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
摘要:目的 對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6例,使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3例,對觀察組患者使用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43例,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手術前后的眼壓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9.07%);手術前后眼壓的改善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患者的各項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青光眼;白內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ouble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tripl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5~2016 year in May received 86 cases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 patients,using the random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3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dual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triple therapy;43 cases of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95.35%)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79.07%);the operation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Double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is a better treatment for glaucoma and cataract,and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re obviously relieved.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Double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Glaucoma;Cataract
白內障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遺傳、中毒、免疫力低下以及機體代謝異常等,上述原因導致晶狀體出現(xiàn)代謝紊亂和蛋白質變性的情況,從而引發(fā)白內障疾病[1]。青光眼在眼科疾病中比較常見,患者的眼內壓明顯升高,如果患者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出現(xiàn)失明的幾率非常大[2]。青光眼在老年人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并且經(jīng)常伴有白內障,患者的視力明顯下降,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此臨床上需要不斷研究高效的治療方法,以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治愈率。此次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6例,對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詳細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6例,使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3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為(62.54±9.68)歲;對照組患者43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51~76歲,平均年齡為(63.53±10.07)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術開始前對兩組患者使用適量的抗生素藥水,避免患者瞳孔出現(xiàn)縮小或者擴大的情況,與此同時需要按照醫(yī)囑口服尼目克司(杭州澳醫(yī)保靈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35)以及乙酰唑胺片(江蘇晨牌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382)等西藥,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在術后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密切觀察,使用消炎藥物減少患者傷口發(fā)炎。
觀察組患者使用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對患者的球后和結膜下進行麻醉處理,麻醉成功后使用吊線對患者的結膜上外直肌進行固定,在角膜緣十二點位置設置一個結膜瓣,基底為角膜穹窿,做一個矩形的鞏膜瓣,基底為角膜緣,在角膜邊緣位置對鞏膜瓣進行分離操作,在十點位置對緣內內透明角膜進行切開處理,切開完成后根據(jù)實際情況注入適量的粘彈劑,連續(xù)進行環(huán)形囊撕除,在緣內兩點位置進行穿刺操作,對水核進行分離,使用超聲乳化術對晶狀體核進行擊碎,并且及擊碎后將其全部吸出,之后在前房和囊袋內注入適量的粘彈劑,將人工折疊晶體置入囊袋中,并且切除1×2 mm的小梁和3 mm的虹膜根部,對結膜瓣和鞏膜瓣進行縫合,在人工晶體和后囊膜之間注入適量的粘彈劑,保證其貼合緊密構成前房。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手術前后的眼壓進行對比分析。
1.3 療效評價 ①顯效:患者的視力在0.5以上;治療后的眼壓在9~20 mmHg;②有效:患者的視力在0.3~0.5范圍內,治療后的眼壓在20~31 mmHg;③無效:患者的視力在0.2以下,并且治療后的眼壓超過31 mmHg。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將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加以統(tǒng)計、整理、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是利用χ2加以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存在可比性。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顯效的例數(shù)為36例,有效例數(shù)為5例,無效例數(shù)為2例,總有效例數(shù)為4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對照組患者顯效例數(shù)為25例,有效例數(shù)為9例,無效例數(shù)為9例,總有效例數(shù)為3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9.07%,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P<0.05,呈現(xiàn)臨床不均衡性,見表1。
2.2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眼壓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前的眼壓為(36.24±3.82)mmHg,手術后的眼壓為(19.67±3.26)mmHg;對照組患者手術期前的眼壓為(35.69±3.95)mmHg,手術后的眼壓為(26.62±3.95)mmHg。觀察組患者眼壓改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是眼科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又稱為青白眼,相關調查顯示青光眼的發(fā)病率為1.12%~2.14%,并且因為青光眼導致失明占盲人總數(shù)的52%[3]。出現(xiàn)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眼內壓明顯上升,眼壓升高主要因為房水循環(huán)的動態(tài)平衡受到破壞,使房水不能正常的進行流通,眼內壓過高會使患者的視神經(jīng)盤出現(xiàn)凹陷以及視野出現(xiàn)缺損的現(xiàn)象,如果患者的眼內壓持續(xù)升高會對眼球等各個組織造成嚴重的傷害,患者失明的幾率大大增加[4]。
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是一種新式的手術方法,手術原理是在超聲波的作用下對晶狀體核進行粉碎,讓其呈乳糜狀態(tài),將其和皮質一同吸出,置入人工折疊晶狀體,手術完成后需要保留晶狀體的后囊膜[5]。此種方法手術的時間較短,患者創(chuàng)傷面積較小,對患者周圍組織損傷小,并且患者術后恢復的較快。此次研究選取我院86例患者對此種手術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臨床療效較好,患者恢復時間較短,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總之,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患者的各項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恢復較快,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翟清磊.雙切口超聲乳化三聯(lián)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6,6(2):68-69.
[2]胡馨,王永毅,趙博等.雙切口聯(lián)合手術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療效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2,32(4):382-383.
[3]崔鳳肖.基層醫(yī)院非超乳雙切口青白聯(lián)合術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12):1481-1483.
[4]吳娜,張蕊.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聯(lián)合手術后眼表淚膜變化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4,54(2):75-77.
[5]董瑋,馬莉珍.玻璃酸鈉、卡波姆、聚乙二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對比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30):4212-4214.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