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莉梅
(長春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1)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婦女常見的一種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致的疾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不規(guī)律、不孕以及多毛。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降低高雄激素血癥的藥物治療、促排卵藥物治療、二甲雙胍治療等均具有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分析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紊亂患者的效果,詳細內容見下文。
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選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紊亂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27.8±3.6)歲,體質量在23~31kg/m2,平均(25.4±1.2)kg/m2;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28.1±3.1)歲,體質量在22~32kg/m2,平均(26.1±0.9)kg/m2。兩組患者均符合美國生殖學會制定的關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國際診斷標準,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口服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達英-35),1片/d,連續(xù)服用21d。
觀察組采用雙胍類藥物治療,選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君力達),一般劑量為1500mg/d,采用低劑量逐漸增加法,初始劑量為500mg/d,根據(jù)患者病情每周進行調整,最大劑量為2000mg/d,連續(xù)治療21d。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激素變化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血糖、胰島素變化情況。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兩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睪酮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見表2,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水平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變化情況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集合了多樣的、多系統(tǒng)的慢性內分泌紊亂,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雄激素生成物合成途徑缺陷、胰島素信號轉導途徑缺陷等均為造成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原因,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高雄激素血癥升高[1]。
胰島素抵抗可以導致胰腺分泌胰島素增多,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高胰島素血癥可以刺激脂肪儲存,改變脂蛋白和膽固醇的代謝,還可能影響固醇類代謝[2]。高胰島素可以直接刺激卵巢細胞色素P450C17a酶活性,通過刺激垂體-卵巢軸分泌使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加。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濃度,可促進排卵,調節(jié)月經(jīng)周期,降低糖尿病和中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進而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異常脂代謝[3]。本次研究采用的二甲雙胍為一種雙胍類降糖藥,可以改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對胰島素的抵抗[4]。本次經(jīng)過治療的兩組患者,兩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睪酮治療前,差異不大且兩組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水平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紊亂的臨床效果顯著。
[1] 楊紅燕.胰島素增敏劑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內分泌紊亂患者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6):46.
[2] 張麗波.復方環(huán)丙孕酮與胰島素增敏劑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的療效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6):23-24.
[3] 王昕煜.達英-35聯(lián)合胰島素增敏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后促排卵的效果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2):21-22.
[4] 郭小芳,文 希,李 平.比索洛爾聯(lián)合胰島素增敏劑治療對PCOS患者內分泌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6,27(15):2456-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