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 為研究硝基雙效肥在小麥上穩(wěn)產增產、省工省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效果,在清豐縣開展硝基雙效肥、普通肥料、習慣施肥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底施硝基雙效肥能提高小麥穗粒數和千粒重,增加產量,并減少用工成本。
關鍵詞 小麥;硝基雙效肥;應用效果;河南清豐
中圖分類號 S512.1;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010-02
為評價硝基雙效肥在清豐縣小麥上的穩(wěn)產增產、省工省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效果,總結提出適宜本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輕簡施肥技術,同時為登記和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特開展本試驗?,F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示范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安排在清豐縣高堡鄉(xiāng)一農戶的責任田內,海拔48 m,北緯35°55′43.24″,東經115°07′23.34″。供試土壤類型為潮土,土壤質地為中壤,中產田,集中連片、灌溉條件較好、交通便利、地勢平坦、肥力均勻。該田塊耕層土壤養(yǎng)分情況:速效鉀92.31 mg/kg、緩效鉀720 mg/kg、速效磷15.23 mg/kg、全氮0.742 g/kg、有機質12.50 g/kg、pH值8.1。前茬作物為玉米,產量9 000 kg/hm2。
1.2 供試材料
供試普通肥料由清豐縣土肥站提供;緩控釋肥料為硝基雙效肥,由山東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供試作物為冬小麥,品種為周麥22。
1.3 試驗設計
1.3.1 小區(qū)試驗。小區(qū)試驗田設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A1:金正大硝基雙效肥,施46%硝基雙效肥(22-10-14)750 kg/hm2,一次底施;處理A2:普通肥料,施46%普通肥料(22-10-14)750 kg/hm2,一次底施;處理A3:習慣施肥,養(yǎng)分含量同處理A1,分2次施肥,即40%氮肥及全部磷鉀肥底施,60%氮肥于返青拔節(jié)期追施。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1-3],小區(qū)面積30 m2。
1.3.2 對比示范片。對比示范片共設2個處理,分別為處理B1:金正大硝基雙效肥,施46%硝基雙效肥(22-10-14)750 kg/hm2,一次底施;處理B2:習慣施肥,底施45%普通復合肥(12-18-15)600 kg/hm2,返青拔節(jié)期追施尿素225 kg/hm2。采用大區(qū)對比法,不設重復,示范片面積0.67 hm2,其中處理B1、B2面積各0.335 hm2。
1.4 試驗實施
2015年10月23日播種,播量150 kg/hm2。整個生育期澆水2次,3月20日結合澆水,按方案要求對小區(qū)試驗田處理A3追施尿素;4月22日澆水1次,澆水量共2 100 m3/hm2。3月9日化學除草,4月25日、5月6日分別防蚜蟲1次。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6月2日,對小區(qū)試驗田及對比示范片進行田間測產,每個處理隨機選取2個測產點,量取1 m雙行,并隨機抽取25穗,調查植株性狀并計算出平均單位面積穗數和穗粒數。6月5日對小區(qū)試驗田及示范片每個處理進行單獨收割[4-6]。作物收獲時,避開樣品采集區(qū),收取中間3個1 m2計產,僅收麥穗部分,麥穗全部收入篩網(尼龍網袋)內,放入標簽,注明試驗名稱、處理名稱、取樣點等。6月10日,對小區(qū)試驗田及示范片小麥進行單獨脫粒,稱取千粒重、計算各處理產量。
1.6 試驗期間氣象情況
小麥整個生育期降水28次,降水量140.2 mm,試驗期間無明顯低溫、干熱風、澇、霜等主要自然災害。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小麥植株性狀的影響
從表1、表2可以看出,在小麥越冬前,施用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與其他肥料相比,植株性狀無明顯差異,但拔節(jié)后施用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較普通肥料施肥單株有效分蘗數增多。
2.2 對小麥產量構成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處理A1與處理A2、A3相比,處理 A1較處理A2穗數增加22.50萬穗/hm2,穗粒數增加1.47粒,千粒重增加1.46 g;處理A1較處理A3穗數增加2.55萬穗/hm2,穗粒數增加0.20粒,千粒重增加0.53 g;處理A3較處理 A2穗數增加19.95萬穗/hm2,穗粒數增加1.27粒,千粒重增加0.93 g。說明底施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能夠提高小麥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
從表4可以看出,處理B1與處理B2相比,穗數減少1.5萬穗/hm2,穗粒數增加0.2粒,千粒重增加0.3 g。說明施用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能夠提高小麥的穗粒數和千粒重。
2.3 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底施同等含量的硝基雙效肥可以提高小麥產量。小麥產量以處理A1最高。處理 A1與處理A2相比,養(yǎng)分含量相同,施肥方式相同,投入工時相同,平均增產833.34 kg/hm2,增幅11.68%;處理A1與處理A3相比,養(yǎng)分含量相同,減少了投入,工時相同,平均增產166.67 kg/hm2,增幅2.14%;處理A3與處理A2相比,養(yǎng)分含量相同,增加了用工時間,平均增產666.67 kg/hm2,增幅9.35%。說明底施同等含量的硝基雙效肥可以提高小麥產量,并可節(jié)約用工時間,但普通肥料一次性施肥會造成減產。
對小區(qū)試驗田各處理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6),處理間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采用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表7),各處理間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對比示范片與小區(qū)試驗田結果一致,底施金正大硝基雙效肥提高了小麥產量。從表8可以看出,硝基雙效肥區(qū)較習慣施肥區(qū)平均增產66.67 kg/hm2,增幅0.83%,增幅較小。
2.4 對小麥經濟效益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底施金正大硝基雙效肥不能提高小麥經濟效益。硝基雙效肥區(qū)(處理B1)較習慣施肥區(qū)(處理B2)多投入施肥成本435元/hm2,少投入用工成本75元/hm2,合計硝基雙效肥區(qū)較習慣施肥區(qū)施肥總投入多360元/hm2。小麥按市場價2.25元/kg計,硝基雙效肥區(qū)收益15 750.00元/hm2,習慣施肥區(qū)收益15 959.99元/hm2。硝基雙效肥區(qū)較習慣施肥區(qū)增加產值150.00元/hm2,但純收益減少209.99元/hm2,硝基雙效肥區(qū)產投比為7.36,習慣施肥區(qū)產投比為8.55。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小麥底施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與普通肥料相比,小麥的穗粒數、千粒重和產量均有增加,且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同步。底施硝基雙效肥料,可以減少施肥次數,減少用工成本,增加產量。這說明了在氮、磷、鉀肥單位面積用量相同的情況下,硝基雙效肥料可以及時滿足小麥不同生育時期養(yǎng)分的需要,間接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但硝基雙效肥價格較高,建議肥料廠家能降低肥料供應價格,滿足廣大普通農民的需要,市場前景廣闊。本次試驗示范結果僅對由山東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硝基雙效肥小麥上的供示樣品負責[7-9]。
4 參考文獻
[1] 阿迪力·肉孜,米那瓦爾·卡地爾,吾熱古麗·郁努斯.小麥施肥肥效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16):265.
[2] 李浩,楊新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麥肥效試驗報告[J].種業(yè)導刊,2012(8):30-31.
[3] 劉新偉,龔德平,鞏細民,等.湖北江北農場小麥肥效試驗與施肥推薦[J].麥類作物學報,2012(2):338-343.
[4] 胡鳳桂,黃占亮,李宏松.壽縣小麥“3414”田間肥效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13):5527-5531.
[5] 高雪玲,張建平,呂明杰,等.長安灌區(qū)小麥氮磷鉀肥效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yè)科學,2007(1):22-23.
[6] 艾應偉,陳實,張先婉,等.壟作不同土層施肥對小麥生長及氮肥肥效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1997(3):255-261.
[7] 孫克剛,和愛玲,胡穎,等.小麥-玉米輪作制下的控釋肥肥效試驗研究[J].土壤通報,2010(5):1125-1129.
[8] 潘靜,陳道香,蔣媛媛.控釋肥料在小麥上的應用肥效試驗總結[J].基層農技推廣,2017(1):19-22.
[9] 王法宏,伍德昌,王旭清,等.施肥對小麥根系活性、延緩旗葉衰老及產量的效應[J].麥類作物學報,2001(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