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李瑞海,吳 瓊,甘曉英
(1.江西省人民醫(yī)院血透室, 南昌 330006;2南昌市新建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南昌 330100)
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內瘺患者中的應用
吳 靜1,李瑞海2,吳 瓊1,甘曉英1
(1.江西省人民醫(yī)院血透室, 南昌 330006;2南昌市新建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南昌 330100)
目的 研究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內瘺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100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0例采用傳統(tǒng)回血方式;試驗組50例采用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比較2組穿刺部位滲血及血腫的發(fā)生率、護士和患者意外刺傷、回血時間、所用生理鹽水量及透析器的血殘留量。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回血時間、針刺份與穿刺部位滲血發(fā)生率均顯著減少(P<0.05)。結論 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操作更方便、安全,可維持動靜脈內瘺良好的通暢性,延長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壽命。
密閉式回血方式;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
動靜脈內瘺是大多數(sh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如何保護好這條生命線,延長其使用壽命是醫(yī)護人員共同探討的問題。筆者對50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內瘺患者采用一種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江西省人民醫(yī)院血透室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10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4.1±5.8)歲;學歷:初中23例,高中29例,本科及以上48例;其中多囊腎6例,高血壓腎病38例,糖尿病腎病43例,梗阻性腎病5例,移植腎失功5例,IgA腎病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動靜脈內瘺作為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時間>6個月,透析頻率:2~3次·周-1,每次4~4.5 h,血流量220~250 mL·min-1。
1.2 方法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自我溝通能力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回血方式:關血泵→拔出動脈針,放于無菌墊布上→立即用紗布加壓止血→開血泵(血流量100 mL·min-1),將動脈針管內的血液回入后關血泵→取下動脈針→將動脈血路管連接瓶裝生理鹽水→開血泵→將體外血液全部回入體內→拔出靜脈針→立即用紗布加壓止血。
試驗組采用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將輸液器上端插入袋裝生理鹽水,排盡空氣,下端連接于動脈管路的動脈端給藥口→關血泵→利用重力作用將動脈針內的血液回入體內→關緊動脈夾子→開血泵(血流量100 mL·min-1)→將體外血液全部回入體內→分別拔出動脈、靜脈針→同時用紗布加壓止血。
時間計算方法:從透析結束報警開始計時→血液全部回入體內,動靜脈穿刺處都已妥善固定→結束計時。
1.3 血液透析器凝血評價標準
0級:無凝血或數(shù)條纖維凝血;I級:少于10%纖維凝血;Ⅱ級:少于50%纖維凝血;Ⅲ級:多于50%纖維凝血,壓力明顯升高,需更換濾器[1]。
1.4 觀察指標
穿刺部位滲血、血腫及護士和患者意外針刺傷的發(fā)生率、回血時間、所用生理鹽水量、透析器的血殘留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在所用生理鹽水量及透析器的血殘留量與傳統(tǒng)的回血方式差異無顯著性,而在回血所需的時間,是否加壓止血和穿刺部位是否滲血,針刺傷的發(fā)生率與傳統(tǒng)的回血方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3。
表1 2組患者血液透析器凝血狀況比較 次
*P>0.05與對照組比較。
表2 2組患者針刺傷、穿刺部位滲血的發(fā)生率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
表3 2組患者回血方式所需時間及是否加壓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
血液透析是一項特殊的治療技術,加強血液透析治療質量的管理,不斷完善和規(guī)范操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2]。首先,傳統(tǒng)的方法是用血泵將透析器內的血液回輸體內,護士拔出動脈針后在加壓止血穿刺點,易污染針頭及發(fā)生針刺傷現(xiàn)象,據(jù)調查統(tǒng)計,護士針刺傷發(fā)生率為84.2%,其中被污染的針頭刺傷者占77.67%[3]。而密閉式回血則可避免針頭污染和針刺傷的發(fā)生,保證操作護士及患者的安全。其次,密閉式回血利用大氣壓的壓力,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處于密閉狀態(tài)[4],可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減少體外循環(huán)的血液及導管暴露于空氣中的機會[5];在回血過程中,透析管路沒有任何與空氣接觸的開口,減少空氣污染的機會[6]。護士在拔出動脈穿刺針前,回輸少量生理鹽水,稀釋內瘺局部血液,對于動靜脈內瘺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7],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第三,密閉式回血可防止穿刺部位滲血及血腫的發(fā)生,如滲血、血腫可引起內瘺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透析效果[8],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透析結束時為患者使用密閉式回血進行護理,可減少血栓形成,降低動靜脈內瘺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9],從而延長動靜脈內瘺的壽命。
本研究顯示密閉回血方式在透析器殘余血量,回輸生理鹽水與傳統(tǒng)的回血方式無顯著差異;而回血時間,是否加壓止血和穿刺部位是否滲血,針刺傷的發(fā)生率有顯著差異性,在節(jié)省時間,減少污染及節(jié)省人力資源等方面,密閉式回血法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回血方式[10]。
因此,新的密閉式回血方式操作方便、安全,減少空氣污染,減少動靜脈內瘺并發(fā)癥,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住院率,從而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1] 梅長林,葉朝陽,趙學智.實用透析手冊[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97-115.
[2] 崔文英,李莉.“雙向”回血法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凈化,2008,7(2):111-112.
[3] 丘友誼.血液透析室醫(yī)療垃圾處理過程中針刺傷的流程管理[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6,39(3):331.
[4] 張紅玲.醫(yī)用高度危險性物品的全程質控管理[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5):454-455.
[5] 劉永紅,谷學梅,何慶宜,等.改良密閉式回血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6):57-59.
[6] 馬志芳,向晶,羅莉.雙向回血法對降低動-靜脈內瘺形成危險性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9,8(5):284-285.
[7] 陳燕.雙向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4):555.
[8] 劉霞,楊立川,陳海燕,等.血透回血時兩種時段拔除動脈穿刺針的方法比較[J].華西醫(yī)學,2009,24(2):471-472.
[9] 虞瓊.淺談密閉式回血法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2):124.
[10] 馬志芳,向晶.全程生理鹽水密閉式回血法對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危險性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5):1350-1352.
(責任編輯:劉大仁)
2017-01-20
R459.5
A
1009-8194(2017)03-0088-02
10.13764/j.cnki.lcsy.2017.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