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表演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通過音樂、語言、情感的有機結合,可以成功地將音樂作品轉化為藝術形象。對于藝術形象的甄別,需要服從于審美意識,也就是說,如果審美意識不夠強、審美水平不夠高,對于藝術形象的認識也不會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因此在聲樂作品演唱及欣賞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審美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過對審美重要性的分析,重點闡述了對聲樂作品演唱主體及聲樂作品欣賞者的審美要求。
【關鍵詞】聲樂;演唱;欣賞;審美;要求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072-01
一、聲樂表演的內(nèi)容對表演實踐的要求
音樂是一種美的享受,是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的藝術形式。對于音樂來講,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于音樂的表達與欣賞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演者在聲樂表演之前,應將聲樂作品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解構,將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完整表達出來,才能更好地將音樂作品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與觀眾產(chǎn)生藝術共鳴。實物、思想與情感是音樂作品演唱過程中的三大因素。所謂的實物要素,指的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濃縮與提煉反映在藝術層面,也是藝術來源于生活的一種體現(xiàn),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思想內(nèi)容的構成是人們對于聲樂作品的自身評價,或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也是音樂作品的靈魂所在;情感內(nèi)容相對比較容易理解,是基于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而幫助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1]以上三個要素關系到音樂作品的表演效果,因此,這三要素是相互聯(lián)系、緊密合作、相互融合的。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要求表演者具有主動性及創(chuàng)造性,將作品情感與思想方面的特征把握住,才能將作品的主題表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表演者需要了解聲樂作品的實物、思想、感情后,再融入自身對作品的理解與想象力,聲樂表演才能夠取得成功。
二、聲樂表演對于演唱者的審美要求
聲樂表演過程中,對表演者審美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在表演者自身的意識中,要創(chuàng)造既源于客體,又能夠超越客體的一種審美形象。通過表演者自身的情感體驗,將意識與情感相互轉化,給予聲樂作品以創(chuàng)造性解讀。在表演時,不光要求表演者將作品演唱出來,還要賦予情感以及自身對作品的理解,有經(jīng)驗有能力的表演者會在表演過程中找到靈感,使表演更加完美。顯然,所謂的在表演過程中找到靈感,是針對能力極強、審美水平極高的表演者而言。如果在日常訓練中沒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審美水平達不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可能有超水平發(fā)揮的靈感出現(xiàn)的。[2]由此可見,審美要求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至關重要。
審美要求達到一定的高度后,可以更好地將作品內(nèi)涵詮釋出來。表演者的審美情感、精神氣質(zhì)、品格修養(yǎng)會通過日常的積累得到提高。當表演者對聲樂作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時,可以游刃有余地將作品蘊藏的感情準確表達出來,打造更具獨特魅力的優(yōu)秀聲樂作品。一名優(yōu)秀的聲樂表演者在進行聲樂作品二次創(chuàng)作時,會最大限度地保留聲樂作品的真實性,再配合高審美水平的個性化特征,使作品煥發(fā)出超越原作品的藝術魅力。
三、聲樂作品欣賞的審美要求
聲樂表演是一種雙向的傳播活動,對審美的要求也是雙向的,不光對聲樂表演者有高度的審美要求,對聲樂作品的欣賞者也同樣有高水平的審美要求。在聲樂表演過程中,以欣賞者有較高的審美水平為前提,其對聲樂表演起到評價的作用。聲樂表演本身也有培養(yǎng)人們審美意識的作用,所以,作為聲樂作品的欣賞者,同樣也需要有極高的審美能力。欣賞者如果用審美的眼光看待聲樂表演,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美,可以很快受到表演者的影響,感受到美的元素,對表演產(chǎn)生美好的感覺,提高審美綜合能力。
對于欣賞者來說,想象力是很重要的,豐富的想象力在高水平的審美能力的幫助下,可以更好地體會聲樂的內(nèi)涵。欣賞者可以在觀看表演前對作品內(nèi)容做一些了解,那么在欣賞過程中,就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3]同時,表演者也會根據(jù)欣賞者對聲樂作品的反應,做出適當調(diào)整,這也是欣賞者對聲樂作品指導作用的具體表現(xiàn)。由此可見,聲樂作品的欣賞者需要提高審美能力,在愉悅自身的同時,反作用于聲樂表演者,進一步提高聲樂表演水平。
綜上所述,聲樂表演的表演主體和欣賞主體都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將音樂表達形式與審美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結合在一起,使聲樂作品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效果,激發(fā)表演者與欣賞者豐富的想象力,加之審美使兩大主體的審美趣味和精神愉悅感得到了提升,對于聲樂表演的創(chuàng)作起到積極的審美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曄.試論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0):171-172.
[2]劉勝男.聲樂表演及欣賞的審美要求探析[J].黃河之聲,2015,(8):109-110.
[3]李秋霞.聲樂表演與欣賞的審美要求分析[J].黃河之聲,2014,(16):96-97.
作者簡介:
楊三川(1967-),男,廣東潮州人,副教授,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