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
思維的個性發(fā)展,是最深刻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思維個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維是需要訓練的,增強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作文訓練的核心。在作文訓練設計中,教師應把如何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放在設計的首位。這種設計,應充分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尤其要注重啟發(fā)思路,傳授方法,以此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鍵在于打破觀念枷鎖。解放學生的思維主要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想象力和聯想力的培養(yǎng)
秦牧曾說:“聯想的構成,在某一點上如同電路,有了電路,電才能通過,知識貧乏,線路就不能很暢通了?!甭撓牒芟翊摰臒?,電通燈亮,一亮一串,形成一條鏈。想象力、聯想力,是衡量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高低的標尺,也是檢測個性發(fā)展程度的標尺。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又是發(fā)展個性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想象力、聯想力的訓練又是作文訓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寫文章常感到“無話可說”,其實并不是記憶倉庫中沒有材料,而是因為聯想的“線路”沒有接通。常??梢月牭健案∠肼擊妗币辉~,“浮想”就是“聯想”,“聯翩”就是一個接一個地“聯想”,由所寫的人、事、物聯想到許多與之有關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做到訓練經?;?、具體化。經?;?,指平時的作文,大都可用來培養(yǎng)想象力、聯想力。具體化,指通過啟發(fā)思路、傳授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聯想。用這樣的訓練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二)加強思維深刻性的訓練
深刻思維是指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思維方式。沒有深刻的思維,文章就不會有思想的高度。針對學生作文停留在單純的記事、作文沒有深度的現象,我故意出一些似乎自古已有定論的問題,讓他們討論,提升他們的思想深度。?比如,我在講《愚公移山》一課時,除了讓學生認識到愚公堅定不拔的意志,還引入了國際大專辯論會中“愚公是該移山,還是該搬家”這個辯題,讓學生在討論中發(fā)現精神與方法之間的關系,使其明白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打破學生的思維壁壘,使其發(fā)散思維,談自己對“愚公移山,眾人幫忙”一事的看法。有的同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理想和追求,愚公他有移山的壯志,但也不能因此剝奪其后代選擇的權利,也許他們認為搬家合適,也許他們會選擇其他不同的行業(yè),總之自己的命運該由自己決定。對于此同學與眾不同的回答,我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首先他能不人云亦云,表達自己的觀點;其次,他的回答說明他有了“自我”、有了“個性”、有了“獨立”的意識,這種意識不僅對其性格成熟有利,反映在作文中,也使他初步具備了個性化的觀點。而我對此回答的肯定實際上是為挖掘學生們內心深處隱藏的求異思維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于是,大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他們的答案使我更堅信,他們不是缺乏求異思維,而是缺乏將其激發(fā)出來的機會。而作文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學生能充分發(fā)揮他的求異思維。除讀書之外,辯論也是一個提高思維能力的好辦法。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可能十分全面,交流思想便顯得尤為重要。在交流辯論中,大家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經過大家的辯駁、補充、使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現成的、定論的課文分析大膽質疑,勇于翻新,使其在一點一滴的積累當中,潛移默化的形成求異思維的習慣,提升他們的思想深度。
(三)加強靈感思維的訓練
靈感是人類創(chuàng)造活動中出現的一種高級精神現象,是人的一種普遍而新穎的心理機能呈現出來的最佳思維狀態(tài)。許多名篇就是作家妙手偶得的結果。靈感思維的本質特征在于它具有突破性的創(chuàng)造功能。我要求學生每人要有一個練筆本,隨身攜帶,靈感的火花一旦閃現,及時捕捉,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