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韓冬棟
你家孩子磨蹭嗎?教孩子和“拖延癥”說“拜拜”
文 / 韓冬棟
正面鼓勵和表揚好過一味批評指責。
我在很多幼兒園和小學給家長朋友們講課結束后,一般都會有一群家長圍過來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起床磨蹭、吃飯磨蹭、洗漱磨蹭、做作業(yè)磨蹭……
單從孩子磨蹭的現(xiàn)象上看,我并不能說出直接原因。但通過了解,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很大程度上是家長不正確的心態(tài)和教育方法造成的。原因歸納如下:
家長從自身的情況去推斷孩子的做法,其實孩子眼中的時間和大人眼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越小的孩子越?jīng)]有時間觀念。我記得我在上初中的時候,一堂課四十五分鐘,我經(jīng)常會坐在教室里數(shù)數(shù),盼著下課,可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太慢。而現(xiàn)在上臺講課,一晃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我三歲的女兒跟我溝通時經(jīng)常用“小時候”這個詞,所有過去的事情她都認為是“小時候”或者“昨天”。對于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家長卻總是催促“沒有時間了”、“快點兒”、“媽媽要遲到了”等等,這無異于對牛彈琴。
很多家長自己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早上賴床、上班愛遲到、工作不到最后一刻都不去做等等。孩子是能夠敏銳地觀察到這一切的。所以,在家長抱怨孩子拖拉的時候,孩子心里會說“你不也一樣?”如果這時候,家長不反省自己,而是一味地指責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不公平,會在自己的心里積壓很多憤恨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xiàn)出拖拉的時候,家長只是朝孩子吼,可能前面幾次是比較管用的,可越往后,孩子會越抵觸,你吼你的,你越吼我越慢。因為家長無法察覺出自己的問題,所以找不到好的方法,只要孩子一拖拉就著急上火,可能還會升級成打罵孩子,而一旦粗暴地懲罰孩子,孩子或許會更叛逆,更消極抵抗,也許會有一些孩子會變得“聽話”,但卻失去了自我,變得委曲求全。
一些孩子原本做作業(yè)的速度是很快的,做完之后本想玩一會兒,可是家長心里總覺得“這么快就做完了作業(yè)?再加點兒,把這個題目也做一遍?!庇谑怯纸o孩子加任務,長此以往,孩子潛意識里放慢做作業(yè)的速度,磨蹭到睡覺前才把作業(yè)寫完。
也有一些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實際能力,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成績特別好的孩子比,沒有從過程和方法上找問題,直接盯著結果指責孩子,結果造成孩子產(chǎn)生情緒,以至于干脆消極怠工。
通過這四類的家長分析,您有沒有對號入座?有的朋友說:“我家孩子天生就磨蹭!”,即便如此,從家長的角度,我們也只能嘗試做出努力,來影響孩子,而不能僅僅抱怨和批評孩子。
那么,針對孩子磨蹭和拖拉的問題,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解決呢?
教練的職責是激勵、引導、反饋、提出改進建議。
劉翔能夠跑出110米欄的奧運會冠軍,他的教練孫海平功不可沒。孫海平教練肯定沒有辦法替劉翔跑,即便他想替他也超不過劉翔。孫海平平時給劉翔最多的是定更高的目標,給他更多的反饋和激勵。
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超越自己,就必須下決心做教練型父母。如果你決心當教練型的父母,從這一刻起就要做到三不:不逃避,不指責,不代替。
不逃避:教育好孩子就是父母的責任,父母要接納孩子,面對問題要先覺察自己的問題,然后行動起來。
不指責:指責的作用往往是負面的,并不能起到激發(fā)孩子改正的作用,還會引起孩子的憤恨和對抗。把指責轉(zhuǎn)化為鼓勵,孩子才更愿意接受。
不代替:父母必須狠下心來,去磨一磨孩子,只要孩子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好,做得快,就給予正面的鼓勵和表揚。
習慣很難被改變,卻容易被替代,所以家長的任務就要變成——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如果孩子起床磨蹭,那么全家人就要以培養(yǎng)早起早睡的好習慣為目標,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快的好處,好處可以是物質(zhì)加精神的獎勵,建議以精神獎勵為主。只要孩子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諸多的拖拉問題就會被慢慢改掉,因為孩子會變得自信,孩子一旦自信以后,他對自己的要求就會逐漸變高。
很多孩子吃飯?zhí)且驗橛每曜踊蛏鬃舆€不太利索,一些孩子做作業(yè)比較慢是因為沒有掌握詞典的用法,或握筆姿勢不正確等。家長要樹立工具意識,幫助孩子從小就要將這些基礎打牢。一旦孩子能夠熟練掌握工具以后,學習興趣也自然就有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父親很早就教給我一種“四角號碼”查字典的方法,所以在做語文作業(yè)的時候,遇到生字就會很快找到注音并理解其意思。
小成功就是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好,今天比昨天做得好。如果媽媽想要讓孩子刷牙的時間從10分鐘變成2分鐘,那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要第二天刷牙的時間比第一天短,就要表達對孩子的鼓勵,可以表達自己驚喜的感受。有一個辦法很管用,家長可以買一個番茄計時鐘,在孩子刷牙、吃飯或做作業(yè)的時候放在旁邊,設置一個上一次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番茄計時器會發(fā)出滴答滴答的聲音,也會激勵孩子更加專注。
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就會遲到了哦”,如果他依然磨磨蹭蹭,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加快速度。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家長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堅信遲到是孩子自己的事,否則孩子就會認為遲到是父母的事。
任何人都是有行動力的,沒有人天生就是拖延的人,拖延只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覺得快速完成沒有什么意義。舉個例子,我愛人前些天洗手的時候,把鉆戒不小心掉到盥洗間的面盆里,然后被水沖了下去。當時的她立即開始行動,想了各種辦法,最后請專業(yè)的人到家里來,最后萬幸找了回來。如果你感覺到自己還在拖延,那說明“戒指“還沒掉進下水道,其實這個戒指很容易找到:如果我們不做孩子的榜樣,將來有一天他也會變成我們這樣,一直拖延下去!!
韓冬棟,安徽省網(wǎng)上家長學校專家組成員、合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合肥九型人格俱樂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