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關鍵詞】 高效課堂;興趣;三維目標;
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0—0047—01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勞動價值體現(xiàn)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深入學校聽課、評課,對目前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筆者就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存在的問題
1. 課堂中就知識教知識、就教材教教材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學生對教學缺乏興趣。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時過分依賴教材,備課時以教學參考用書為綱,授課時按照教學參考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看似教學環(huán)節(jié)齊全,內容緊湊。但是,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課堂中以教師講解為主,一節(jié)課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機會少,把本應該學生是主角的課堂變成老師是主角。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大多數(shù)老師認為課堂上教師一講到底,能夠體現(xiàn)教學知識的連貫性,便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但是導致學生大多數(shù)是應試型選手,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自主動手操作的習慣和能力,更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為此,要積極倡導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
3. 課堂看似熱鬧,但是教學效率較低、效果不好、“三維目標”達成度低。一些課堂教學,將課堂變成了舞臺,學生表演成分太多,只鍛煉了極少數(shù)學生,而忽略了大多數(shù)學生,教學效果差;一些課堂太過注重知識傳授,沒有將能力培養(yǎng)、價值觀教育融入其中,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得不到較好培養(yǎng)等等。
二、積極實施“三有”教學
1. 有趣指學有所樂。也就是課堂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饒有興趣的學習是教學的最高境界。當前,隨著網(wǎng)絡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各種文化思想和信息資源嚴重沖擊著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也不再寧靜。面對當前青少年學生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快的特點,要不斷增強學校教育的趣味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認識需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資源,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jīng)歷,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組織形式,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升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語言魅力,讓課堂充滿活力,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習“樂”起來,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 有生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教育工作的主體,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客體。教師的工作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成才鋪路。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否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效,決定著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成了被動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動的參與者,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意識、積極的學習習慣將得不到較好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即使從顯性的考試成績來看,好像成績也不差,但從學生長遠發(fā)展來看,從教師“授人以漁”的工作職責來看,把學生當作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對此,教師在課堂是要始終圍繞學生這個主體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課堂上要始終堅持教學內容讓學生先嘗試自學、教學問題讓學生先思考解決、教學活動讓學生互動參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潛能也才能被挖掘出來,課堂才能真正變成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錘煉學生品質、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陣地,“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也才能實現(xiàn)。
3. 有效指學有所獲。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有效既是課堂教學投入與產(chǎn)出相輔相成、相適相宜,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是指學生通過學習之后有所獲取,有所發(fā)展。對學生而言,課堂教學中的收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既包括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收獲、還包括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收獲、更包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收獲。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好的收獲,教師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課前要圍繞本節(jié)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每一條目標的達成路徑,精心思考每一名學生的達成愿景,做到有備無患;課中要適時掌握教學進展,依據(jù)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控,做到有的放矢;課后要通過多條途徑檢驗目標的達成情況,既要進行適當?shù)闹R測查,更要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為進一步完善提供依據(jù)。總之,就是要通過教師的付出,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最大的收獲。所以,教學既要講效率,更要追求效果,要關注隱形的、長期的效果,真正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所得、有所成。
有趣、有生、有效,三位一體,各有側重,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時刻牢記“三有”要求,將“三有”要求內化為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行動自覺,使高效課堂成為每一名教師的工作常態(tài)。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