚其文化內(nèi)涵,避免詞匯的誤用或者錯用。再如,星期五是耶穌的受難日,故“Friday”本身除了表示“禮拜五”之外,還表示“災難降臨、來臨”等意思。因此,與其相關(guān)的短語有“Black Friday”,該短語預示著不幸之事將要在當天發(fā)生。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習語或短語,這些短語不能單從詞匯本身來說,而是需要聯(lián)想到其他內(nèi)涵。例如,有以下句子“His youngest daughter is the apple of his eye.”句子中有一個短語“the apple of ones eye”,意思是“掌上明珠”,而不是“某人眼中的蘋果”。在這里“apple”有“珍貴的事物、心肝”等意思??傊?,學生在學習與記憶以上單詞或者短語時應采用文化記憶的方式。
2.3基于閱讀與寫作教學促進文化教學的開展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靈活滲透文化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首先,依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滲透文化教學十分必要。近年來,英語高考中涉及到英語文化的閱讀理解越來越多,面對這些閱讀理解,很多學生目瞪口呆,無從下手,最后只能隨便猜測,閱讀理解分數(shù)自然不高。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要能夠依托閱讀教學開展文化教學,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獲得很多文化知識,以便應對各式各樣的高考閱讀理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精選廣泛涉及各類文化知識的閱讀理解篇目供學生練習,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經(jīng)典的報刊雜志等,讓學生強化閱讀,汲取更多文化素養(yǎng)。其次,教師要依托寫作教學滲透文化教學。一般來說,教師可通過布置與英語文化相關(guān)的寫作題目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技能。一旦教師布置了基于某一文化點的寫作任務,學生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必定會仔細查閱各種資料,與此同時,文化素養(yǎng)自然提升。
2.4開辟英語文化教學第二課堂,豐富學生文化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除了依托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滲透英語文化之外,還應該善于開辟要英語文化教學第二課堂,讓學生走出去,繼而不斷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具體來說,教師可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設立課外閱讀點,強化課外閱讀。一般來說,教師可將一些經(jīng)典讀物放置在指定位置供學生閱讀。有效的課外英語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還能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閱讀體驗,為學生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第二,推薦外國影視節(jié)目。例如,《生活大爆炸》中蘊含著豐富的英美文化知識,是原汁原味的英美影視作品,值得推薦給學生。第三,定期在校園中組織口語交流活動,安排學生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使其近距離接觸英美文化,感受“真實”的英語交流。第四,組織誦讀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踐行文化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由于一些英語教師并未意識到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其在文化教學運用中存在不合理之處。鑒于此,教師應強化英語文化教學,并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文化教學合理運用的策略,使文化教學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體而言,教師應通過“依托英語教材挖掘多元文化知識、基于詞匯教學開展文化教學、基于閱讀與寫作教學推動文化教學、開辟英語文化教學第二課堂”等方式提高英語文化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英語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