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婉玲+李艷+張細蘭+黎椅莉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xù)性護理在膀胱癌行動脈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實踐效果。方法 26例膀胱癌行動脈化療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13例。觀察組采用延續(xù)性護理,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等。結果 ①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46.1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總體健康情況、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護理前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延續(xù)性護理在膀胱癌行動脈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實踐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以及推廣。
【關鍵詞】 延續(xù)性護理;膀胱癌;動脈化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086
膀胱癌是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腫瘤疾病, 近年來膀胱癌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臨床治療膀胱癌的首選方法為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 術后輔助治療是減少復發(fā)的關鍵措施[1, 2]。術后動脈化療是臨床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 可抑制腫瘤細胞繁殖, 減少復發(fā)[3, 4]。然而, 動脈化療需要較長的時間, 患者難以積極配合。為了提高膀胱癌患者動脈化療的療效, 本研究采取延續(xù)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膀胱癌行動脈化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13例。觀察組男6例, 女7例, 年齡46~67歲, 平均年齡(57.31±3.54)歲;對照組男8例, 女5例, 年齡45~67歲, 平均年齡(57.01±4.1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延續(xù)性護理進行干預, 具體如下:①成立延續(xù)護理小組, 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全面的了解, 并且制定系統(tǒng)的延續(xù)性護理計劃。②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家訪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 對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必要的處理, 指導患者自我護理, 叮囑患者按照醫(yī)囑用藥, 并給予心理疏導, 為患者和家屬詳細、耐心地解答, 和患者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協(xié)助患者樹立信心。③建立膀胱癌患者的網絡平臺群, 增進患者之間、患者及醫(y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另外利用網絡平臺對患者進行問卷隨訪, 收集患者資料, 以便隨時掌握患者恢復情況, 給予有效的延續(xù)護理措施。④每月定時進行一次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的病友會, 組織知識講座、多媒體放映、患者座談等。⑤建立動脈化療患者隨訪登記本, 記錄患者歷次行動脈化療前后的不良反應及心理狀態(tài), 利用思維導圖模式指導患者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需要自我觀察的內容等。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改善情況等。滿意度通過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定, 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總例數×
100%。讓患者自填, 發(fā)放26份調查表, 回收率為100%。采用SAS量表評估患者的內心焦慮感, 評分越低效果越好[5]。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46.1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生活質量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總體健康情況、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焦慮狀態(tài) 護理前兩組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均低于本組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后,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延續(xù)性護理是現(xiàn)代新型的護理模式, 從醫(yī)院護理延伸至家庭護理, 具有科學化、系統(tǒng)化、全面化的特點[6, 7]。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 從患者的各個方面護理需求進行護理, 包括心理、生理、精神、文化、家庭等, 協(xié)助患者解決出院后家庭護理所存在的問題, 可提高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度, 有利于改善護理的質量。傳統(tǒng)護理由于受到醫(yī)院住院時間的限制, 當患者出院后即可終止, 然而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存在較高的護理需求, 因此延續(xù)性護理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8]。
膀胱癌是臨床常見的泌尿科腫瘤疾病, 術后動脈化療治療是臨床控制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 但是治療周期長, 并且需要反復插入導尿管, 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和強烈的不適感。為了促使患者更為積極地配合動脈化療, 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本研究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對膀胱癌動脈化療患者進行干預, 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并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 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延續(xù)性護理在膀胱癌行動脈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實踐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以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驚鴻. 延續(xù)性護理對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安徽醫(yī)藥, 2014, 18(4):788-790.
[2] 趙艷華. 延續(xù)性護理對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6):64-66.
[3] 楊梅, 來光華. 延續(xù)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6, 54(23):135-137.
[4] 王海燕, 宋秀玲.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膀胱癌術后膀胱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6, 13(22):11-14.
[5] 余利娜, 趙麗芹, 夏臘梅, 等. 連續(xù)性護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病人護理中的應用. 護理研究, 2014(26):3284-3285.
[6] 鄭建秋, 陳建霞, 李海燕.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在老年膀胱癌根治術后行腹壁造口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6, 23(18):
67-68.
[7] 馬娥, 楊明瑩, 王劍松, 等.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護理學報, 2017, 24(2):21-23.
[8] 謝麗芬, 羅小燕, 廖勇彬, 等. 28例全膀胱切除回腸導管術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4):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