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高中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以Larsen Freeman的三維語法教學理論(意義、形式和用法)為依據(jù),進行情景體驗、探究歸納、學以致用三個環(huán)節(jié)語法教學的建議,并以實例講解這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三維語法教學理論 英語語法 定語從句 意義 形式 用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100-02
語法是指對語言進行研究后總結歸納出來的一系列語言規(guī)則,是語言學習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語言學習者的工具,只有運用這個工具才能保證語言輸出的準確性。然而作為英語教學重頭戲的語法教學在目前高中課堂卻沒有引起更多重視,為此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筆者試著以Larsen Freeman的三維語法教學理念(意義、形式和用法)為理論依據(jù),探究英語語法教學方法。
一、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xiàn)狀
我們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下許多教師往往采用簡單的演繹法(Deductive approach),即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解析語法規(guī)則,以羅列語法知識點為主,引導學生進行大容量的機械操練,甚至采用題海戰(zhàn)術,力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識記和掌握所學語法規(guī)則。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語法教學因缺乏真實語境的交際應用,使得整個課堂枯燥和乏味。這種帶有較強應試性質的語法操練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會,加之英漢這兩種語言在語法和形式的差異,無疑會帶給學生一定的陌生感,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語法繁、難、雜的印象,感覺到英語語法枯燥無味,不好學也學不會。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即使學生能夠熟練應對機械操練,會做題,也很難把語法知識應用于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中,或者在實際應用中錯誤百出,因而感到沮喪和茫然。
二、三維語法教學理論及語法教學三環(huán)節(jié)概述
語法學家 Larsen Freeman(1991)對傳統(tǒng)語法教學課堂中孤立地教授語言知識予以否定。他認為,語法不應該被視為一套靜止的規(guī)則,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知識,而且應把它視為一種與聽說讀寫并行的技能,一種有意義的、動態(tài)的系統(tǒng)。依據(jù)此理論,Larsen Freeman 指出,語法有三個維度,即形式、意義和用法,并進一步闡釋三維的具體含義:形式即指這個語言單位是如何構成的;意義即表示什么意思;用法即如何使用該語法?;蛟S是受此影響,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堂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重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從學生的興趣、認知水平和生活體驗出發(fā),實施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為了擺脫目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窘境,創(chuàng)建既活躍又高效的語法課堂,幫助學生自如地運用語法技能,筆者以 Larsen Freeman 的三維語法教學理論為依據(jù),嘗試依托聽說讀寫活動將語法教學活動分成情景體驗、歸納探究、學以致用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情景體驗活動主要是通過感知和體驗語法的形式和意義,為歸納語法做好準備。該環(huán)節(jié)可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生活情景以聽或讀的方式完成。針對簡單的語法現(xiàn)象,可通過聽感知和體驗;而復雜的語法現(xiàn)象,則通過閱讀來體驗。規(guī)則的探究通常在聽讀完成之后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說來實行,接下來教師則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系列的聽說讀寫活動來落實學以致用的環(huán)節(jié)。
三、三維語法教學理論指導下的語法教學實踐
筆者以上過的一節(jié)語法公開課作為例子,談談三維語法教學理論的具體運用。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新課標人教版英語教材(NSEFC)必修 1 unit 4 Earthquake 的語法項目——定語從句(1)that/which/whose/who引導的定語從句。
定語從句是英語語法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的考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法。本節(jié)課所要講授的由 that/which/whose/who 引導的定語從句是高一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的定主從句。盡管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對定語從句有了初步了解,但對定語從句各個語法部分分析以及對其應用還是非常模糊。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并在真實語言情境中運用that/which/whose/who 引導的定語從句。在該課中,筆者利用情景體驗、規(guī)則探究、學以致用這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開展以下教學活動。
(一)情景體驗——凸顯語法意義
〖活動1〗聽寫結合,感知目標語法
筆者精心挑選了一首包含較多定語從句的歌曲 thats why you go away 引出本課主題。一邊播放給學生聽,一邊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填空題(填寫劃線部分所缺的單詞使歌詞完整),所填的內(nèi)容皆為本節(jié)課的目標語法—— 定語從句。練習如下:
Youre the one set it up now youre the one to make it stop,(who)
Im the one feeling lost right now.(whose)
Now you want me to forget every little thing .(you said)
But there is left in my head,(something)
I wont forget youre kissing.(the way)
The feelings so strong were lasting for so long.
But Im not your heart is missing.(the man)
Thats why you go away I know.
利用含有目標語法的歌曲導入新課,動聽的旋律和優(yōu)美的歌詞不但能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語法課堂的沉悶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而且讓學生在音樂中初步感知定語從句的真實語用意義。
(二)探究歸納——總結語法形式
Larsen—Freeman 否定了孤立地講解語法形式的教學方法,強調(diào)在有意義的情景中,讓學習者利用合作探究的手段去發(fā)現(xiàn)目標語法的形式,并通過形式和意義的匹配,最終感知目標語法的結構。因此筆者設計了以下任務。
〖活動2〗解讀文本資源,深度思考
筆者給學生設置以下任務:讓學生回歸閱讀第 29 頁課文,找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定語從句。如: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seriously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Another big earth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同時自主閱讀課本(Students Book)第 90 頁的教材附錄,定語從句所提供的語法知識介紹。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后,分組討論定語從句引導詞的使用。這個任務充分利用了教材內(nèi)容,使得學生通過閱讀文本,體驗語境中定語從句的使用,幫助他們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鞏固和強化了對語法規(guī)則的理解。小組的討論和合作探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后教師呈現(xiàn)以下語法規(guī)則(表 1)。
(三)學以致用——實現(xiàn)三維統(tǒng)一
〖活動3〗口頭操練,活用語法規(guī)則
在學生理解了定語從句這一語法的兩個維度——形式和意義之后,筆者給學生展示幾個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要求學生猜測句子所描述的人名或地名。
He is a popular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who played on one of the NBA teams,who is he?
It is a city which/that is well-known for YUNTIAN palace,what is the city?
It is the favorite food for people in Yulin that/which is made of beef.What is the food?
This is one of my teachers whose surname is Liu,who is the teacher?
成功地把學生的好奇心抓起來,把他們的興奮點點燃起來,使學生對語法學習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轉變。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引導學生關注和體會了不同的引導詞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使用后,筆者趁熱打鐵,組織學生輪流進行句子接龍游戲,讓他們對定語從句中不同的關系代詞 who/which/that/which 進行口頭訓練,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nèi)容并加以適當拓展。在接龍游戲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以下情景:
(1)The apple…is mine.
(2)The boy…is Tom.
(3)The baby…is Jack.
有學生輸出如下:
S1:The apple which is red is mine.
S2:The boy who is handsome is Tom.
S3:The baby whose trousers are red is Jack.
S4:The apple that is green is mine.
〖活動4〗以寫促學,內(nèi)化運用
學以致用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筆者先讓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用情景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幫助學生內(nèi)化和運用所學語法知識。為此,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他們最熟悉的地方—— 校園圖片,指導學生運用定語從句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以下是圖片中的定語從句:
Our school is a beautiful one which/that lies in the west of Yulin city.
This is the new teaching building which /that was built 2 years ago.
The man is the picture is our headmaster whose name is…
The food in our dinning room which is very delicious is popular with our students.
This is our headteacher who is very strict with us.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主張把教育和整個生活,整個社會聯(lián)系起來,并通過各種實踐,做到“教學合一”。教育只有向生活和世界回歸才有意義,才能體現(xiàn)教育的真諦。教師只有把語言的操練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繼而達到有話可寫。該活動完畢后,筆者在白板上呈現(xiàn)了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運用定語從句按照以下提示完成一篇題為“my school”的短文(可適當添加內(nèi)容令其完整)。
提示:
(1)我所就讀的學校名為玉林實驗中學。
(2)我愛我的學校,它是一所美麗的學校。
(3)這里有許多好老師,特別是我的英語老師——Mrs Liu,她是一位……的人。
(4)我還交到了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好朋友。
本節(jié)課中,筆者通過整合教材內(nèi)容和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各種資源,創(chuàng)設多個真實的生活情境和學習任務,通過聽說讀寫各項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情景和操練中體驗、感知和掌握定語從句這一語法的形式、意義和用法,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和應用知識的快樂。
語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學成效不是看學生課后能否把語法規(guī)則背得滾瓜爛熟。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把語法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學生通過聽和讀接受語法意義和形式的輸入,感知目標語法在語篇情景中的用法。通過說和寫固化目標語法,實現(xiàn)語法的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進而領會語法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東紅.情景體驗 規(guī)則探究 學用結合[J].中小學外語教育(中學篇),2012(4)
[2]葛春生.三維語法教學理念在新課程中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育(中學篇)2013(5)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