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翠翠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師能夠設計一個精妙的導語,就可能開啟學生興趣大門的鑰匙,就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可能實現(xiàn)效果。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算上是一門藝。新課導語的設計是一本藝術,能夠有效緩解、甚至是消除其它課程的延續(xù)和心理雜念的干擾,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等,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高中語文要精心備課,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一、開門見山式導入
在進行新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直入主題,單刀直入、開門見山。這種導入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要能圍繞課文教學的主題,以此導入,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其特點是不加任何雕琢修辭,簡潔明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導語設計的淺顯和淺白,不要過于平淡,否則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歸去來兮辭(并序)》時,我這有導入:同學們,我們在初中都學過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桃花源記》?,F(xiàn)在讓我們把文章試著齊背一遍……(師生齊背)一個人間勝境,一個理想王國。她始終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始終誘惑著作者那顆“歸隱”之心。作者是如何高唱“田園”之歌,如何邁出“辭官歸隱”的步伐的呢?《歸去來兮辭(并序)》會給出明確的答案。
再如,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我通過播放音樂《好漢歌》第一段直接導入新課:“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梁山好漢的作風,路見不平尚該拔刀相助,更何況自己受了委屈?但是梁山好漢中也有人曾經有不平不能吼,舉起的拳頭打不下,他是誰?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林教頭”。
這樣的新課導入簡單明了,單刀直入,也能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課上思考和新課學習的興趣,進而收獲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懸念式導入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中學生明顯的心理特征之一,如果能夠把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轉化成為學習動力,那么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上課就給學生設置懸念或疑問,與學生的原有認知發(fā)生沖突,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誘導學生探索新知。如導入時設置懸念,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這樣學生的思維從一開始便處于一種躍躍欲試的理想狀態(tài)。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時,我就用“三十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問“本文用了‘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來設置懸念。再如在教學《詩經.氓》、《孔雀東南飛》等課文時,可說:“女主人公聰明美麗,勤勞賢慧,那么她們究竟因何而被休棄的呢?”學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并結合《禮記》中的古文化知識“女子七棄”及有關事例,學生展開討論,從而達到對本文積極而深入地學習。如在教學《祝?!窌r,用“祥林嫂是自殺還是他殺”設置懸念導入。
這樣的課堂導入,既有趣味性,更有懸念性,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
三、情境式導入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實現(xiàn)問題情境化,知識問題化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或結合時事,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這樣的設計,代入感強,能夠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讓學生更容易讀懂文本,更好的感知課文。如,我在教學《邊城》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真正的藝術應當經得起兩樣東西的檢驗:一是縱向的生命力,那種產生時轟轟烈烈,經行中卻經不起時間跨越和時代洗禮的東西,絕非真正的藝術;二是橫向的美感效應,即無論是誰,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審視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樣熠熠生輝,是你能從中獲取你所需要的東西,從而產生愉悅人心的美感效應。沈從文的《邊城》正是這樣一篇美文,自它問世以來,對它的評論便接踵而至,有人贊它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譏之為“有意回避尖銳的社會矛盾”。70多年來,經過歷史浪潮的千淘萬洗,人們漸漸認識到《邊城》是一顆閃亮的金砂。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作品。同時我也借助了歌曲——黃磊的《等等等等》。然后問學生,你們知道這首歌中講的故事來自于哪里嗎?這樣導入新課,效果良好,學生的課堂融入意識很強,對新課也充滿好奇。
需要注意的是,平常的生活和課文中所描繪的情境有很大區(qū)別,因此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個與課文相符的情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角色,將會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對聯(lián)導入式
對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對于它,學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師如抓住學生的這一求知欲,進行適當?shù)囊龑?,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學《記念劉和珍君》,可用對聯(lián):“死了倒也罷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閭,親朋盼信。活著又怎么著,無非多經幾番的槍聲驚耳,彈雨淋頭?!睂W生讀了對聯(lián),會興趣倍增。對于對聯(lián)中所描繪的悲慘命運深感同情。然后再說:“這副對聯(lián)是周作人先生為紀念在‘三.一八慘案中犧牲的劉和珍和楊德群兩人而作的對聯(lián),周作人對兩人的悲慘遭遇深感同情,對當時的黑暗現(xiàn)實進行了深刻揭露。對于兩人的遭遇,魯迅先生也拿起他那匕首般的筆,寫下了這篇《記念劉和珍君》?!备鶕β?lián),學生理解文章就方便了很多。
此外,新課導入還有審題導入、圖示導入、提示問題導入、提煉觀點導入、針對語病導入、點出人物導入、背景激情式 概括留白式等??傊诟咧姓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備課,有效設計導語,讓課堂導入更精彩點,及時有效抓住學生,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也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