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楊香
323800 慶元縣實驗小學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只有充分的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才能更好的改進方法,才能有效促進教學。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希望自己做著一個“深耕細作”的教師。
【關鍵詞】點亮;尊重;心燈;英語
人生有太多遇見:擦肩而過是一種遇見,刻骨銘心是一種遇見,相依相隨也是一種遇見。而我與英語教育,是我此生最美麗的邂逅,最壯麗的結緣。因為在這十多年的小學英語教育中,我追尋著我的夢想,做一個“深耕細作”的教師。
一、點亮自己才會有教學的奇跡
我認為一個“深耕細作”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會反思的教師。
(一)點亮自己,發(fā)現問題
在學?!疤嵘醒牌肺?打造四雅課堂”理念的引領下,我開始點亮自己的眼睛,反思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第一、課堂上過于熱鬧。孩子真正的英語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
第二、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被剝奪
(二)反思問題,改進教學
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后,我開始改進自己的教學。
首先,培養(yǎng)孩子的雅趣。要使孩子有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那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國際視野。英語可以成為孩子們看世界的窗口。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英美文化意識后,自然有一股動力支撐著孩子去學習英語。我用上課和課余時間和孩子們一起交流探討。并撰寫了一些文化類的稿件。我告訴孩子們美國的綽號是Uncle Sam “山姆大叔”、紐約又名the big apple “大蘋果”、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征、big ben是英國的標志等等。有了這些英美文化意識鋪墊,再進行英語教學時,孩子的英語興趣得到激發(fā)!英語思維得到了提升。
其次,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我覺得比較有效是:我培養(yǎng)了一批學生“小老師”。班中有誦讀小老師專門負責課前領讀。誦讀小老師是班中語音和膽量都是最好的學生擔任。四人小組中有聽寫小老師、背書小老師和作業(yè)檢查小老師。四人小組分工由孩子自己完成,每個角色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最困難的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幫扶小老師,瞧,孩子們都是帶著快樂的情緒在合作學習呢!當看到孩子們在學生“小老師”幫助下,成績得到了提高時,我領悟到:用新理念點亮自己才會有教學的奇跡
二、點亮學生的心燈才是教育的最終歸宿
(一)案例一、小賴皮變身貼心小棉襖
有人說,教師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品味的人。這話一點也不假,見證孩子一次次的成功和自我超越是每一個教師心中最大的幸福。我常常想,老師就是那個點亮學生心燈的人。
記得剛接3班時,第一天去上課,在“Class Begin!”之后,全班都很快的“Stand up.”唯一倒數第二桌的女生趴在桌上一動不動。我心里在嘀咕:“難道是生病了?”在全班同學坐下之后,我走到了小楊同學的旁邊,我摸了摸她的額頭,感覺沒有發(fā)燒。然后我用最溫柔的語氣說:“同學,沒生病是不能趴在桌上的!站起來清醒一下吧!”我順手一扶,她站了起來,可是就在我一放手的同時她就是一根面條一樣滑了下去,躺在了地上!我連忙說:“你怎么了?”邊上的同學異口同聲的說:“老師,沒關系的。她就是這樣的人!你不要理她!”我恍然大悟我碰上了個小賴!我只好把她重新扶回了凳子上,至少趴在桌上比躺在地上好吧!課后我請教了她班班主任和數學老師。她們都告訴我:“楊同學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學生,就是非常有脾氣!”就是這么一個特別的孩子,她英語成績是60分。在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的談話的啟發(fā)下,我第二節(jié)課特意設置了一個問題讓她回答,記得當時是教學: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我就趁機問她:“Who is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How does she like?” “She is strong!”她看了看我。然后我笑著對她說:“Yes, Helen is very strong!”就在我做出這個動作的同時她笑了。就是那一笑我覺得這個孩子會喜歡我的。課后,我走到她的旁邊,看了看她的書寫,發(fā)現她的字寫得很清晰。我由衷地說:“哇,你的字寫得真漂亮?。≌Z數老師都說你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班里數一數二!那我相信這樣的你英語是不可能只考60分的,應該是6字倒過來寫才對!”就是這么幾句話讓她的成績突飛猛進。最終5年級期末時她的成績是95分!而且這么一個叛逆的孩子居然變成一個貼心的娃。如果說是我拯救了她的英語成績,還不如說是她教會了我教育智慧!
(二)案例二、ugly引發(fā)的不是憤怒而是歡樂
這個學期有一天,六年級有一個學生在走廊大聲的說:“Miss Wu,有人說你ugly!”說罷這個孩子還在壞笑。我很平靜地走進教室上課。這個孩子還是覺得不甘心,他在教室大聲地問:“Miss Wu,徐xx說你ugly,你不生氣嗎?”此時班里一些同學在笑,一些同學是一頭霧水。看來我不說點什么,他是不罷休了。我微笑著說:“剛剛有同學告訴我,徐同學說Helen is ugly! 問我生不生氣?我為什么要生氣呢。首先,徐同學學會了這句話了,他現在能用課外的詞匯了!再者容顏乃爹娘所造,我引以為榮。當然不足之處我努力改造吧!”大家都笑了。有同學追問我“ugly是什么意思?”我很坦然地告訴她們是丑。班里很多同學就說:“No,no, no! Miss Wu is beautiful! Miss Wu is pretty!Miss Wu is kind.”這時我的心里是暖烘烘的。雖然beautiful、pretty這些詞好像跟我的外表不是那么的搭邊,但是我覺得我的內心不壞。孩子們也是由衷的說的。Ugly一詞引發(fā)的不是憤怒而是歡樂。雖然我用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和我的孩子們在聊ugly引發(fā)的一串問題,好像跟我的教學不著邊際。但是孩子們獲得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卻遠比教學留給他們的要深刻得多。特別是徐同學和告狀的那個同學更是不好意思的地低下了頭。此時無聲勝有聲,沒有批評、沒有謾罵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不雅之處了。記得有位教育家有一句名言,大概意思是說:當學生意識到您的教育意圖時,教育將失去作用。的確,教育之美在于其留給人們的自然流暢之感,即在師生的人格感染中、心靈碰撞中、理解傾聽中、真誠激勵中……潤物無聲地完成了教育的使命。
西方有一句諺語:“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鼻啻杭磳⑹湃?,不忘初心!但愿自己能成為一個“深耕細做”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外語教育學.科學出版社.2014
[2]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小學英語教學設計.山西教育報刊社.2015
[4]王曉姍構建英語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