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城憶舊》敘述了某年中秋節(jié)“我”與同事前往河西走廊一個小縣城出差時,由小旅館一盞黑忽忽的煤油燈所引發(fā)的對往事的回憶。本文將從敘述學角度來分析這部小說,通過“我”先后的情感變化來折射老孫頭性格中所隱藏著的勤勞、嚴謹、淳樸與無私,以及文中所蘊含的深刻主旨。
關鍵詞:《小城憶舊》;回憶;敘述學
作者簡介:劉娟,女,漢族,甘肅天水人,文學碩士,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比較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8-0-01
(一)
我們都知道,敘述本身就包含了一個雙重的時間序列:故事時間和敘述時間。熱奈特將這種文本時間與故事時間不一致的現(xiàn)象稱之為“時間倒錯”,并將其分為倒敘和預敘,前者講在事件發(fā)生之后講述所發(fā)生事實,而后者指的是提前講述某個從故事時間來說后來發(fā)生的事件的手段。
《小城憶舊》采用了倒敘的敘述方式。敘述時間是1956年,故事時間為作者剛入鐵路部工作時。主要人物是“我”與“老孫頭”,故事圍繞“我”向老孫頭學習掛燈而展開。小說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故事背景以及旅館情況;第二部分是故事核心。講述了“我”對老孫頭由對抗到合作態(tài)度變化,以及由不喜歡到喜歡的感情變化。第三部分,寫同事醒來,“我”的思緒被打斷,看到滿月的銀光瀉滿了屋子,感覺油燈有點多余,將之一口氣吹滅了。從而回憶結束,又回到了現(xiàn)實中。
(二)
敘述視角是敘述文學體裁的一個重要問題,童慶炳在其編著的《文學理論教程》中將視角定義為“角度,也稱為聚焦,即作品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1]從視閾的限制分類,敘述視角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即全知敘述、限知敘述、純客觀敘述?!缎〕菓浥f》采用了第一人稱全知視角敘述的方式,在敘述中無所不知,無處不在。作者采用全知視角的方式來交代了敘述背景,包括時間、氣候以及旅館設備。從全知全能的敘述角度,讀者了解到了掛燈是一項什么樣的工作,以及“我”向老孫頭學習掛燈期間發(fā)生的點點滴滴。
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和作者型的敘述聲音使得小說中敘述者和作者之間形成實在的對應,強化了敘述聲音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通過第一人稱代詞“我”的指向先引領讀者走向某年中秋節(jié),與同事一同出差前往的河西走廊一個小縣城的旅館里。第二步再引領讀者進入敘述者剛入鐵道部工作時的一個小車站內。最后,再把讀者拉回到小縣城的旅館中。這種敘述,像極了影視作品中的畫外音,使得小說更具有立體感和畫面感??v觀整篇文章,敘述者不僅僅在講故事,他明顯在行使著作者的功能,從而使自己也使讀者成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
《小城憶舊》通過作者由一盞煤油燈所引發(fā)的回憶而來。文中作者有交代,老孫頭其實就是個倔老頭。那么這個倔老頭就為什么會讓“我”念念不忘呢?經過推算,故事時間與敘述時間相差近20年,但是文章中卻有很多的細節(jié)描寫,讓人仿佛覺得事件就發(fā)生在昨天。很顯然,作者是有意要將讀者引向道德判斷的歧路口,其目的是為了展示老孫頭性格的另一面。
文中出現(xiàn)了多處細節(jié)描寫,他參加完女兒的婚宴回來后,提起煤油燈掂了掂,沉著臉對“我”說:“起晚了吧!”除此之外,當老孫頭發(fā)現(xiàn)“我”穿著不防滑的鞋子上梯子掛燈時,他孫頭毫不留情的喊“我”下來,并打發(fā)“我”回去換鞋。在“我”遭遇大風,信號燈熄滅的那晚,他帶來新燈罩救急。文中也有大篇幅的描寫“我”對老孫頭態(tài)度以及情感的變化。最開始學習掛燈時,“我”常因為他倔里倔氣得渾身不舒服,后來因為他嘮叨“我”晚起,以及走路太快而撒出燈油時,我便會頂他幾句。后來他拿出自家舍不得用的帆布來做燈罩為我解圍時,“我”對他心存感激,并想起了已故的父親。老孫頭通過掂一個個煤油燈的份量,來證明“我”是否晚起時,是為了顯示他作為老師傅的權威與尊嚴還是對公家資源浪費的不舍;一塊厚帆布在當時社會也是彌足珍貴的。老孫頭讓老伴減掉這塊家里一直都舍不得用的厚帆布做燈罩時,有過猶豫嗎?這些看來是基于人性的正常追問,作者都避而不談。本文只是極力通過“我”前后對老孫頭的態(tài)度變化,從而通過“我”的情感反應來折射老孫頭性格中所隱藏著的勤勞、嚴謹、淳樸、無私、大度,以及我對他濃濃的思念與懷敬之情。
結語:
《小城憶舊》采用了第一人稱全知全能敘述視角,故事層與話語層界限分明,由一盞煤油燈所引發(fā)的回憶而來。通過“我”對老孫頭的情感轉變,折射出老孫頭性格中所隱藏著的勤勞、嚴謹、淳樸、無私與大度。文章末尾寫到:“這時候,滿月的銀光瀉滿了屋內,我看到那盞燈有點多余了,一口氣把它吹滅┉?!盵2]與前文老孫頭節(jié)約用油的舉動相呼應。體現(xiàn)了作者對老孫頭美好品質的贊揚以及將這種品質傳承的決心。
注釋: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卷.2010:250.
[2]滕洪濤.《小城憶舊》:112.
參考文獻:
[1]滕洪濤.《小城憶舊》.
[2]王小英編選.《敘述學研究資料》.2016.
[3]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卷.2010.
[5]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蘇珊.S.蘭瑟.《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黃必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6]林雪萍.《麥琪的禮物》的敘述視角透視.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08.
[7]王健紅.小說敘述視角淺析.貴州大學學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