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霞++張超
摘 要:近幾年,MOOC作為一種新型網(wǎng)絡學習形式,受到學習者的青睞,傳統(tǒng)大學課堂教育如何充分利用MOOC資源,高效實施混合模式教學,成為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以林業(yè)3S技術課程為例,詳細討論了引進MOOC 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可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MOOC;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林業(yè)3S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MOOC)已經(jīng)成為高等教育的熱門話題,其數(shù)量也持續(xù)快速增長。來自世界上200多所知名大學超過800個MOOC提供給公眾,數(shù)百萬學生接受它們。MOOC的迅猛發(fā)展給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強烈沖擊,并引發(fā)了大批學者的研究。然而我們通過對MOOC學習者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MOOC仍然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教學。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MOOC 教學的快捷資源共享優(yōu)勢,結合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研討型優(yōu)勢,探索建立線上線下的混合型教育模式。
本文提出基于MOOC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并在某學院林業(yè)3S技術課程教學中實施線上線下教學實踐,結果表明,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可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對我們的教學實踐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MOOC 的優(yōu)勢與不足
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即MOOC,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教育形式,出現(xiàn)于2008年。隨著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MOOC公司與傳統(tǒng)高等教育的合作,2012年MOOC發(fā)展迅速。我國也相繼出現(xiàn)了眾多的MOOC平臺,如學堂在線、智慧樹、網(wǎng)易課程等。MOOC在線,就意味著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去,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而這些課程往往是公開而且免費的。
然而,據(jù)統(tǒng)計,大部分MOOC參與率很高,而完成率通常不到10%。MOOC相當于一個講座,通常采取一組短視頻段的形式,其知識點碎片化,要求授課教師按照MOOC教學的特點將教學大綱的內容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和編排,將知識點打散,再進行串聯(lián)。這對于學生尤其是沒有專業(yè)基礎的初學者來說,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深度不夠。而學生評估通過在線測驗和項目,通過網(wǎng)絡傳遞接口,使用社交媒體工具或專門的在線討論論壇提供。這種師生互動方式,完全失去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師生人文方面交流的機會,缺乏思維的深度碰撞。
三、基于MOOC的林業(yè)3S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實踐
1.線上——課前學習
林業(yè)3S技術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需要許多前期知識儲備,如所用的ARCGIS和ENVI軟件的基礎操作等。學生在上課之前先在MOOC平臺自主學習課程任務相關的視頻。
我們的視頻分為基本操作和課外拓展兩部分。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視頻來觀看。基礎視頻一般時長20分鐘左右,涵蓋課程任務的核心操作。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增加課外拓展視頻的學習。之后可以自主測試與任務相關的練習題目??紤]到課堂的針對性,要求學生提交問題記錄??梢允且曨l中沒看懂的地方、知識點、疑問等,也可以是不會做的題目或其他各種問題。
2.線下——課堂教學
借鑒Robert Talbert 教授的翻轉課堂模型,學生已經(jīng)在課前通過線上觀看MOOC視頻形成課程知識點的理解并自我測試。老師通過收集的學生的問題反饋,提前整理和準備,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講解共性問題、重點和難點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分問題分別討論展示,討論學生提出的大部分疑問點。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各個同學的表現(xiàn)要及時跟蹤記錄,方便教學管理反饋及評價。
翻轉課堂模式雖然降低了很多教師的重復性勞動,但需要教師全程跟蹤參與教學活動并及時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因此需要教師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對教師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3.課后練習
林業(yè)3S技術課程有大量的上機實踐操作項目,目的是訓練學生熟練操作軟件制圖能力及圖像處理的能力。由于課時的限制,課堂教學沒有辦法給學生提供大量練習時間。學生可以通過課后自己練習的方式來提高。我們常用的兩個軟件在學生個人電腦和機房都有安裝,學生可以在課后自主選擇練習方式。在練習過程中,如遇到操作難點或忘記需要用到之前的知識點,可以通過網(wǎng)上MOOC的形式重復觀看學習,這樣即可保證上機實踐效果,還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在留言討論區(qū)和老師溝通,及時解決碰到的問題。上機實踐的評定要求學生在線提交實驗報告,內容主要是練習結果圖和操作步驟總結兩部分。
4.課程評價
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質量、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我們改變了過去簡單的“一考定終身”的考核方式,采取線上線下共同考核的方式。最終成績由三部分組成:MOOC資源學習、討論、互動20%,上機實踐提交的實習報告成績占30%,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占50%。這樣的評定方式注重過程性評估,要求老師全程跟蹤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記錄學生的在線學習時間、在線學習進度、在線測試完成情況、討論參與情況等。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衡量其在線學習的效果進度以及真實性。
四、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效果評價
我們從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兩方面進行評價。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通過線上預習能夠有效地將知識內化,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面對面的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增強,改變了以往課堂滿堂灌的形式,老師講解總結重難點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和共鳴感,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但線上答疑效果不如面對面授課效果好。線上答疑由于雙方在表述方面存在問題,由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對方的意圖,不能給出令學生滿意的答案??傮w而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更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可極大地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果良好。
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是一種在教師監(jiān)管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線上學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一個可供自主選擇的學習環(huán)境。線下課堂教學為師生提供一個可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教師通過對線上線下教學的合理組織和設計,既能保證教學進度,還能通過對線上學習的監(jiān)控,輔助完成教學任務。在高職院校實施基于MOOC 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共享優(yōu)質的線上MOOC 資源,又能夠使線下課堂面對面活動變得更加靈活。這種學習方式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己掌控學習的能力和對學習內容的深入探究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可提高教學質量,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賈冰媚.遠程高等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探析[D].太原: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2.
[2]祝懷新,孫敬娜.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遠程高等教育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6(11):74-77.
[3]鄔展霞.高等教育實踐教育體系構架初探——兼論遠程教育大學會計專業(yè)實踐教育的架構[J].開放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