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華+杜娟
【摘 要】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是發(fā)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和階級基礎,基于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重要意義,本文在實踐探索中總結志愿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完善高校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工作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實踐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arty members volunteer service in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ANG Xiao-hua Du Juan
(school of arts and law in Henan Polytec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454000,China)
【Abstract】To carry out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members'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It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arty spirit training and their advanced nature,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party's mass base and class bas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volunteer servi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members.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Party members;Volunteer service;Practice
黨和中央重視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在各高校志愿服務文化不斷豐富的今天,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是弘揚學生黨員奉獻精神的重要途徑,是對廣大學生黨員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方面的共同要求,更是加強黨員黨性教育、提高黨員黨性修養(yǎng)、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
1 學院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實踐探索
1.1 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工作制度
學院黨委根據學生黨員的專業(yè)、特長、服務內容和范圍,制定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以制度來規(guī)范、引導廣大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如《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實施辦法(試行)》、《黨員志愿服務考核制度》等;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志愿者表彰獎勵制度,如實行黨員星級服務積分卡制度。黨員志愿者的服務按榮譽積分共分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共計五個等級,榮譽積分由志愿小分隊的隊長在活動結束時進行評定,具體評分依據為工作難度、工作強度、服務時間、滿意度、黨員志愿者思想收獲等五項內容。榮譽綜合積分將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情況作為學生黨員轉正、民主評議、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
1.2 開展相關培訓,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和水平
學院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能力方面的培訓,有針對性地對學院學生黨員志愿者進行服務技能和服務方法等方面的指導與訓練。學院培訓形式多種多樣,如通過宣傳在志愿服務活動中表現優(yōu)異的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總結優(yōu)秀志愿活動事例經驗和撰寫志愿活動策劃等方式,提升學生黨員志愿服務能力,進而啟發(fā)和鼓勵學生黨員發(fā)揮創(chuàng)新力,深刻領會“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1.3 科學設置服務載體,豐富志愿服務活動形式
一是,組建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團。內設“支教助學隊”、“陽光愛心隊”、“學風示范隊”、“法律援助隊”、“政策宣傳隊”、“宿舍督查隊”、“環(huán)境維護隊”等七支服務隊,引導學生黨員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自愿服務;二是,采取自愿領崗與服務團派崗相結合的原則,圍繞黨日活動、團日活動、重大節(jié)日、迎新、社會實踐、早操早讀、學風考風教育、宿舍管理等重要內容,發(fā)揮黨員志愿者各自的特長和優(yōu)勢;三是,結合學生黨員學習、工作、生活的特點和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如開展“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或“一助一”或“多助一”的結對服務等。
1.4 拓寬活動陣地,建立志愿服務基地
學院目前已建立一批穩(wěn)定的志愿服務基地:李萬小學、慈善醫(yī)院、兒童福利院、藝新社區(qū)、金研律師事務所、山陽區(qū)法院。學院將積極尋求更多的支持和合作,通過合作協議的形式,定期對基地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學生黨員風采展示的窗口,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志愿服務質量,以達到志愿活動定期化,長期化,規(guī)范化。
1.5 結合專業(yè)特點,扶持特色品牌項目
學院結合專業(yè)特色、實際能力、學生特長、社會需求等特點,開發(fā)并培育了一部分重點服務項目,如學院結合中文專業(yè)優(yōu)勢重點培養(yǎng)一批義務支教、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活宣講等方面的志愿服務項目;根據法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重點培育一部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普法宣傳方面的志愿服務項目,對這些學生黨員參與率高、服務質量高、社會影響力大的志愿服務項目,學院黨委進行重點指導與扶持,以實現志愿服務工作品牌化。
2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部分學生黨員對志愿服務活動認同度低,存在“被參與”狀況
部分學生黨員對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認識不到位,缺乏自我認同,把許多志愿活動看作是隱含的強制性活動,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內心存在不情愿狀況,在自我認識上處于“要我參加”, 而不是“我要參加”,甚至消極對待。
2.2 部分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隨意性很強,缺乏連續(xù)性。
部分學生熱衷于開展轟轟烈烈的“短平快”活動,致使志愿服務隊中的服務人員不固定,志愿服務對象隨意性特點突出,缺乏連續(xù)性。而對一些需要長期服務或默默奉獻的服務內容則淺嘗輒止,不能深入推進,使很多志愿服務停留于“淺層次”中。
2.3 部分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動機不純,存在認識偏差
部分學生黨員參加志愿活動,不完全發(fā)自內心的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而是為了在預備黨員轉正、民主評議、評先評優(yōu)中獲得優(yōu)勢,沒有認識到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是社會價值與自身價值的統(tǒng)一,沒有將參與活動的實踐自覺上升為價值自覺。
3 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工作的著力點
3.1 志愿服務要加強輿論引導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精神和理念要轉化為價值理念,就要靠強有力的輿論引導,所以高校各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微博、微信、廣播、報紙等平臺對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活動以及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要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深層次的宣傳,弘揚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提高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吸引力和社會影響力,營造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的濃厚氛圍,激發(fā)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服務。
3.2 志愿服務要發(fā)揮黨組織的激勵作用
志愿服務是一種不以求得某種回報為目的、主動的、善意的自愿活動,但為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活動,需要規(guī)范完善獎勵機制,這也是對志愿服務行為的一種褒揚,對志愿者的一種認可和贊揚。黨組織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時正確的評價,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這樣更有利于使“自覺自愿”服務成為一種習慣。
3.3 志愿服務要堅持以人為本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既是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下轉第206頁)(上接第168頁)位,行使黨員權利的重大舉措,也是尊重黨員的自我價值和人格完整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有利于深入學生黨員的內心世界,激發(fā)學生黨員的心靈共鳴,有利于形成追求黨的先進性、踐行黨員先進性的良好氛圍。
3.4 黨員志愿服務要常抓常新。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工作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以質量和影響力為著力點,構建黨員聯系與服務群眾新載體,堅持利用專業(yè)特長,開展特色志愿活動。在學生黨員中要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切實增強學生黨員志愿活動的吸引力,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基層黨委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長效工作機制,進而實現和推動黨員志愿服務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
3.5 志愿服務要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質量的衡量標準不僅在于學生黨員的參與面,更在于作用發(fā)揮的程度及效果。因此,將學生黨員志愿服務與專業(yè)優(yōu)勢發(fā)揮結合起來,一方面,提升了學生黨員的價值觀,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并滿足了其“自我實現”這一最高層次的需要,體現了黨員應有的價值追求與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專業(yè)志愿服務活動中,學生黨員不僅提升了專業(yè)知識應用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管理能力等,也在實踐中檢驗了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黨員提供了雙贏的契機。
3.6 志愿服務要健全保障機制
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性質是無償奉獻,但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支撐?,F階段,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經費來源相對單一,主要是黨建經費,且活動經費數量相對有限,學校黨委應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專項基金,應對志愿服務活動中的交通費、資料費、材料費等進行適當補貼,以減少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中的經濟支出,維護學生黨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確保志愿服務活動持久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譚建光.黨員志愿服務及其創(chuàng)新機制分析[J].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VOL28NO97):5-9.
[2]蔡阿雄,袁鐵武.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研究[J].管理觀察,2014(2):81-84.
[3]于群華,黃羽新.以學生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新高職高專黨建活動[J].高教論壇,2013(3):7-9.
[4]歐斌,肖霞.地方高校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研究[J].城市社會,2015(22):173-174.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