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楠
低年級學生雖然求知欲強,思維活躍,但面對著意在言外、言簡義豐的古詩,卻常常不解字義,因此,教師常盡力解釋字詞。筆者認為,低年級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不在于解字解詞,而在于誦讀、想象體驗。
一、 吟之誦之,感受韻律
古代詩歌歷來的傳統(tǒng)是“詩言志”,古詩是作者內(nèi)心情感外化的結(jié)果。《詩·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逼渲械泥祰@詠歌,便是以吟誦的方式來誦讀古詩。吟誦是一種傳統(tǒng)的讀詩方式,有其基本的規(guī)則,徐健順等人編寫的《我愛吟誦》中,在依字行腔的基礎(chǔ)上,將吟誦的規(guī)則細化為三條:平長仄短入聲促;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韻尾字拉長。這些規(guī)則,其實是將古詩中最精華的韻律美,通過拉長或縮短聲音的方式體現(xiàn)了出來。
以吟誦的方式來讀古詩,最能體會古詩中的韻律美。如果教師采用“兩字一頓”的單一方法,來指導學生誦讀古詩,久而久之,在學生眼里,古詩將變得千篇一律,枯燥無味,使得學習的興趣大大降低。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濃厚的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吟誦采取的“平長仄短”等依字行腔的讀詩方式,使得古詩的節(jié)奏變得鮮明且富有變化;又因為依字行腔不像音樂那樣有固定的旋律,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再配以手勢,手舞足蹈,吟詠歌唱,這些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低年級的學生誦讀古詩時,一開始,筆者就采用吟誦的方式來教他們。起初,他們并不知道任何規(guī)則,只是模仿我的吟誦來唱詩,唱得很開心。在筆者的吟誦課堂上,學生們手舞足蹈地唱著《古朗月行》,從“不、識、月”等入聲字中,體會大詩人李白兒時的可愛與童真;學生們低吟淺唱著《游子吟》,從悠長深遠的聲韻中,感受母愛的光輝與溫暖;學生們讀《渡漢江》,那一句先是急促,轉(zhuǎn)而猶豫踟躕的“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讓他們初識游子心;學生們讀《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句中只有兩個平聲字,吟誦起來字字鏗鏘有力,是金石般的勸誡之語。
吟誦依字行腔的方式,雖沒有華麗的表達技巧,卻樸素平淡地展示了漢字的音樂性,反映出“大巧若拙”的審美觀。讓學生通過吟誦來體味古詩外在的音樂性,并進一步去體味其“內(nèi)在的節(jié)奏”,即情感的律動,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調(diào)動,與詩中飽含的情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達到領(lǐng)會古詩中所具有的情感之美的目的。這樣的體驗,比教師逐字逐句的講解更有效,因為它不是外在強加的,而是學生主動去感悟的。久而久之,同學們便能感受不同詩歌的韻律,在把握了節(jié)奏的基礎(chǔ)上,再來想象詩境,感悟詩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 展開想象,身臨詩境
低年級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怎樣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來進行古詩的教學呢?筆者在吟誦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展開想象,走進詩歌的情境。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帶領(lǐng)學生反復吟誦,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在流利吟誦的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在學生對詩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chǔ)上,教師吟誦,學生閉眼想象,反復數(shù)次,引導學生走進詩境。此時,如果問學生仿佛看到了什么,他們有很多話要說;然后,再引導學生吟誦,教師閉眼想象。學生的想象,有時可能并不與詩意完全重合,但有時學生的想象比詩意更加豐富。如在教學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時,我吟誦,讓二年級的小朋友閉眼想象畫面:他們從我的語調(diào)變化中,仿佛看到了烏黑的像墨汁一般的云彩,看到了很急很大的如珍珠般亂跳的雨,好像看到了一陣狂風吹來,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大雨,也看到了雨后望湖樓下的水,好像連到了天上。這都是詩歌的內(nèi)容,學生能夠想象得到已是可貴,更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他好像看到雨停了之后,望湖樓下的水與天連在了一起,有一道彩虹掛在天邊,美麗極了。彩虹是詩中沒有的內(nèi)容,但他好像已經(jīng)真的走進了詩歌,真的在望湖樓經(jīng)歷了這一場風雨,也真的看到了彩虹。讀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能夠身臨詩境,體悟詩情了。
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閉眼想象詩境,還可以讓學生動筆創(chuàng)作,把在詩中仿佛看到的情景畫下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發(fā)展迅速,他們對畫畫有極大的熱情與興趣,畫出詩意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感知詩境,體悟情感的過程。在學習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時,學生想象了這首詩的詩境,思維非?;钴S,腦海里出現(xiàn)了許多壯觀的景象。這時,我讓學生把想象到的景物畫下來,并用自己喜歡的顏色表達出來,使畫面與詩文相吻合,顏色與情感相結(jié)合,學生能夠把所想的景物畫下來。假以時日,長久訓練,學生自然也能把想象到的畫面完整地寫下來。有思維想象這雙翅膀,感悟詩情并非難事。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中,趣味性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吟誦還是想象體驗,都是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積累。吟誦、想象體驗這兩種教法,又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為下一學段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作者單位:南京市棲霞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