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嫻
[關 鍵 詞] 音樂;教學;分層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141-01
音樂是一門能夠使人快樂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音樂教學首先是要培養(yǎng)其對音樂的正確認識,并根據(jù)學生對音樂不同能力水平的認識展開較為合適的教學。在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學生是比較有音樂天賦的,但是另外一些學生關于音樂可能會存在一些欠缺。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些差異性,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學習。在這里我們引入了分層教學,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下文就是在職業(yè)學校中的音樂分層教學的一些基本的認識。
一、準確劃分學生層次,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在以往的學習中,對音樂已經(jīng)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從學生進入職校音樂課堂初,我們就要對這些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分層次認識,這種分層并不是帶著歧視的眼光,而是面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音樂。在課堂中,可以將對音樂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并對器樂,聲樂等有一定了解的學生分為一類。他們的基礎知識十分扎實,對音樂的認識也處在一個較高層次。而對于一些喜歡音樂,在班級的表現(xiàn)中比較突出的學生,再分為一層。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對音樂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對音樂的感覺也是非常好的,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對于這些學生而言,我們需要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我,在不斷的學習中打牢自己的基礎知識,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而班上存在較多的還有另一類學生,他們的音準一般是比較差的,所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能會缺乏自信,在唱歌的時候聲音會很小,從而導致自己在唱歌的時候更加抓不住音樂的準確度,但是這類學生往往會在背地里默默努力。對于這類學生,老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略,但其實是老師最需要關注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數(shù)量較多。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老師需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引導他們更加自信地去學習。另外有些學生,他們的能力是有的,但是往往在課堂中不認真學習,學習態(tài)度很差。對于這類學生,老師首先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首先對音樂有一個良好的認知。這類學生,他們只要通過較好的學習,在日后的過程中,往往會取得驚人的成績。老師需要通過這種較為有力的分層,對班上的學生進行系統(tǒng)有效的分析,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課堂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二、采用豐富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本身就是一門不拘泥于教材的學科,它的形式多樣。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在實際的課堂中加強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更要采取豐富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個更好的體驗效果。對于層次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shù)丶哟笠魳分R和技巧的代入,而對于層次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就要從基礎開始做起,讓他們首先對音樂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在教學過程,可以觀察學生的興趣,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可以讓層次較好的學生隨著音樂跳一些自己想要表達的舞蹈來陪伴。而其他學生可以在舞臺下感受音樂的律動,讓教學更加富有情景化,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無限的想象空間,并通過這種豐富的表演形式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而對于那些表現(xiàn)力較好的學生,可以給其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在課堂中心單獨進行表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讓他們在課堂的學習中極大地滿足自己的需求,并能夠在指正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對于膽子較小的學生,可以采取班級集體合唱的方式,讓學生都融入課堂活動中,只要能夠參與進來,就邁開了學習的第一步,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通過采取分層教學方式,能夠找到更加適合他們的方法,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習,對音樂也抱有更大的熱情。
三、總結教學經(jīng)驗,加強師生交流
在課堂結束的時候,可以就學生的課堂感受對其作一個簡單的提問,對于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而教師在得到這些反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自己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通過改正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課堂體驗,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感受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