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
(武陟縣人民醫(yī)院 內一科 河南 焦作 454950)
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
張小軍
(武陟縣人民醫(yī)院 內一科 河南 焦作 454950)
目的 探究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方法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陟縣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9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達2周,即可開始使用螺內酯,對照組采用中劑量,觀察組采用小劑量,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采用小劑量螺內酯治療,能明顯改善其心功能指標,且基本無不良反應,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及使用。
冠心??;慢性心力衰竭;螺內酯;小劑量;不良反應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終末期常見的病癥,是由于心臟的舒張功能和(或)收縮功能發(fā)生障礙,靜脈回心血量無法徹底地從心臟排出而發(fā)生血液淤積,導致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1]。心力衰竭死亡率極高,難以根治,其中,冠心病是引起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癥,患者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患者心肌組織損傷而產生功能障礙。本文旨在探究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并分析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陟縣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9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颊呔浌跔顒用}造影技術確診,符合ACC和AHC制定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伴有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低血壓等癥狀,將由其他病癥比如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在外[2]。對照組:男29例,女19例,年齡為53~75歲,平均(62.51±3.42)歲;觀察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為55~76歲,平均(62.68±3.18)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據(jù)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具體癥狀,給予對癥治療,服用利尿劑、強心劑、抗血栓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以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等藥物,口服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20050),初始用藥量為10 mg/d,隨后可根據(jù)患者的藥物耐受性加大藥量,每日不得超過80 mg。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使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超過兩周,使用螺內酯進行治療。對照組每天用藥量為40 mg,觀察組每天用藥量為20 mg。以12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評價治療效果。
1.3 判定標準 治療期間,嚴密監(jiān)測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治療前后對患者的心功能等級進行劃分,綜合考量各方面情況可將治療效果劃分為:①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的心功能NYHA評價等級恢復至Ⅱ級以上;②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NYHA評價等級恢至少提高一個等級;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未改善,心功能NYHA評價等級未提高,或者下降[3]。其中,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不良反應 用藥期間,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是否發(fā)生腎功能損害,患者血鎂、血鉀、血肌酐等生化指標有無發(fā)生變化。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評價用藥安全性。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定性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使用螺內酯后,兩組患者的血鎂、血鉀、血肌酐等生化指標均略有上升,其中觀察組的尚處于正??煽胤秶?,未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中乳腺增生3例,高血鉀癥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5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最后都會引發(fā)心力衰竭,因為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結構會發(fā)生改變,心臟功能障礙,繼而由于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的障礙而引發(fā)心力衰竭。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心室重構與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tǒng)的激活有關[4]。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醫(yī)學工作者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的使用來干預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該藥物被廣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
然而,最新的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使用ACEI類藥物,會產生“醛固酮逃逸現(xiàn)象”,大大削弱了ACEI對于心臟的保護作用[5]。因此,在使用該藥物的同時,必須同時采用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是一種臨床上常用的低效利尿劑,其本質為人工合成的甾體化合物,與醛固酮有相似的化學結構,因此可作用于人體腎臟的遠曲小管和集合管,與其細胞漿中的醛固酮受體結合,是醛固酮的競爭性抑制劑。一般情況下,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即可使用螺內酯進行治療。此次試驗中,兩組同時使用螺內酯,其中對照組采用中劑量,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58%,觀察組采用小劑量,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無不良反應。這說明使用小劑量的螺內酯即可達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且相比于大劑量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大大降低。
綜上,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基本無不良反應,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及使用。
[1] 張丹, 段思棟. 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 2014, 6(28): 112-114.
[2] 魏芝寶, 黃宇翔, 徐雄生, 等. 福辛普利、螺內酯及美托洛爾聯(lián)合治療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6, 1(22): 70-72.
[3] 武鳳芹. 小劑量螺內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62例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49(16): 178-179.
[4] 周俊英. 小劑量螺內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護理研究[J]. 中國藥業(yè), 2015, 10(24): 55-57.
[5] 姚強, 李曉秋. 小劑量螺內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 16(7): 144-145.
R 541.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76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