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華+馬建軍
為積極應對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檢察院采取五項措施,主動適應庭審實質化帶來的訴訟壓力與挑戰(zhàn),以新思維、新舉措助推審查起訴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轉變執(zhí)法理念,切實履行監(jiān)督職責。摒棄司法實踐中長期奉行的“偵查中心主義”和“卷宗中心主義”觀念,推行“客觀性證據審查”模式,推動現有的“發(fā)現案件真實”模式向“證明案件真實”模式轉變。
二是加強偵查監(jiān)督,構建新型偵訴關系。改進提前介入偵查方式,實行點對點的訴前介入引導偵查,實現非法證據和瑕疵證據訴前排除。建立偵查終結會商機制,對重刑案件、疑難復雜敏感案件,與偵查機關就案件是否符合移送起訴條件進行協商,動態(tài)監(jiān)督偵查活動。
三是提高公訴能力,增強庭審效果。強化當庭舉證和質證能力,結合案件的不同種類、特點和庭審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和調整舉證順序,從不同角度區(qū)別質證,主動把控庭審節(jié)奏,保證質證效果。提高庭審辯論能力,針對不同案情和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善于圍繞控辯雙方在事實、證據、法律適用和量刑方面的分歧焦點,把控辯論方向,有針對性地答辯。
四是保障律師權利,構建新型控辯關系。摒棄特權主義思想,對于辯護律師提出的合理訴求,做到不推諉、不拖延、不刁難,切實解決律師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的現實困難。對律師申請調取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積極調取,對于律師提出的辯護意見認真聽取和審查,避免審查判斷證據的片面性。
五是提高業(yè)務技能,推進改革順利進行。抓住司法體制改革的契機,積極探索辦案責任制和人員管理模式,實現專業(yè)化分工、等級化管理和一體化調配,進一步提升檢察人員的職業(yè)能力,從而保證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