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少巖
(1.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22 ;2.煙臺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煙臺 265500)
重型貨車駕駛室懸置參數的優(yōu)化與匹配分析
湯少巖1,2
(1.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22 ;2.煙臺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山東 煙臺 265500)
重型貨車行駛的路況較差,而且大功率發(fā)動機的振動較大,對駕駛員的乘坐舒適性造成很大影響。為了解決貨車駕駛室振動較大的問題,提高駕駛室懸置系統的減振性能,文章在仿真軟件Simulink中建立了貨車駕駛室懸置系統模型,分析路面不平度對貨車駕駛室造成的影響,并利用MATLAB優(yōu)化工具箱,對駕駛室懸置參數進行優(yōu)化匹配設計。優(yōu)化后,駕駛室內座椅處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13.74%,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了12.37%。從優(yōu)化的結果來看,重型貨車駕駛室的懸置系統的減振性能有所提高,乘坐舒適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貨車;駕駛室懸置;參數優(yōu)化;乘坐舒適性
CLC NO.: U461.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0-190-03
重型貨車是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之一,在國民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對重型貨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油經濟性以及其承載能力,乘坐舒適性較少得到車企以及市場的重視。而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駕駛人員對工作的環(huán)境也要求越來越高。舒適的駕駛環(huán)境,能夠保證駕駛員的生理和心理感覺處于良好的水平,有利于提高貨車的駕駛安全性以及運輸的效率。
影響貨車駕駛室乘坐舒適性的因素很多,例如駕駛室的平順性、車廂空調性能、駕駛座椅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即是平順性性能,而駕駛室的平順性主要取決于懸置系統的剛度和阻尼。本文則主要從優(yōu)化駕駛室懸置參數的角度去探討和研究改善乘坐舒適性的方法,然后通過MATLAB優(yōu)化工具箱重新優(yōu)化匹配了駕駛室懸置系統的參數,改善駕駛室的乘坐舒適性。
研究貨車駕駛室的平順性時,一般把系統簡化成集中質量—彈簧—阻尼的模型,如圖1所示。貨車駕駛室懸置系統是一個多自由度的復雜系統,簡化后的駕駛室模型既能較為準確的模擬質心加速度和速度的變化,又能很好的模擬駕駛室繞其質心軸的俯仰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變化,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結構較為簡潔,通過駕駛室模型的仿真模型所得的結論,具有準確性高、應用性強的特點。
建立駕駛室的簡化模型時,我們作以下假設:
(1)駕駛室為剛體,考慮駕駛室側傾、俯仰振動、垂直的影響,而不考慮其它的影響;
(2)駕駛室俯仰、側傾角不大的情況下,懸置質量質心的振動很??;
(3)不考慮汽車動力總成的影響因素。
圖1 全浮式駕駛室懸置系統模型
駕駛室四個支撐點處的垂向位移的關系為:則駕駛室車身座椅處的垂向運動方程為:
駕駛室質心處的俯仰運動方程為:
駕駛室側傾運動方程為:
根據方程1-7,在Simulink軟件中建立駕駛室的仿真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駕駛室懸置系統仿真模型
本文研究中所采用的某型貨車,主要使用的參數包括貨車駕駛室的質量以及駕駛室懸置系統的螺旋彈簧的剛度和減振器的阻尼比,其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某型貨車駕駛室主要性能參數
人體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和車身俯仰角速度是衡量汽車平順性的主要指標。此外,限位行程影響著懸置系統的動撓度,必須合理匹配,如果不匹配,駕駛室和車架就會相撞,影響乘坐舒適性,平順性較差。在考察平順性過程中,要統計計算振動模型三個參數,以利于評價和選擇懸掛系統的設計參數。
汽車振動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得到駕駛室懸置系統減振器的阻尼特性,以便能對懸置及減振器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得懸置系統達到最佳減振效果。從前面分析可知,對汽車平順性起決定性的因素是懸置剛度和阻尼。接來下我們將詳細探討最佳阻尼比和懸置剛度的組合,以使貨車駕駛室平順性達到最佳。
優(yōu)化的主要指標是人體垂直加速度、俯仰角速度和懸掛動撓度盡可能的小,因此取這三個量的均方根作為目標函數的目標值。對于貨車駕駛室,懸掛的靜撓度一般在140mm以內,因此,懸掛的剛度必須達到這個要求范圍。此外,為了減少駕駛室和車架相撞,必須保證懸掛動撓度的均方根值限定在要求的范圍內。所以,將懸掛的撓度值作為優(yōu)化程序的約束函數。取優(yōu)化的初始值為[1,0.35],變量分別是駕駛室的固有頻率和懸架的阻尼比,其范圍分別為[0,3]、[0.2,0.5]。
經過MATLAB優(yōu)化工具箱優(yōu)化,前懸置剛度取為127.4 N*mm-1,后懸置剛度41.8 N*mm-1,前懸置減振器阻尼比為0.22,后懸置減振器阻尼比為0.28,優(yōu)化前后駕駛室垂直加速度和俯仰角速度曲線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駕駛室垂直方向的加速度
圖4 駕駛室俯仰角速度的加速度
駕駛室座椅處人體垂直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優(yōu)化前是0.1879 m/s2,優(yōu)化后的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為0.1628 m/s2,減少了13.74%;優(yōu)化前駕駛室俯仰角加速度為0.2668 rad/s2,優(yōu)化后俯仰角加速度為0.2328 rad/s2,減少了12.37%。
從圖3和圖4也可以看到,優(yōu)化后的垂直方向的加速度曲線和俯仰角加速度曲線均明顯的低于優(yōu)化前,優(yōu)化后的駕駛室垂直角加速度值和俯仰角加速度值均取得可觀的改善,這也就是說,車身傳遞到駕駛室的振動經過懸置系統,能量得到一定的衰減,駕駛室的懸置系統起到了較好的減振效果。對比原懸置匹配參數,新駕駛室在優(yōu)化后的參數組合下,減振效果較好,駕駛室的平順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1] 周長城. 汽車平順性與懸架系統設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37-40.
[2] 劉進偉,吳志新,徐達.基于ADAMSCAR的某轎車懸架優(yōu)化設計[J]. 輕型汽車技術.2006,204(8):4-8.
[3] 汪隨風,劉競一,鄧日青. 基于ADAMS的雙橫臂獨立懸架的仿真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J].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學報,2007,21(2):14-15.
[4] 王有智,王仕達,殷承良. 載重汽車駕駛室懸置設計[J]. 汽車科技.1993.(5):6-10.
[5] 郭利. 重型卡車駕駛室舒適性的優(yōu)化設計[J]. 現代制造工程.2007. (4):130-133.
[6] 李鵬飛,馬力,何天明. 商用車駕駛室懸置隔振仿真研究 [J]. 汽車工程.2005,(6):740-743.
Optimizing of Matching Analysis of Suspension Parameters of Truck
Tang Shaoyan1,2
(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Zibo 255022; 2. Yant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llege, Shandong Yantai 265500 )
The road condition of heavy trucks is poor and the vibration of high-power engine is serious, which has caused a great impact on the driver's ride comfor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truck cabin vibration; improve the damping performance of cab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Simulink in the truck cab suspension system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oad roughness on truck cabin, and by using the MATLAB optimization toolbox, suspens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matching of cab design. After optimization, the driving sea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value dropped by 13.74%, pitching Angle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value dropped by 12.37%.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ult of optimization, the heavy truck cab suspension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ome improved ride comfort.
Truck; Cab suspens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Vehicle ride comfort
U461.4
A
1671-7988 (2017)10-190-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10.066
湯少巖,講師,就職于煙臺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汽車制造工程系,研究方向:汽車懸架及懸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