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章
五代的時候,有一位叫厲歸真的大畫家,以畫虎聞名天下。
厲歸真自幼酷愛繪畫,善于畫牛和虎,也兼畫些禽鳥花卉。他曾經(jīng)云游到洪州的信果觀,看見三官殿里的神靈塑像還是唐玄宗時期用麻脫泥胎塑成的,塑得精妙絕倫,但是卻被棲宿在屋梁上的鴿、雀的糞便污穢得不像樣子。于是,厲歸真便執(zhí)筆在殿內墻壁上畫一只鷂鷹,筆力奇絕。從這以后,鴿雀等再也不敢在梁上棲息了。這幅鷂鷹現(xiàn)在還在。厲歸真尤其擅長畫折竹、野鵲,后來有人承繼了他的這種畫法。
厲歸真自小生長在農(nóng)村,經(jīng)常接觸許多牛,他對牛的形態(tài)習性有很深的了解,所以把牛畫得非常生動逼真,備受人們稱贊??膳V皇青l(xiāng)村山野的常見之物,權貴名門都不太愿意把牛的畫掛在自己的廳堂,并把牛視為不雅的象征,人們認為在廳堂里只有掛上一幅“老虎圖”才能顯得府第威嚴大方。所以,厲歸真畫的牛很少有人問津,除了能讓他在下等酒肆換杯酒暖暖身外,便再無出路。
為了適應一些上層權貴雅士的需要,厲歸真只好開始學畫老虎??墒情_始時,他畫的老虎總不大像老虎,沒有“虎威虎氣”,畫來畫去反而有些像牛。畢竟他長期以來畫牛畫慣了,人們稱他畫的老虎為“死老虎”,為此他十分苦惱。
受了這樣大的打擊,反而激發(fā)了厲歸真下狠心,一定要把“死老虎”畫成“活老虎”。此后,每天一大早,他就備足干糧和筆墨紙硯,深入猛虎經(jīng)常出沒的荒山野嶺,但一連跑了好多天,他連老虎的影子也沒有見到。后來,山民告訴他,老虎習慣白天伏在密林中休息,只有晚上才出來捕食。于是,他便找了一棵較大的樹,在上面搭了一個隱蔽的棚子,在棚子里住了下來,等待每天太陽落山后,觀察老虎出沒的情形。
厲歸真仔細地觀察老虎的各種動態(tài)和神貌,坐的、伏的、蹲的、撲食小動物的,他還特別觀察老虎發(fā)威時的威猛雄姿,然后把觀察到的形象畫成白描記錄下來。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他積累了大批老虎的畫稿,同時為畫好老虎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為了更進一步畫好老虎的運動姿態(tài),他還專門向獵戶買了一張虎皮,在畫虎前將虎皮披在自己身上,模仿老虎的種種動作,在家里跳跳撲撲,仔細琢磨老虎的神態(tài)特征,以便增強對老虎的想象力,做到畫虎時心中有數(shù)。經(jīng)過一段艱苦的深入體驗后,厲歸真畫虎的技藝大有長進,畫出來的老虎無一不栩栩如生,有猛虎下山,有餓虎撲羊,有仰天長嘯……
昔日認為厲歸真畫的是“死老虎”的人們,早已對他刮目相看,大家都爭著買他的老虎圖。
[思維互聯(lián)網(wǎng)]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厲歸真為了把“死老虎”畫活,不懼艱難和危險,深入猛虎出沒的叢林,以獲取老虎的第一手材料,從而把老虎畫得超群出眾。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的文藝創(chuàng)作仍然大有裨益。(濤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