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到來,何以解暑?不久前,網(wǎng)絡上又開始熱烈地討論起“喝冰水”的問題了,并且已上升到了“謎之難題”的高度——為什么除了中國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好像都在喝冰水?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難回答,但實際應用起來卻非常簡單——先別看你是哪國人,你喝哪種水舒服就應該喝哪種水。有句諺語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他喝完冰水可能渾身舒泰,而你喝完卻可能如墜冰窖,說白了差距就在于體質。一般而言,中國人飲食以谷類、蔬菜為主,體質偏寒者居多,喝熱水可固護陽氣;而西方國家歷來偏重肉食,所以體質偏熱者居多,喝冰水可緩解燥熱。正如大黃,在中藥里是眾所周知的瀉藥,但在以牛羊肉為主食的民族的醫(yī)學里,大黃卻搖身一變成了補藥。這是為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如此人體才能寒熱平衡。
還有一點可能是大家平時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外國人雖然經(jīng)常喝冰水,但喝“熱水”的機會實際上也不少,比如咖啡,比如餐前的開胃湯,再加上黑胡椒、肉桂粉等熱性調料,所以時不時來點冰水“滅滅火”也算恰到好處。
不過雖說熱水、冰水各有用武之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陽氣會逐漸衰落,因此年齡越大,越應該注意飲食溫熱。不少外國人,年輕時體態(tài)婀娜,年齡一大就胖得觸目驚心(中國人很少有這樣重量級別的),原因是什么呢?高熱量飲食當然是一方面,而其長期喝冰鎮(zhèn)飲料,寒痰凝滯、水濕蓄積當然也是導致極度肥胖的重要原因。
還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有人以為夏天天熱,喝冰水是正當其時,實際上這種想法完全錯誤!夏季人體外熱內寒,正是脾胃最怕寒涼的季節(jié)。宋朝的時候,醫(yī)學家陳直寫了本《養(yǎng)老奉親書》,是世界上最早的老人保健醫(yī)書,他就說:“盛夏之月,最難治攝。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想想夏天最常用的藥是什么?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水是治什么的?治“寒濕”之癥??!
中醫(yī)講究“冬病夏治”,又倡導“春夏養(yǎng)陽”,為什么呢?就是借夏季的充沛陽氣來增加身體能量?。∷?,很多地方夏至的習俗不是吃冷食,而是喝羊湯??!這里就請大家對照一下自身體質,如果不是明顯的熱性體質,還是把冰水換成羊湯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