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培婧
摘要:書面表達是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針對性訓練,一些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一直難以提高。為此,本文從學生書面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提出“審題構思、謀篇布局、規(guī)范表達、限時完成”四個核心突破的訓練方法,旨在提高學生整體構思、段落豐富、表達順暢和規(guī)范成文的能力,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提升書面表達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書面表達;構思;思維;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0-0119
一、審題構思
審題構思即根據(jù)給定的文題、要求、提示,快速提取確定主題信息,構建支撐信息,形成文章大致框架的思維過程。
1. 常見問題
(1)審題不清,要求不明,結構混亂
審題就是根據(jù)文題快速提取相應題材的成文方式。如果頭腦中沒有豐富的題材概念,誤讀題目要求,便不能形成有效構思,思維雜亂無章,毫無頭緒,結構必然混亂。許多學生寫作之前不認真審題,不進行文章的構思,根本沒有寫作所謂的主題,句子與段落之間也沒有連貫,寫出來的文章斷斷續(xù)續(xù),上下不通。
(2)對寫作內容、人稱、時態(tài)不明確
寫作要點的齊全是得分的基本保證,漏掉要點就會被降低檔次評分,因此學生在審題時首先應明確題目所給信息哪些該寫,哪些應該補充細節(jié)信息。其次,學生要弄清書面表達要求使用何種人稱,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來寫。出現(xiàn)人稱錯誤會被扣除相應的分數(shù)。再次,學生要根據(jù)所給材料信息確定寫作的基本時態(tài)。由于文中每一個句子都涉及時態(tài)問題,所以有些學生容易忽略這個問題,造成比較嚴重的丟分。
2. 訓練方法
(1)明確審題環(huán)節(jié)的要求,落實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
要讓學生形成嚴謹審題并快速構思的能力,教師應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寫作材料的導讀時要求學生自己解讀所給素材,如題目所給的背景信息以及寫作內容的各個項目。讓學生動筆寫作前務必要讀明題目要求,明確哪些項目屬于題目已給相關信息,寫作時無須過度展開,哪些項目需要在寫作中添加個人的理解和補充說明。如果一開始審題不仔細,會嚴重影響文章段落的展詳略得當問題以及思維的展開。只有審題這一步做好了,之后的構思才有意義。
(2)積累不同文體的寫作素材,訓練學生模仿運用的能力
要讓學生在準確審題之后能快速構思,教師必須要求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不同特點。就應用文書信表達這一項,不同的寫作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口吻和寫作手段,如邀請信、感謝信、致歉信、介紹信、咨詢信等。在平時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相關信件的慣用表達方式,尤其是開頭和結尾的委婉語氣的得體表達,幫助學生理清結構,模仿運用。學生經(jīng)過長期訓練,便會養(yǎng)成快速構思的習慣,從而提高快速構思的能力。
二、謀篇布局
由于“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存在著重語言能力訓練、輕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在語言技能訓練中往往強調模仿記憶而忽略了考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重語言形式輕語意表達,實質性內容干癟乏陳。一部分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他們的語法和詞匯都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寫的文章也是不盡人意。問題就在于這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乏思維訓練,針對一個話題很少思考怎樣把問題講清楚,段落展開沒有條理,邏輯不完整,因此文章未能全面闡述話題。筆者所提出的“謀篇布局”就是要在文章大致框架形成后,引導學生合理想象,通過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完成對主題信息的拓展和支撐信息的豐富。
1. 常見問題
(1)只能根據(jù)提示信息,通過翻譯完成框架內容
從整篇文章來說,一些學生只會根據(jù)提示的信息寫出框架性內容,把書面表達當成翻譯練習。
(2)缺乏豐富主題信息的想象力,寫作內容貧乏,思路狹窄,表達空洞
從段落寫作來看,學生不知如何表達一個完整意思,不能就所給信息點進行合理想象,有些學生為了拼湊字數(shù),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平淡,空話連篇,翻來覆去只有那么幾句話。這反映學生在英語學習思想上的慵懶,缺乏獨立的思考和觀察。
(3)缺乏全局觀念,沒有形成立體的思維角度
總的來說,學生往往會割裂段落之間的鏈接,寫作關注的點小而散,沒有宏觀清晰的作文思維。每個段落的主題句沒有緊扣寫作要點,承上啟下;每個段落的支撐句或拓展句的展開缺乏設計,沒有層次感和推進感,要么是“碎碎念”,堆砌簡單句,頻繁出現(xiàn)中式思維的表達,要么是想一句寫一句,東拼西湊,語無倫次,表達啰嗦,原地繞圈。
2. 訓練方法
(1)教會學生段落豐富的學法,學會拓展思維
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基本上是“直線型”,先概括,后細節(jié);先抽象,后具體;先綜合,后分析。一般都是首先直接切入主題,然后逐漸分點展開分析闡述,由主題句直接向縱深拓展。
先根據(jù)構思寫出段落的主題句,后進行引申分析論證,做到言之有據(jù),再得出合理結論。
(2)經(jīng)常性的話題展開訓練,訓練發(fā)散思維
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寫作時無話可說,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語言形式的訓練,把真正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語義表達棄置一邊,導致語言空洞、千人一面。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平時做起,對待《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規(guī)定話題、教材中的單元話題以及書面表達給定的話題,要經(jīng)常性地引導學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發(fā)散思維。
三、規(guī)范表達
規(guī)范表達是在豐富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對文章的時態(tài)、語體的措辭、語段的邏輯、語句的達意等方面周全醞釀,用規(guī)范得體的語言表達思想、情感和內容的自我完善過程。在訓練學生規(guī)范表達時,教師須提供情境,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比對信息,自我感悟,體驗自主構建的過程。
1. 常見問題
(1)時態(tài)、語態(tài)混亂
有些學生沒有時態(tài)的概念,沒有事實的概念和動作發(fā)生過的概念。不知道人做事是主動,事情被人做是被動,因此呈現(xiàn)在語言運用中,便是混亂不堪。
(2)詞性、句式亂用
一些學生對不同詞性的功能缺乏了解,更不要說單復數(shù)了。對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沒有基本的認知,更不要說強調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了。
(3)表達不合邏輯
在有些學生的書面表達中,中式英語泛濫;連接詞亂用,邏輯混亂。有的句子間的聯(lián)系明顯是轉折語氣,卻非要用因果關系。這些問題在學生的作文中很普遍,這其實是一開始形成的馬虎習慣,思維不縝密所導致的,須采取一定的方式予以梳理和強化。
2. 訓練方法
(1)加強詞性變化,時態(tài)、語態(tài)、句式轉換和句子擴展訓練
首先,在教學生詞時要引導學生重視詞性變化的訓練。例:
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詞匯的整體識記,也有助于掌握詞性運用方面的知識。長期如此,對詞匯習得的自然程度便會增強。
其次,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時態(tài)、語態(tài)、句式轉換的比較訓練。如:Exposed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 your skin will be hurt.
Exposing yourself to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 you will get your skin hurt.
時態(tài)、語態(tài)、句式的變化往往在比較練習中能讓學生更好地找到感覺,在區(qū)別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
(2)在語境中理清邏輯關系,訓練連接、過渡性詞匯的應用
解決學生語言運用中的邏輯混亂問題,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注重過渡性詞匯在語段中的訓練,理清邏輯關系,準確表達。
(3)語段優(yōu)美表達范式欣賞
得體表達除了靠平時的訓練外,還須不斷耳濡目染地浸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文體、題材,對不同段落的一些優(yōu)秀表達范式進行欣賞。
四、限時完成
限時完成要求學生在順利完成前三個步驟的基礎上,用工整的書寫,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規(guī)定的寫作任務。
1. 常見問題
(1)草草了之
草草了之主要來源于錯誤的認識,認為只要掌握足夠量的單詞和一些句式結構,考試時自然可以拼湊成文。有的學生及時平時對書面表達也進行了訓練,但只滿足于頭腦中完成構思,在紙上列出提綱,結果考試時還是無話可說,表達不得體。
(2)書寫不規(guī)范
書寫不規(guī)范主要由于不良的書寫習慣所導致。有些學生書寫龍飛鳳舞,自認為瀟灑,難以辨識;有些書寫字母時上下左右結構不勻稱,或歪斜過度,或出格過多;有些學生隨意涂改,影響美觀。
2. 訓練方法
(1)從開始時就進行書寫規(guī)范訓練
要讓學生牢記,書寫美觀卷面整潔會給閱卷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讓閱卷者有讀下去的欲望。英語26個字母的書寫訓練可通過四線格規(guī)范到位,嚴格要求學生在書寫方面的規(guī)范性和整齊性,能夠達到正確、端正、工整的要求,并注意大小寫以及標點符號的書寫要求。事實證明,在高考寫作中,書寫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引起重視,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給予指導和糾正。
(2)定期、限時完整訓練
每周一練,限時完成。因為高考的書面表達通常要求在25到30分鐘之內完成,在這一規(guī)定時間內還須考慮不漏要點,字數(shù)符合要求等。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必須要適當適時加入限時訓練,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理解信息、整理信息和表達信息,提高其實際應用能力和應試能力。
四個核心突破的訓練法有助于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順利完成書面表達練習。其中,最核心的是對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從整體上看,學生從主題內涵到表達延伸所用的是發(fā)散性思維;從具象上說,學生從主題句到支撐信息的豐富中,須理清句子間的關系,此時邏輯思維顯得至關重要。此外,對學生寫作過程中微技能的訓練需要平時有效積累,否則,他們很難在高考緊張的氛圍中從容應對。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