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俊
2015年8月,根據宜昌市委、市政府統(tǒng)一部署,組織安排我擔任市直駐湖北省枝江市劉家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已過去19個月。駐村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各幫扶單位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村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奮斗和不懈努力,劉家沖村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快發(fā)展,富民產業(yè)有了良好起步,公共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觀。
立足“指導、協(xié)調、服務、督辦”職能,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我就與隊員們走田埂、穿樹林、爬坎坡、越山崗,開展入戶走訪、調查核實貧困戶情況;頂著驕陽、冒著酷暑、淋著大雨、迎著寒風、趟過齊膝深的積水,查看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調解村民糾紛,開展走訪慰問。許多次,同事們、朋友們笑話我被曬黑了,但我的心更敞亮了,更強大了。
記得2016年元旦,工作隊一同走訪了幾個貧困戶,送去新年祝福和慰問物資。2016年春節(jié),工作隊員一直堅持到最后才返回宜昌。雖說有點苦有點累,但這才是真正體現一名黨員黨性的地方,也是鍛煉提高自己的最好熔爐。
一年多來,我們先后走訪近300戶村民,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駐村的500多個日日夜夜,我和隊員們一道思考脫貧攻堅工作,工作筆記寫滿了厚厚幾本,里面記錄了村民的喜憂哀樂。貧困戶的苦惱,始終是我們心頭的牽掛。群眾的愿望,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村民的贊譽,則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
緊扣2016年率先出列這一目標,我們“跳起來摘桃子”,圍繞轉變舊思路、打通出行路、找準致富路、鋪設信息路“四路”脫貧路徑,圍繞幫扶誰、誰來幫、怎么幫、幫得怎么樣“四幫”關鍵,圍繞基礎設施到戶到人、產業(yè)發(fā)展到戶到人、保障兜底到戶到人、公共服務到戶到人“四個到戶到人”舉措,精準制定幫扶計劃,尋求治貧良方,協(xié)調各方面力量,扎實推進,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切實幫助貧困對象斬斷“窮根”。
一年多來,10多個扶貧項目先后落地,涉及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yè)培育發(fā)展、土地整治、公共服務提升及社會事業(yè)等,劉家沖村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
一年多來,1300多萬元資金陸續(xù)到村,18.6公里通組公路硬化任務圓滿完成,3300畝土地整治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11.46平方公里范圍內農網改造順利推進,新增13臺950KVA變壓器,三組提水站和2公里尾水渠建設全面竣工,全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一年多來,先后成立柑桔及牲豬、淡水魚、土雞、土黑豬等5個養(yǎng)殖合作社和1個家庭農場,吸納30多戶貧困戶;聘請了一批技術顧問,定期開展技術培訓與交流;村企對接深入推進,協(xié)調土黑豬養(yǎng)殖合作社,為貧困戶提供母豬、豬仔代為喂養(yǎng),讓貧困戶“旱澇保收”,合作社流轉貧困戶閑置土地,解決“種田無人、致富無門”難題;小額扶貧信貸落地生根,7個貧困戶申領了17.5萬元貼息貸款,積極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全村主導產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壯大。
一年多來,我和隊員們一道,為劉家沖村發(fā)展傾注了真情,為貧困戶早日脫貧付出了心血,做出了努力。同時,我也體驗到了付出就有回報的喜悅。許多村民有話愿意跟我說,有問題愿意向我反映,有困難能夠想到我。我想,這既是對我的信任,也是幫助我錘煉作風的好機會。
一年多來,添置了文化器材、體育健身器材,舉辦了首屆農民運動會、慶“三八”活動等一系列活動,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
一年多來,占地共2000多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村民文化廣場拔地而起;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有效開展,徹底消滅飲用堰塘水現象,貧困戶100%喝上自來水,全村安全飲水率100%;推進光纖入村工程,204個農戶開通光纖,全體村民共同享受了改革發(fā)展的成果。
一年多來,100多名黨員干部結對貧困對象,定期入戶走訪,噓寒問暖,送溫暖,解難題,辦實事,先后送去資金、物資價值6萬多元,貧困群眾感受到了社會各方的深情厚誼。
一年多來,所有貧困戶享受醫(yī)療、養(yǎng)老、低?;驓埣踩搜a助等政策,55戶貧困戶155名貧困對象全部實現“一有兩不愁四保障”,真正沐浴了黨的溫暖。
……
一年多來,我和隊員們、村“兩委”班子精誠團結,并肩作戰(zhàn),合力攻堅克難。在劉家沖村這片廣闊大地,在精準扶貧這個重要戰(zhàn)場,我們用情、用心、用力,一起思考過、苦惱過、探索過、實踐過,也共同體會了奮斗的艱辛,收獲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有所作為的幸福。我們不負組織和單位所有黨員干部的重托,不負全村黨員、干部、群眾付出的艱辛努力,不負廣大村民對我們的信任,劉家沖村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通過鎮(zhèn)、縣、市三級驗收,即將圓滿完成村出列、戶銷號任務。這,是我們駐村的最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