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艷
引言
臺吉營鄉(xiāng)位于北票市東北部,年有效積溫達到3350℃,年降水量440mm左右,由于有充足的光照和適度的降水,為紅干椒栽植打造了良好的物候條件。
1 紅干椒栽培技術
1.1 品種選擇
選擇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品質(zhì)好、豐產(chǎn)性強、產(chǎn)量高、抗病蟲害等優(yōu)良特性的辣椒品種。較適宜種植的品種有北京紅、益都紅、園藝五號、遼紅三號、遼紅二號等。
1.2 土壤茬口選擇
1.2.1 土壤的選擇 選擇富有團粒結構的土壤。如壤土、沙壤土和粘壤土,其保肥、保水及通氣條件較好,最適于辣椒生長。
1.2.2 茬口選擇 辣椒屬茄科作物,喜生茬地,不宜連作,以選玉米、大豆、高粱、蔥、蒜、瓜類、豆角茬等為宜,不宜選用茄科茬地,如茄子、土豆茬等,如曾經(jīng)種植過茄科作物,應實行三到四年以上的輪作。
1.3 育苗 采用日光溫室育苗。每畝育苗面積為10~15m2左右,用種量為40~60g左右,可育辣椒苗6000株左右。
1.3.1 苗床營養(yǎng)土配制 選用沒有種植過茄科作物的肥沃土壤6份左右,充分腐熟農(nóng)家肥4份,分別過篩,再加入2%左右土曲子、5%高級粒狀肥,1%草木灰。每10㎡育苗面積可加入硫酸鉀復合肥0.5kg,15g8%敵百蟲粉,與土、農(nóng)家肥拌均勻,鋪于畦面,耙平,踩實后待播種。營養(yǎng)土厚度不小于10cm。
1.3.2 選種晾曬 選用籽粒飽滿,千粒重達6~7kg,色澤淺黃,生活力強的種子。晴天曬種2d,有利于提高種子活力,提早出苗。
1.3.3 浸種 溫湯浸種消毒法:將種子以1:6的比例放入52~54℃的溫水中,用小木棒不停攪拌,水溫降到30℃左右時停止攪拌,繼續(xù)浸種8~10h后搓除種皮粘液及辣味,將種子從水中撈出,控干。
1.3.4 種子催芽 將經(jīng)浸種處理后的種子裝入紗布袋,放在泥瓦盆中,溫度保持在25~30℃,上蓋二層濕毛巾,每天將種子放入30℃左右溫水中,投洗1~2次,控干水后再催芽,并經(jīng)常翻動種袋,使其受熱均勻,大約經(jīng)4~5d,70%露白后,即可播種。
1.3.5 適時育苗播種 在播前10~15d將苗床畦提溫,床土10cm深處溫度穩(wěn)定通過15℃時,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播種期3月10~15日左右為宜。苗床畦面要求做到“肥、暖、凈、細”,播前灌足底水,水完全下滲后在畦面篩一層0.5cm厚的細土作底土,然后用40%百菌靈500倍液或敵克松600倍液進行苗床消毒處理,采用劃邊長為40cm的方格,在格內(nèi)播1~2粒種子,然后用細篩覆蓋營養(yǎng)土,厚度為0.7~1cm,覆土后將地膜覆于畦面,當有70%種子發(fā)芽出土,即可除掉地膜。
1.4 苗床管理技術
1.4.1 苗床溫度管理 種子發(fā)芽出土期,10cm深土層溫度應達到22℃為宜,棚內(nèi)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5~18℃,齊苗至二葉一心期棚內(nèi)白天溫度保持在25~27℃,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二葉一心期至四片真葉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4~28℃,夜間溫度保持在15℃。
1.4.2 苗床水分管理 以保持苗床見干見濕狀態(tài)為宜。
1.4.3 幼苗葉面噴肥 用0.2%磷酸二氫鉀加水15kg或噴施寶一袋兌水15kg葉面噴施即可。
1.4.4 光照管理 棚膜保持清潔透光。清除棚頂雜物,擦除棚內(nèi)水珠。
1.4.5 蹲苗 定植前7d煉苗,以適應定植后的天氣條件。
1.4.6苗齡 苗床幼苗苗齡以55~60天為宜,植株高18cm,具有10~12片真葉,定植。
1.5 定植
1.5.1 合垅整地 按著大壟起臺作床整地,每畝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000~5000kg,有機鈣肥50~75kg,45%硫酸鉀復合肥15kg,磷酸二銨20kg,硫酸鎂1kg。
1.5.2大壟雙行覆膜栽培 一般在秧苗定植前10d左右覆膜,臺吉營鄉(xiāng)一般在4月25日后覆膜,有利于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秧苗早發(fā)壯苗。
1.5.3適期定植 辣椒適期定植,最低平均氣溫達到15℃以上,地下10cm平均溫度穩(wěn)定通過10℃以上,此時開始定植。臺吉營鄉(xiāng)以5月15日左右定植為宜。
1.5.4 合理密植 肥力高的土壤大椒每畝以4000~4500株為宜。肥力中等土壤每畝以3800~4000株為宜。
1.5.5 定植技術要求 按畝保苗株數(shù),采取膜上小行距不少于35cm,膜上扎栽植穴,穴內(nèi)澆足底水栽苗,栽植深度到子葉,做到根系舒展垂直,用濕潤土將栽植穴封嚴,封實。定植時以陰天或晴天下午為宜。
1.6 田間管理
1.6.1 定植后至現(xiàn)蕾前的管理 以促為主,迅速提高植株營養(yǎng)體生長量,提早現(xiàn)蕾開花。定植后5~7d澆緩苗水,隔8~10d再灌一次輕穩(wěn)水,嚴禁大水漫灌,以晴天為宜,隔20d后,再灌一次定根水。
1.6.2 施肥 定植緩苗后,葉苗噴施0.3%磷酸二氫鉀和適量噴施寶混合營養(yǎng)液,每隔7~10d噴一次,連噴2~3次,并于6月中旬每畝追施硫酸鉀5kg。
1.6.3 植株調(diào)整(整枝)整枝可以促使果個大,提高干鮮椒果品質(zhì)等級檔次。去瘋枝(營養(yǎng)枝,水杈),消耗養(yǎng)分嚴重,是第一對分枝以下主莖的葉腋內(nèi)長出的,與主莖的夾角小,生長迅速,影響主枝分枝和椒果的正常發(fā)育,要及時修去。方法:選晴天便于修后加速愈合,防止感染,抓早抓小,做到芽不過指,枝不過寸,發(fā)現(xiàn)瘋芽(枝)及時打掉。
1.6.4 田間管理重點 爭取在6月末至7月初以前促使植株達到70~80cm,每株有效分枝3次以上,每株平均結果率20~30個。
1.6.5 抗旱節(jié)水措施 在辣椒生育期內(nèi),宜在葉面噴施4~5次0.2%的磷酸二氫鉀和一袋噴施寶混合營養(yǎng)液,可起到抗旱、抗寒、防病、增產(chǎn)、補肥等功效,可使辣椒畝增產(chǎn)15~20%左右。
2 辣椒病蟲害防治
采取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注重發(fā)病前期的預防與發(fā)病初期的防治,做到農(nóng)業(yè)防治、生態(tài)防治、藥物防治相結合。
2.1 病害防治
2.1.1 炭疽病 在雨后暴曬、陰雨連綿的季節(jié),是炭疽病的發(fā)病期,可采取進口炭疽純粉800~1000倍液、噴施寶一袋混合液,或15kg水加70%代森錳鋅30g、噴施寶一袋混合液,葉面噴施防治。
2.1.2 病毒病 每畝噴施抗毒劑1號250g兌水15kg或噴施20%病毒特600倍液噴霧。
2.1.3 細菌病 可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可殺得1000倍液或DT殺菌劑600倍液噴施,一般間隔7d噴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2.1.4 蚜蟲 可噴施20%阿維菌素3000倍液。
2.1.5 煙青蟲、玉米螟、棉鈴蟲。每畝噴施5%氯氰菊酯50-70ml,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間隔5d以上或噴施20%阿維菌素2000倍液進行防治。
2.1.6地下害蟲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畝用量50~100ml或金地龍土壤殺蟲劑150倍液噴灑地面。
3 適時采收
采收鮮椒時可在果實紅透及時采摘,使未成熟的鮮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吸收全部養(yǎng)分,爭取全部成熟。采收干椒應于10月中旬左右進行。將植株連根拔除,在田間或場院撮放,5~7d翻動一次,待椒果晾曬到手握無氣、手捻不轉時按要求分級采摘,確保品質(zhì)。
作者單位:北票市臺吉營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