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城內(nèi)小學 左書芹
寬容是金
深澤縣城內(nèi)小學 左書芹
哲學家斯賓諾莎說:“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作為老師,寬容不是不負責任的放任自流,它是對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尊重,是老師換位思考后的感同身受,更是老師教育能力游刃有余的收放自如。老師對學生適時地實施寬容教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案例一:榮榮是三年級轉(zhuǎn)到我班的一名男孩。他隨父母從陜西農(nóng)村走出來,來到我們這個小縣城做小生意。剛來到班時給人的感覺是極沒規(guī)矩,隨便打人,從不完成家庭作業(yè)。但是人挺機靈,手腳靈活,爬樹上房,無所不能。優(yōu)點是人很誠實,敢做敢當。
起初,同學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打人。每天都有不少學生向老師告狀:李榮打人了。老師為此費過不少口舌: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友愛,和睦相處;要尊重別人,尊人者,人尊之……但是收效不大。后來通過家訪了解到:他母親因病去世了,他父親又重新組建了家庭。盡管后媽對他生活盡心照顧,但他對后媽排斥抵觸,很不接受。父母都沒什么文化,父親對他的桀驁不馴就一個字“打”,甚至用皮帶狠狠地抽。因此,榮榮身上經(jīng)常有青痕。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首先對家長進行了教育:告訴他們千萬不能再打孩子了,你怎樣對待他,他就會怎樣對待別人,這叫以暴易暴。這樣下去是很危險的。你們有了問題隨時跟老師聯(lián)系,咱們共同幫助他。家長很高興,表示愿意配合老師管孩子。然后,我找榮榮談心:親媽走了,永遠回不來了,但我們的生活還得繼續(xù)。你不是后媽的兒子,但是后媽像親媽一樣照顧你的生活,你應該有感恩之心……
漸漸地,榮榮打人的次數(shù)少了。而讓他徹底改掉打人毛病的是他有一次打人后受到了夸獎。一天,又有人報告李榮打人了。我把他叫到跟前,看著這個可憐又可氣的孩子,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這都犯了多少次了,怎么就這么難改?這時,陶行知先生的“三塊糖”的故事在我腦海中一閃,“有了”。于是我微笑著說:“李榮,你有進步了?!彼汇?。我接著說:“你剛來的時候,一天之中好幾個人報告你打人;現(xiàn)在呢,好幾天才有一個人報告你打人,這不是進步嗎?說明你管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掉打人的毛病,因為每個人都不愿挨打,包括你,是不是啊?”說來也奇怪,從此,李榮再也不打人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
案例二:考試過后,老師往往讓學生把卷子拿回家讓家長簽字,然后第二天再收回來看家長的反饋意見。這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借助家長督促孩子學習。一次檢測過后三天了,原原還沒讓家長簽字。老師每天都問為什么不讓家長簽字,他總是低著個頭,一聲不吭。這是個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每次檢測成績都八九十分,而這次只得了六十多分,里面肯定有原因。想到他最近上課心不在焉的樣子,我說:“是不是這段時間沒好好學習,覺得成績拿不出手,對不住父母啊?”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連忙點頭稱“是”?!澳沁@次老師就不讓你簽字了,替你保守這個秘密,咱們下次拿出一個像樣的成績,堂堂正正地拿給家長看,好不好?”“好!”原原的眼睛有些濕潤?!爸x謝老師!我一定好好學習,拿出好成績給家長老師看”。原原像得到特赦似地走出了辦公室。在隨后的日子里,他非常努力地學習,成績一路上升,再沒出現(xiàn)過不簽字的現(xiàn)象。
通過這些小事,我逐漸認識到,寬容是老師的必備德行,有了寬容,才能保護學生的自尊,才能對學生耐心等待,給孩子糾錯的機會。寬容應滲透于我們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寬容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