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琪琪+唐欣
摘 要:隨著漢語教學在世界各國的展開,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師群體成為漢語國際化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國外派漢語教師的途徑主要通過漢辦的志愿者選拔以及各種民間機構,外派教師的學歷、素質參差不齊。在信息高度全球化的當今社會,如何利用網絡云資源提高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成為一個顯著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討論網絡云資源對對漢語教學的重要性淺析對外漢語網絡云教育發(fā)展的現狀、問題及發(fā)展策略。
關鍵詞:網絡云教育;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及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漢語除了作為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外,其本身也逐漸受到國際眼光的關注。各國對漢語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并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漢語熱”的浪潮。而如何在全球高度信息化的當今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提高對外漢語教學效率則成為外派漢語教師一個新的關注點。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化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與教學密不可分。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課堂使用多媒體已經是現代教學的總趨勢。充分合理利用網絡云資源,對外漢語教師不僅可以將課堂多樣化,同時也能夠讓自己快速地掌握赴任國的風土人情,習俗禮節(jié)等,從而快速地融入當地的生活與文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對外漢語網絡云教育現狀
隨著網絡在全球的普及,對外漢語教學屆也開始利用它進行教學。國家漢辦在2007年頒布的《國際漢語教師標準》“標準9”中提出“教師熟悉并掌握有關計算機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及網絡技術,并能用于漢語教學實踐”??梢姡镁W絡資源也是成為標準的國際漢語教師的基本素質。
網絡學習這種最方便、最高效、最自由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界限,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在全球推廣漢語,其生命力是不可低估的。每年國家漢辦所招收的外派漢語教師志愿者這樣一批“新興”外派漢語教師雖有經過所屬學校、市委、省委、漢辦選拔,但實戰(zhàn)與理論終究有所差距,而如何利用各種資源尤其是網絡云資源有效減小實戰(zhàn)與理論之間的差距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此情形下,筆者根據自身經驗以及多方資料總結出對外漢語網絡云教育現狀:
1.1國內外漢語資源以漢語學習網站建設為主,從不同角度看網站各有側重。從教學模式看,國內漢語網站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網絡課件式,如漢辦網絡教學,也有少數屬于討論研究式,如www.londonchineselanguage.com;從網站內容看,有針對漢語各要素系統(tǒng)學習的,如www.chineselearner.com,也有針對某個語言要素的專題學習網站,如www.chinese-outpost.com/language;從網站性質看,有側重資源型和側重學習型兩大類。
1.2國內外有專門的針對漢語學習者的各類APP應用軟件。就筆者所知,目前市面上有不少針對漢語學習者的各類各方面APP應用軟件,如Fun with Chinese Characters(漢字趣畫)APP認識漢字演變、初級生活漢語Hello Daily APP學習生詞、iMandarin App練習中文發(fā)音、Teachpal師乎 APP 對外漢語教育在線、Pleco詞典查找生詞、Chinese Expert APP專注漢語口語和聽力等。各類APP從生詞、句子、對話、練習等各方面入手,涉及初級、中級、高級等各個階層,此外還有專門針對HSK考試的CHINESE CHARACTER APP,范圍內容較為全面,發(fā)展較好。
1.3目前市場上暫時沒有一款專門以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為目標群眾而制作的APP應用軟件。雖然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在出國任教前都有專門培訓,但不同機構培訓也分深淺。一些中介機構只要求英語可基本交流和繳納一定費用,可想而知這樣培訓出來的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水平如何。且出國以后新興志愿者們獲取專業(yè)知識的渠道變窄,查詢專業(yè)資料不夠方便,基于以上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為目標群眾制作一款為其量身打造的APP,及時便捷查詢相關疑難問題或所需資料。
筆者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界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合理及時運用網絡云資源輔助教學,結合時代特色,繼續(xù)發(fā)展?jié)h語學習網站以及為漢語學習者設計的APP應用軟件,開發(fā)以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為目標群眾的手機APP應用軟件和相應的微信公眾號,擴大網絡云教育范圍,挖掘網絡云教育潛力。
2對外漢語網絡云教育發(fā)展策略
筆者根據收集的資料以及自身經驗,總結出以下發(fā)展策略:
2.1利用網絡云資源使課堂形式多元化。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活躍性以及趣味性是應當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外部網絡的連接,較大程度上擴寬了教學資源的來源,使其豐富化、多元化、趣味化,使傳統(tǒng)的封閉式課堂轉變?yōu)楝F代的開放式課堂,即由單一的書面知識講授轉化為講授、圖片、視頻、音頻、教學片斷等齊頭并進。利用網絡云資源營造生動形象的語境和語言交際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和練習,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2利用網絡云資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學習集體中的學生,可能來自不同國家,他們母語不同,發(fā)音特點和語法規(guī)律也不同,因此要做到既營造整體的學習氛圍,又針對不同的對象提供因人而異的訓練,這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是難以想象的。利用網絡云資源,實現課上多元教學、課下多樣復習,打破教師與學生課下難溝通的局面,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針對性跟蹤教學,借助網絡云端對每位學生進行一對一精細化教學,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2.3開發(fā)針對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的手機APP應用軟件,即時查詢疑難問題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彌補教師自身知識上的欠缺。對于一位對外漢語教師來說,其所要掌握的技能不僅僅是教學上的能力,還有自身的文化底蘊和專業(yè)知識,對赴任國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當地風俗的了解。而一名新上任的對外漢語教師,在大學或研究生學習的幾年時間里不可能將所有知識都學得面面俱到,這時,網絡上的學習就顯得至關重要。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志愿者都沒有合理利用網絡云資源并希望有一款專門為志愿者設計的涉及疑難問題解答、自身素質考察、赴任國風土人情介紹、論壇交流的手機APP。
利用網絡云資源,整合開發(fā)符合時代特征的及時便捷的手機APP應用軟件,隨時隨地查詢疑難問題及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實現與對外漢語教學界的前輩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交流,這既為獲取知識提供了一種快捷的方式,也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經驗的互相傳遞與交流。
在漢語走向國際化的時代步伐中,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教育理論的深入探討,對外漢語教師如何利用網絡云資源進行教學也應是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教師、學生、課堂需要網絡云資源的補充與填白。其包括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帶來信息的多源性、可選性和易得性,學生們可以輕易獲得大量信息,這就使得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育者的權威受到削弱,迫使教育者不斷利用各種網絡資源進行自我超越和自我強化,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生的需要,這個過程會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可以促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更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性、合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學習的環(huán)境。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使用現代化技術,促使教師改革傳統(tǒng)“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以網絡資源與課堂的融合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教學氛圍。三是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以填補自身知識經驗的不足,特別是新上任的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本科生或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并不能將知識的海洋全部納入腦中,而利用網絡及時查詢、交流、填補,則可以更好的發(fā)展自我及展開教學工作。
迅猛發(fā)展的網絡資源作為21世紀的標志,其應用范圍早已涉及課堂與教師。教師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其專業(y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漢語推廣學習的效果,筆者認為“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學”,對外漢語教師志愿者或許可以從現代網絡云資源中找到竅門。
參考文獻:
[1]周小兵主編,對外漢語教學入門【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2]周小兵主編,對外漢語教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3]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
[4]李靜、鄒廣德、陳學星,教師教學指南【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7年
[5]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語教師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四川外國語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果,項目編號:2016106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