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峽++段明亮++張國勝
【摘要】目的 探討血透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生及中醫(yī)干預的措施。方法 選擇在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9月間,21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Zung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在抑郁組和非抑郁組之間進行一般情況、透析情況及各實驗指標的比較。結果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癥的患病率為40.74%。就業(yè)狀況、教育程度、透析充分性及血紅蛋白、營養(yǎng)狀況等方面與抑郁癥有關。使用健康教育、中醫(yī)治療。可使患者認知行為和思維方式得到糾正。討論 中醫(yī)療法可成為干預抑郁癥的治療措施。
【關鍵詞】慢性腎衰;抑郁癥;中醫(yī)干預
【中圖分類號】R749.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6..02
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慢性腎功能衰竭(CKD-V期)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因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實質病變不斷加重,給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產生了新的生理及心理上影響。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生存率下降[1]。許多患者在精神方面出現:抑郁、焦慮、認知功能障礙下降。并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同時也給患者家庭帶來經濟、生活上的帶來巨大負擔。為改善患者的病痛,減輕患者及家庭的負擔。我們觀察216例患者使用中醫(yī)方法治療抑郁癥的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21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115例,女性101例。
1.2 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Zung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DS總粗分≧40納入抑郁組,<40分納入非抑郁組。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相關因素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抑郁的患病率
21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為 40.74%。研究對象中女性抑郁癥狀患病率為53.46%,明顯高于男性29.56%,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在工作狀態(tài)、文化狀況、透析充分、教育程度、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在檢驗指標方面比較
患者入院后進行血液生化檢查,患者在血紅蛋白,白蛋白檢查中營養(yǎng)狀況差,營養(yǎng)不良、貧血對抑郁癥發(fā)生有顯著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4 二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
二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中醫(yī)干預治療使用有健康教育、康復鍛煉、灸法治療、中藥塌漬、中藥洗浴治療?;颊咴谄つw瘙癢、食欲、睡眠狀態(tài)、語言交流等方面有顯著改善。Zung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抑郁癥組患者減少到53人,非抑郁癥患者163人?;颊咴跔I養(yǎng)狀態(tài)、微炎癥狀態(tài)及透析充分性方面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 結 論
3.1 抑郁癥患病率
我院CKD-V期患者抑郁癥患病率為40.74%,女性抑郁癥狀患病率為53.46%,明顯高于男性29.56%。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工作能力下降,醫(yī)療負擔重是誘發(fā)抑郁癥原因;還受到本人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還與家庭成員的支持;外界的接納認同情況等社會因素密切相關[2]。
3.2 抑郁癥的治療
臨床觀察使用藥物治療時,可有效改善重度抑郁癥臨床癥狀[3]。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由于患者腎功能下降,其臨床安全性受到各方質疑。結合我院使用中醫(yī)治療,通過健康教育改變患者的思維活動,糾正錯誤的認知[4] 。從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認知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祻湾憻捴委熞彩侵嗅t(yī)治療手段之一。慢性腎功能衰竭(CKD-V期)患者通過推拿、灸法、中藥塌漬等手段治療,可減輕患者機體不適,增加患者鍛煉活動強度,及耐受力。使患者信心增強,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
總上所述,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不僅存在嚴重的生理功能障礙,同時并存焦慮、抑郁、認知功能障礙等多種心里問題。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患者再住院及病死率都大大增加[5]。加強CKD-V期患者健康教育及使用中醫(yī)治療手段。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也可使患者認知行為和思維方式得到糾正。為腎臟病醫(yī)務工作者,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 賴 寒,甘 華.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1,5:267-268.
[2] Hedayati SS, Winhajuddin AT,Afshar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initiation of dialysis, hospitalization, or death [J].JAMA,2010,303(19):1946-1953
[3] Blumenfield M, Levy NB ,Spinowitz B,et al. Fluoxetine indepressed patients on dialysis[J].Intb J Psychiatry Med,1997,27:71-80.
[4] Sharlene A.Greenwood, Herolinlindup, et al. Evaluation of a pragmatic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27 Suppl 3:126-134
[5] Moussavi S,Chatterji S,Verdes E, et al. Depression, chronic diseases,and decrements inhealth: Results from the World Health Surveys [J].Lancet ,2007,370:851-85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