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
摘 要:漢字是視覺傳達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完成設計主題的重要手段,從漢字的形、音、意三個角度研究漢字,厘清漢字的設計方向,不盲目追尋西方化的表現方式,方能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既做到本土化又體現出中國文化的鮮明特點。
關鍵詞:漢字;字體設計;信息傳遞;“難”與“易”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現代平面設計領域中,漢字是主要的視覺傳達要素,除了圖形,漢字也是信息傳遞的主體,漢字獨特的字形與漢字的書寫方式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魅力更是西方文字無法取代的。但在字體設計中,漢字有著其他文字所沒有的特殊性。
1.漢字設計之“難”
漢字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數千年的演變中,漢字所能表達的含義越來越豐富,字數也越來越多。僅常用的漢字字數就有6763個。數字化設計背景下,漢字設計的難處首先體現在大量漢字設計之上,即字庫的設計。與其他西方文字相比,漢字字庫的設計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長。
漢字的來源是象形文字,是由圖形逐漸轉化為筆畫的,今天的漢字也依然保留了象形的特征,這使得漢字結構具有復雜的特點,漢字的結構有上下、左右、包圍等,有點、橫、豎、撇、捺、鉤、挑、折這八種筆畫,兼筆畫更有搭接、交叉、填充等不同的組織方式。漢字筆畫的形態(tài)、角度和方向變化十分豐富。傳統的書法創(chuàng)作是將漢字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揮灑出的是書法家胸壑萬千的氣勢,不以信息傳遞為主要目的。結構的豐富、筆畫的多變?yōu)樨S富表現形式提供了便利,而字體的設計則是將文字作為視覺語言,要求保證文字應有的識別性,漢字特有的結構和筆畫特點反而為設計增加了難度。
文字的編排同樣也是漢字字庫設計時的重點,不同字號下的視覺重心要根據字體的風格進行調整。漢字方塊字的字形外觀使?jié)h字在整體編排時字與字之間上下高度過于一致,字體編排的整體形態(tài)比較呆板,重心相對平均。相比西方文字而言,編排漢字時,想要獲得視覺節(jié)奏的變化,就困難許多。
2.漢字設計之“易”
盡管設計漢字存在著許多難處,漢字的設計是十分復雜且繁重的工作,但漢字本身所具有的豐富深邃的含義、中國悠久的藝術與文化的傳統都為漢字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漢字中體現的中國哲學思維方式也拓展了設計師的想象空間。
漢字集形、音、義三種元素于一體,從形的角度來看,許多漢字擁有相同的偏旁部首或是相似、相近的筆畫,在設計裝飾性字體時,將相同或相似的結構歸納起來,借助共用筆畫等方法得到設計方案就顯得較為簡便。漢字是象形字,許多文字都是來源于先人對客觀事物的直接或間接描繪,經過概括、提煉之后所形成的。例如,“門”字, “門”的結構,完美描繪了“門”這一物體的外觀特征,是一個半封閉的矩形空間。將這一空間進行縱向、橫向等方式的分割,或者將分割后的空間進行錯位排列,都可以得到具有幾何形態(tài)的規(guī)律感,同時也可得到抽象化表達內涵的設計結果。
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諸如楷書、行書、草書等文字結構和字形變化較大的字體也成為漢字字形設計改造的重要參考,尤其是類似草書等書法字體,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較多使用連筆、帶筆等做法,或將連接詞的筆畫簡化,抑或是用重復、延長、變形等改變文字字形,這種將文字的筆畫以抽象的線條來表達的方式,與現代字體設計中形式美的運用是十分一致的,采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字體設計,不僅能找到字形設計的參照物,還能將其運用到字體編排設計中,使?jié)h字的設計也能形成高低錯落的構圖變化。
漢字在與水墨的表現技法相結合時,借助干濕濃淡、皴擦點染的表現方式可將文字內在的氣韻生動展現。比如靳埭強的《漢字——山水風云》系列海報,字即是圖,圖即是字,將高山流水、風云萬變的特點表現得恰到好處。海報中天然的景與人為的字、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黑白對比、虛實相接,呈現的是道法自然的審美意識。
漢字雖較西文字母來說有較多筆畫且結構復雜,漢字設計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認真研究漢字的形、音、意三個方面,可以看出漢字設計有無窮潛力可供挖掘。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生命,觀漢字,仿若觀世間萬物之形象、之意境。漢字的筆畫、結構講究的是張弛有致、疏密得當,傳達的是東方文化的魅力。視漢字為視覺符號,不脫離漢字的文化屬性,多種媒介綜合運用,方能使?jié)h字更好地為設計服務。
參考文獻:
[1]蘇 濱.多邊聯談:數字化境遇中的漢字設計問題[J].裝飾,2005(1):32-37.
[2]肖燕萍.漢字設計之意境美[J].包裝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