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川 (海寧市文化館 314400)
音樂審美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分析
夏 川 (海寧市文化館 3144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使得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在更多的人會選擇在閑暇時間參加群眾文化活動,而音樂作為一種群眾文化活動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也備受人們喜愛?;诖?,本文就音樂審美的概述、音樂審美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具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等等進行簡單的討論。
音樂審美;群眾文化活動;分析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便對精神文化生活得要求越來越高。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期存在并且經(jīng)久不衰的重要支柱,它對一個民族的壯大和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推力。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來講,文化的發(fā)展是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所以文化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追求文化的發(fā)展時最普遍、最方便的便是群眾文化活動,它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對文化的需求,那在群眾文化的活動中最普遍的文化活動便是音樂和舞蹈了。那么我就通過音樂審美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意義來進行詳談。
先說審美的定義,審美的定義即是對所觀察或所感受到的事物進行美的欣賞、評價與判斷的過程,審美是人們豐富自身內(nèi)心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那么音樂審美即是人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中時,所表現(xiàn)的對音樂本身的一種感知力。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時大多都會以歌唱表演的形式去進行,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人們就會對音樂作品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再加上通過音樂作品的作曲人、作曲背景以及其中感情的進一步的認知以及演唱過程不停練習,便更能夠激發(fā)參與人心中內(nèi)心對音樂的喜愛和那份崇敬。音樂便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影響著,最后便會形成一定的音樂審美。
音樂審美能力指的是對音樂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是人們在長期的音樂環(huán)境下的感受、啟發(fā)、實踐等等而形成的,所以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是極其必要的。但是良好的群眾音樂審美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形成的,它需要有章法、有目的的去形成。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來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
1.體會音樂作品中的意境
曾經(jīng)作曲家馬勒曾說:“我們必須用耳朵和心靈去感受音樂”。所以要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就必須要讓群眾去理解音樂作品中的內(nèi)涵和意境,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qū)σ魳纷髌酚兄钪庇^的感受和理解,才能夠真正的融入到音樂作品當中,也只有當他們身臨其境的時候,才能夠激發(fā)出對音樂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樣的話,就會很容易提高群眾的音樂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例如我國特別著名的二胡曲目《二泉映月》,這其中包含了許多超高的技巧,當然更多的是作者的情感,可是如果群眾只注意到這其中的技巧,便不能真正的理解這首曲目中的凄慘和悲涼。但如果群眾能夠理解和體會到這其中的意境,在通過這首曲目的表演,群眾一定會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便能夠進一步的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
2.培養(yǎng)群眾的節(jié)奏感
既然要用心和耳朵去感受音樂,那當然不可以只有心去感受音樂,耳朵也是重中之重不可忽略的。音樂審美能力是一種人們在長期感受音樂的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能力,而人們對音樂最直觀的感受便是人們通過耳朵所聽到的節(jié)奏、旋律。所以如果群眾能夠擁有良好的節(jié)奏感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因為音樂的每個節(jié)奏都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情感,例如從音樂的高亢、急促中便能夠感受到一個國家的動蕩、一個時代的變遷。從低沉、平緩中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蒼涼的一生。所以如果群眾能夠很好的掌握節(jié)奏感便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培養(yǎng)群眾把握音樂的外部形態(tài)的能力,即熟悉音樂旋律的起伏、速度的急緩、力道的強弱、布局的結(jié)構(gòu)等。如果群眾能夠清晰的認識音樂的外部形態(tài),當他們聽到音樂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能夠從理性的認識轉(zhuǎn)化為感性的情感,從而進一步的理解音樂,從而能夠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
3.培養(yǎng)音樂想象力來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審美能力就是對音樂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其中只有擁有超強的音樂感知力才可能會對音樂有一定的音樂理解力。那么音樂感知力就必須擁有一定的想象力,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去想象畫面,那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將會是一無所知。當我們聽到音樂時,只有想象出畫面,才可能會身臨其境、才可能會對音樂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的音樂審美能力才可能會被提高。所以在平常音樂活動中我們應(yīng)該要盡可能的去培養(yǎng)群眾的音樂想象力,在聽音樂的時候,要讓群眾學會站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要學會擁有一種求異的思維模式以及思維發(fā)散的能力。這樣的話,群眾就能夠根據(jù)自己已知的信息、站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想象,能夠更深層的理解和感知音樂,這樣長此以往便能夠提高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審美是人們獲取審美愉悅和審美享受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音樂審美活動可以讓群眾獲得一種音樂上面的享受和體驗。對大多數(shù)群眾來講,經(jīng)過了白天大量的工作和勞動以及長期生活得壓力,他們急需一種方式來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而音樂這種被大眾所熟知的方式剛剛好就可以。群眾們會選擇演唱歌曲或者是觀看音樂表演的形式來進行音樂的審美,如果群眾們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的話,便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音樂本身,也能夠更加舒緩、放松自己,更加更夠讓群眾們在音樂中獲得愉悅和樂趣。
總而言之,在當代物質(zhì)豐富的社會里,隨著國家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和支持,人們更想要追求的是一些更夠來豐富精神世界的東西,而音樂剛剛好可以幫助廣大的群眾感受美、陶冶情操、放飛自我、舒緩壓力,所以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在群眾的音樂世界里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便是探討了群眾音樂審美的概念、群眾活動中音樂審美能力如何提高以及提高群眾活動中音樂審美能力的必要性等等。此外,還希望社會上的音樂工作者們能夠關(guān)注到并且能夠在群眾的文化活動中對群眾如何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進行一些指導(dǎo),這樣便能夠極大的幫助群眾感知音樂、理解音樂,同時呢也需要群眾們不懈的努力,不斷地學習和實踐,這樣便能夠快速的提高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能力。
[1]邱紫華.《美無本體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4).
[2]石玲瓏.《關(guān)于新農(nóng)村群眾文化建設(shè)問題的探討》[J].大眾文藝(理論),2008(9).
[3]劉野萍.《淺談群眾文化的未來發(fā)展》[J].戲劇之家,20(3).
[4]宗巴吉.《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音樂審美》[J].意林文匯,2012(6).
夏川 出生年月:1987.07,男,漢,浙江,學歷: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群文,從事的工作:音樂,單位全稱:海寧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