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
【摘要】素質教育的提出,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引起了重視。音樂教育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本文分析了高校音樂欣賞課與音樂素質教育的聯(lián)系和意義,希望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高校音樂欣賞課;音樂素質教育
音樂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產(chǎn)生的一種審美活動,能夠通過藝術作品形象客觀地認識世界。音樂教育在實現(xiàn)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而音樂欣賞課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體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美,能夠感受到音樂所要表達的境界,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中獲得智慧、啟示,培養(yǎng)審美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一、高校音樂欣賞課對音樂素質教育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評價能力
音樂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包括審美的意識、情趣、原則以及鑒賞能力。音樂欣賞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去體驗音樂審美,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體現(xiàn)出美好的東西,表達了作曲家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不同類型風格的音樂帶給聽眾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可以誘發(fā)人的內在情感,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滋潤,在這種美的意境中去培養(yǎng)審美情趣,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音樂作品能夠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懷,對社會也具有教化功能和娛樂功能,能夠宣傳社會道德,提升內在修養(yǎng)以及精神品質。學生不僅能學會相關的音樂知識,也可以感悟人生哲理,進而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素質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而音樂欣賞可以較好地實現(xiàn)這一點。學生通過音樂的節(jié)奏、音色、旋律等,可以正確地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進而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價值取向。
二、通過音樂欣賞課,實現(xiàn)音樂素質教育的方法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設計課堂導入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導入內容就是調動學生興趣的第一步,教師需要注重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科學地設計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琵琶樂曲《十面埋伏》的欣賞中,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講述背景,讓學生了解楚漢之爭的故事、相關的歷史人物等,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之后,再讓學生欣賞。
(二)基于音樂風格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該先掌握課程教學的內容,做好相關內容的準備,可以樂曲的風格為準,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欣賞《黃河大合唱》時,就可以相應地選擇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去參與和體驗,在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多進行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遍作品,讓學生在這一遍中,能夠調動情感因素,通過文字或是圖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探究時需要有合理的主題,搜集相關的資料,包括背景、文化內涵等,這個過程讓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有效地拓展,欣賞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除此之外,問題式引導的方法也不錯,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以此來讓學生有繼續(xù)探索的欲望,接下來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去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提升教學效果
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成果,為豐富與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方式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比如在欣賞《二泉映月》時,教師可以準備視頻給學生觀看,讓他們看演奏者在月色湖邊演奏的場景,去感受其中的內在感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作品。
(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
每個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能力、音樂知識儲備等都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對不同欣賞水平的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捕捉學生思維中的發(fā)光點,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
三、結語
高校開展音樂素質教育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德育教育,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能力,高校音樂欣賞課就是實現(xiàn)音樂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高校需要注重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傅征.淺談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存在
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2]金怡.大學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
養(yǎng)研究[J].北方音樂,2015.
(作者單位:鄭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