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功
河南沈丘縣中醫(yī)院泌尿外科 沈丘 466300
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和開放手術治療嬰兒腎積水效果觀察
翟文功
河南沈丘縣中醫(yī)院泌尿外科 沈丘 4663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和開放手術治療嬰兒腎積水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01-2016-01間行手術治療的84例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并腎積水患兒,根據術式不同分為2組,各42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放腎盂成形術。對比2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兒治療后腎盂積水程度、GFR均明顯改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治療嬰兒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并腎積水,與開放手術有同樣良好的治療效果。但腹腔鏡手術的創(chuàng)傷小,恢復時間短。
腎盂成形術;腎盂輸尿管狹窄;腎積水;腹腔鏡
2014-01—2016-01間,我們對84例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并腎積水患兒,分別實施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和傳統(tǒng)開放腎盂成形術,并比較分析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4例患兒的納入標準:(1)術前檢查及術中觀察證實為單側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PUJO),產后腎積水進行性加重[1-2]。(2)腎盂前后徑>3.0 cm或ECT提示患側腎小球率過濾(GFR)<40 mL/min[3]。(3)患兒家屬態(tài)度積極,治療依從性好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早產兒和有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按照術式不同分為2組,每組42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32~79 d,平均51.5 d。左側31例,右側11例?;紓饶I盂前后徑2.8~5.4 cm,平均3.5 cm。對照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30~84 d,平均51.2 d。左側30例,右側12例?;紓饶I盂前后徑2.5~5.5 cm,平均3.6 cm。2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手術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兒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術中觀察指標對比
2.2 術后觀察指標對比 2組患兒治療后腎盂積水程度、GFR均較術前明顯改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觀察指標對比
隨著彩超在圍產期保健中的普及應用,大部分先天性腎積水患兒在出生前已有明確診斷。對于單側腎功能占比<40%的先天性腎積水患兒,主張實施腎盂成形術[5]。
傳統(tǒng)開放術式雖然上尿路重建效果確切,但手術創(chuàng)傷大,遠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隨著外科腔鏡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fā)展,腹腔鏡下小兒腎盂輸尿管成形術已在我國市級醫(yī)院廣泛開展。嬰兒腹腔鏡手術安全度高,在除外手術絕對禁忌證后多可耐受腹腔鏡手術[6]。嬰兒腎功能恢復潛力很大,早期行手術解除梗阻可最大限度地恢復腎功能,改善患兒預后。通過內鏡的放大作用,可精準進行操作,降低了術中副損傷。本組結果顯示,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治療嬰兒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并腎積水,能取得與開放手術相近的治療效果[7]。但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開放手術,臨床效果更佳。
[1] 鄭清友,周輝霞,馬立飛,等.經臍腹腔鏡腎盂成形術治療嬰兒重度腎積水135 例[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43(9):881-884.
[2] 成彥遐,何大維,劉星,等.腹腔鏡下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治療嬰兒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36(2):151-154.
[3] 劉欣健,文雅,文建國,等.開放手術對比腹腔鏡手術治療嬰兒腎積水的Meta分析[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5,20(10):696-700.
[4] 成彥遐.腹腔鏡下AndersoN-Hynes腎盂成形術治療嬰兒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的臨床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
[5] 周輝霞,劉新,謝華偉,等.經臍多通道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治療小于3個月重度腎積水患兒的初步經驗[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4,35(12):896-899.
[6] 陳志,楊中青,齊琳 等.經臍單孔腹腔鏡下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4,35(7):535-538.
[7] 徐維鋒,李漢忠,紀志剛,等.三維腹腔鏡與傳統(tǒng)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的對照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14,52(10):771-774.
(收稿 2016-09-12)
R692.2
B
1077-8991(2017)04-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