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運紅
《儒林外史》在我國文學史上堪稱諷刺小說的第一部作品,魯迅先生對它的評價很高,認為它的問世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杰出的諷刺藝術是這部小說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說的成功也與這一成就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魯迅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度辶滞馐贰纷钫鎸嵉孛枥L了一代儒林的真相,在冷靜、如實地敘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構成了諷刺?!度辶滞馐贰返闹S刺風格,不是劍拔弩張的“犀利”,而是娓娓道來的深沉,即如魯迅所說的“戚而能諧,婉而多諷”。它的諷刺藝術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詼諧的諷刺和嚴肅的現實主義的統(tǒng)一
《儒林外史》中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這就增加了文學形象的真實感。如:馬純上取材于馮粹中,遲衡山取材于樊南仲,莊征君取材于程錦莊等。許多人情世態(tài)也都是當時社會上常見的,作者抓住了這些材料并加以概括。作為文學形象,這些人物巨大的概括性,又反映了時代的真實。作品中的事件與場景平平常常,作品中的形象處處保持著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態(tài)。如范進中舉后發(fā)瘋時的一舉一動,作者只是將他如實地描摹下來,便收到了尖銳的諷刺效果。《儒林外史》雖然建筑在嚴肅的現實生活中,但為了收到更好的諷刺效果,作者也作了些許夸張,但這并不妨礙作品的真實性。因為藝術的真實性并不排斥夸張。在真實基礎上的夸張,是諷刺所必要的。
二、不主觀評論,運用白描的手法達到諷刺目的
這種諷刺手法是一種比較冷靜的諷刺風格,是指作者在敘事描寫的過程中,不流露主觀的情緒,“直書其事,不加斷語”,語言含蓄有味,不落一字褒貶,對人對事,純以白描出之。所謂“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如,第二十回,匡超人對這景蘭江和蔣書辦攻訐曾經給過他許多幫助的潘三說:“潘三哥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睂@番話,作者只是悠悠道來,并無著意用力之處,但這種口氣越是隨便冷靜,在讀者的心目中激射起來的反差情緒就越強烈。
三、善于通過人物本身言行的矛盾,使人物處于自我暴露,自我嘲諷的地位
在《儒林外史》中,大多數篇章在運用諷刺手法刻畫人物形象時,于嘲弄之中飽含著辛酸的淚。以王玉輝為例,他前后自身言行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良心與禮教的沖突”。作者通過對他前后言行矛盾的描寫,諷刺了像王玉輝這一類深受理學毒害的人。
四、將互為矛盾的事物組織到一個場面里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這種手法又有幾種表現方式:1.進行場面描寫時運用突轉造成極不協(xié)調的手法,造成諷刺的效果。比如說,范進中了舉人之后,作為舉人的范進,因“先母見背,遵制丁憂”,在酒席上既不用“銀鑲杯箸”,也不用磁杯、牙箸,必須換了“白顏色竹子的筷子”才肯,以此表示孝子的情狀。但是吃起來,他卻毫無喪母之憂,搶先“在燕窩碗里揀了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痹诠俜嚼韺W規(guī)范下的虛情假意,一下子便暴露無遺。2.用喜劇或鬧劇形式來表現莊重的內容,從而達到諷刺這些莊重內容的目的。吳敬梓的諷刺態(tài)度是極為嚴肅的,不是出于“私懷怨毒,乃逞惡言”的挾私情、泄私憤,而是“秉持公心,指摘時弊”將諷刺鋒芒指向造成種種社會弊端的黑暗政治,指向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這種諷刺的表達方式在文中有很多例子,比如說,寫范進得知中舉后發(fā)瘋的場面的描寫。范進的發(fā)瘋雖然像一個作者特定的鬧劇,但恰恰是這一發(fā)瘋的舉動,深刻地揭露了科舉制度給文人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傷害。當渴盼已久的成功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已經無力承受了,他只有發(fā)瘋,以此向社會發(fā)出憤怒和警告??傊?,這一特點也是吳敬梓諷刺藝術的一個獨特之處。
五、運用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
吳敬梓采取廣泛而又強烈的藝術對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各種類型的人物形象,成為《儒林外史》諷刺藝術最顯著的特色。他在刻畫人物時,常常不直接說明自己的意圖,而是通過鮮明的對比,在字里行間透露出深刻的含義,引導讀者一道愛其所愛,憎其所憎。王冕、虞育德、杜少卿等是作者理想中“振興世教”的人物,他們的對立面,就是匡超人、牛浦郎以及權勿用、楊執(zhí)中等一批墮落的儒林人物??锍藗卧煳臅?、代人考試、休妻再娶、忘恩負義。牛浦郎為了結交官府,貪圖名利,竟冒名牛布家,進行招搖撞騙,后來原形畢露。作者以針針見血的筆鋒,說明這類人物是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必然產物,從他們身上可以看見功名富貴腐蝕人心的惡劣影響。
六、秉持公心,針對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的恰如其分的諷刺
作者態(tài)度的嚴肅和愛憎的分明,使他能針對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批判。如,他對王惠、湯知縣、嚴氏兄弟這些貪官劣紳的無情的揭露和嚴厲的鞭撻。作者的諷刺,有時隨著人物的社會地位和思想品質的變化而分別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如范進中舉以前,處境相當可憐,作者對他的諷刺,主要是同情;范進中舉以后,做了官,行為變得很惡劣,作者的態(tài)度也隨之轉變,而采取了辛辣的諷刺。由此可見吳敬梓的諷刺藝術,是恰如其分的,是有針對性的。他將矛頭指向罪惡的社會制度,體現了現實主義諷刺藝術的高度成就。
(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