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產圈“太子爺”接班父輩,登上舞臺。年輕高學歷、喝洋墨水長大、作風低調,甚至每天騎自行車上班……當他們走到臺前時,普羅大眾的固有印象被顛覆了。
這些地產富二代有點不一樣
融創(chuàng)集團孫宏斌之子
孫喆一:低調得找不到公開照片
5月25日下午,融創(chuàng)中國發(fā)布公告稱,掌門人孫宏斌之子、27歲的孫喆一將擔任集團執(zhí)行董事,年薪120萬元。
孫喆一今年27歲,根據(jù)公開資料,他于2011年畢業(yè)于波士頓學院,取得工商管理及歷史雙學士學位。
資料顯示,孫宏斌在《2016年胡潤百富榜》上,孫宏斌身家為95億。
2014年,孫喆一就加入老爸的公司,曾在集團總部及不同區(qū)域公司擔任與資本市場、土地獲取及項目運營相關等職務。在加入融創(chuàng)之前,孫喆一曾于雪湖資本有限合伙及昌榮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孫喆一為人低調,目前未公開露面,以致于此番各大媒體都找不到一張他哪怕一張背影照。
湯臣集團湯君年之子
湯子嘉:臨危受命 賣的是全國最貴的樓
和其他地產二代不同,湯臣集團副主席兼執(zhí)行董事湯子嘉是在父親湯君年意外去世后臨危受命的。
湯君年擁有“浦東開發(fā)第一人”之稱,90年代興建了上海浦東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第一個涉外高檔商務中心、第一棟五A級涉外寫字樓,以及浦東唯一的位于市中心地段的湯臣高爾夫球場……
湯子嘉出生于1981年,在香港和臺灣度過童年,隨后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接著回到上海,正式加入湯臣集團。
2004年,56歲的湯君年因糖尿病并發(fā)癥意外離世,當時正是高端住宅10萬一平的“湯臣一品”將推出的緊要關頭。當年年僅23歲的湯子嘉被推上執(zhí)掌家族企業(yè)湯臣集團的位子。
難得的是,在他的帶領下湯臣集團實現(xiàn)了騰飛。2016年突破銷售額60億元,例如,僅2016年一年湯臣一品就成功賣出5套超億元的住宅。
現(xiàn)在,湯臣一品幾乎成為全國高檔房產的代名詞。
恒隆集團陳啟宗之子
陳文博: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去年11月21日,香港恒隆集團宣布,董事長陳啟宗之子陳文博成為集團執(zhí)行董事,他可從恒隆地產和恒隆集團獲得超過600萬港幣的年薪。
在接班父親前,陳文博從事金融、審計及風險管理范籌的工作,并持有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與香港科技大學聯(lián)合頒授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國際關系文學士學位。
父親陳啟宗身家超24億美元,作風言論高調,兒子陳文博卻特別低調、平民。
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是:早年,“太子爺”陳文博在上海恒隆工作時,每天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有一天,陳啟宗給兒子打電話,兒子說:“爸爸,我現(xiàn)在快要下自行車了,下了車我再給你通電話?!?陳啟宗則以他慣有的幽默風格回答,“還騎自行車,你好奢侈?。 ?/p>
寶龍地產許健康之子
許華芳:最喜歡的事?lián)f是工作
寶龍地產由福建人許健康創(chuàng)立,2016全年寶龍地產錄得合約銷售額約人民幣176.42億元,屬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十強。
許健康之子許華芳出生于澳門,大學并沒有像大多數(shù)“二代”一樣到國外學習深造,而是選擇在廈門大學主攻工商管理專業(yè)。
畢業(yè)后,許華芳進入寶龍集團從基層做起。
這位太子爺是個怪咖,不喜歡夜蒲不喜歡奢侈品,“很少興趣和愛好,喜歡的就是工作?!痹S華芳幾乎參與過集團所有產業(yè)?,F(xiàn)在已成為寶龍地產拿地擴張、開疆拓土的領軍人物和代言人,幾乎能獨當一面了。
“他很杰出,也非常努力,在他的同齡人中,我覺得他已經很難得,我在他那個年紀時可能還沒有他做得成功。他還年輕,有些東西未必看得通透。但是年輕人有這樣的本事,已經很不錯,所以我有信心,他會越做越好。”許健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兒子評價頗高。
富力地產張力之子
張量:和王思聰同列“京城四少”
2016年,富力公子張量與萬達公子王思聰、潘石屹公子潘瑞、商業(yè)巨富之子王爍被人戲稱為新版“京城四少”。
富力地產在國內上市房企百強中,排名第8。富力在廣州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除了隨處可見的富力廣場、富力住宅區(qū),還有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
1994年,富力創(chuàng)始人張力趕上90年代初廣州樓市的升溫期,力邀李思廉,各占股50%合資組建了廣州天力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張量為張力獨子,生于1981年,曾留學加拿大。公開資料顯示,張量至今已創(chuàng)立數(shù)十家公司,包括黑洞投資、實地地產、恒量建設集團、普及中國等,涉足房產、工程、餐飲、營銷、社區(qū)服務、智能家居、投資等多個領域,涉足領域不比王思聰少。
不同的是,張量十分低調,“我的生活比較簡單,愛看電影、愛旅行。電影……喜歡看紀錄片、歷史片,比如……《國王的演講》?!?/p>
因為自己經營著多家企業(yè),張量曾表示父親很尊重自己的選擇,接班還沒有計劃。
“虎父無犬子”并非無憑無據(jù)
在許多影視劇里,為了滿足普羅大眾的想象,常把富二代刻畫成不學無術、任性自私,最終敗光家產的紈绔子弟。
但是正如你所看到的,現(xiàn)實中這些地產圈的“富二代”“太子爺”并非如此。
雖然含著金湯匙出生,但他們對父輩的勤勉刻苦、對事業(yè)充滿熱情是從小耳濡目染的。
例如,恒隆地產陳文博從小便受教育:“他不會從爸爸這里拿到一分錢,將來也是?!?/p>
年紀輕輕就執(zhí)掌湯臣的湯子嘉也曾表示,父親留給自己的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一個發(fā)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做得好不好,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努力。
此外,許多富二代從小就被父母放養(yǎng)到國外接受教育,獨立能力很強,并不全是大眾印象中有“王子病”“傲嬌癥”的人。
李嘉誠次子李澤楷14歲就到美國獨居,還執(zhí)拗地不愿意用父親打在賬戶的錢,反而到麥當勞賣漢堡,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賺取生活費。
郭晶晶丈夫霍啟剛,中學時以全A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常年獨自一人在國外生活,買菜做飯都是自己弄。
“虎父無犬子”說法并非無憑無據(jù)。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接觸上流社會各種牛人,從外部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角度而言,從小掌握豐富資源的富二代們無論智商還是情商應是不低的。
看似光鮮 再續(xù)輝煌其實不輕松
站在父輩巨人的肩膀上,地產圈的接班人卻不輕松,高起點意味著高期待。
可擺在他們面前的現(xiàn)實是,別說再現(xiàn)父輩輝煌,就是再續(xù)輝煌都是很費力的事。
2015年12月,新城控股新城控股集團創(chuàng)始人王振華,將公司交給年僅26歲的兒子王曉松。當時,王曉松成為A股史上最年輕的總裁。
王曉松接班后,元老們也逐步退居幕后,一眾高管升至臺前,群力“輔佐”少帥。
但是不到一年時間,到了2016年10月,王曉松竟不堪壓力宣布離職了。
外界猜測,是因王曉松上任大力推行的“新橙社”APP實現(xiàn)物業(yè)O2O舉動,未能獲得公司其他高層支持。
沒有像王曉松一樣中途繳械脫逃,接班世茂集團的許榮茂之子許世壇,也沒有過得很好。
數(shù)年前接班后,許世壇曾希望在公司內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但結果目前看來并不理想。
根據(jù)克而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3年世茂房地產銷售額排全國第9,2016年世茂的排名已滑落至16名。曾經規(guī)模不如世茂的融創(chuàng)、綠城、華夏幸福、龍湖甚至是新城控股,如今都在規(guī)模上超過了它。
二代接班:走向明天還是走向毀滅
正如筆者的好友暴財經暴哥在《未來5年,中國90%的“富二代”將會消失?》一文中所述:
創(chuàng)一代們會做生意、會創(chuàng)富,擁有開疆辟土的本事和才能,不見得后代就和先人一樣有掙錢的本事;有些時候,做生意不是打出來和逼出來的,即使后輩們努力跟上父輩們的步伐,也不見得就能取得和前輩一樣的成就。
其次,初代們創(chuàng)業(yè)富貴的過程,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時效性,因為他們的成功往往和經濟周期以及所在行業(yè)的興起和繁盛有關系。用時髦點的話說,是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
就拿馬云來說,如果他早出生20年,或者晚出生20年,那可能他有心也無力做成今天的成就,因為時代不會給他這個互聯(lián)網崛起的機會。
就拿地產業(yè)來說,知名經濟學者馬光遠去年就表示,中國房地產的好日子基本結束了。
約莫從2014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從“供不應求”過渡到“供大于求”,同時意味著市場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
而“白銀時代”三個突出特點為:競爭加劇、洗牌加快、利潤減薄。
地產業(yè)野蠻生長、遍地撈錢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剛剛接班不久的地產二代們,是帶領公司走向更美好的明天還是在激烈競爭中親手葬送父輩心血?
只能各顯神通,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