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吃
我第一次生出離別的痛感是在高中畢業(yè)時,那時候我和暗戀的男孩告別,假裝一切如常,直到他的背影徹底消失的那一瞬間,痛的感覺才一點點包裹了我,就像猝不及防的海水漫進(jìn)了我的脾胃,那種痛甚至不是精神上的,而由意識延伸到了生理,讓我真切地感到一種五臟六腑的翻攪。
那次別離,樸素,清淡,像夢一樣。但我一直記得那種慢慢蔓延開來的感覺,窒息般地難受,帶著點“永失吾愛”的絕望。
后來看《斷背山》,居然看到了類似的場景,當(dāng)伊尼斯和杰克從斷背山上下來要各奔東西的時候,他們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再見”,直到杰克駕車遠(yuǎn)去之后,伊尼斯突然胸悶起來,扶墻蹲下開始抑制不住地干嘔。
畢竟,如果我們愛一個人,又怎么會想要和他分開。
感到痛的時候,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可能再也好不起來了”,你帶我看過的那些山和海,你領(lǐng)我走過的那些路和橋,還和以前一樣靜靜地佇立在那里,可我再也無法直視它們,因為那全是你的印記。
我們這樣想,真是小看了生活。
春節(jié)和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聊天,我八卦地問他和女朋友什么時候結(jié)婚,沒記錯的話他們已經(jīng)交往了五年,也一直頗順利。不想他笑了笑說:“分手啦?!蔽耶?dāng)下很吃驚,小心翼翼地問起他的心情,他還是淡然地笑:“哭了好幾天,哭到我自己都覺得扭捏和羞恥,可當(dāng)時我真的覺得我的生活不會再好了,我再也不可能像愛她一樣再愛另外一個人。也不過半年而已,你看我現(xiàn)在,也能笑著說這些事,人生總要move on??!”
這話聽起來真熟悉,斯嘉麗面對破敗的家園和離開的愛人,也喃喃地說過“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面對一天天周而復(fù)始的重啟,人們無法對過往的傷痛過分留戀,只好繼續(xù)進(jìn)行,或者,被時間推著步步向前。漸漸地,你會真的好起來,那些受傷的地方會結(jié)痂、脫落,隱蔽在身體的這個部位那個部位。傷痕累累的人生,就在這樣的新陳代謝中蛻變出了新的皮膚。
比生離更高一層的,自然是死別。死別和生離不同,有痛感卻也有堅定,而且更多的是堅定,大概是因為穿越了生死,我們終于敢說那個人是不是我們的“一生所愛”。陳希米在紀(jì)念陳鐵生的文章里說:除你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無愛慕。這樣的光亮,這樣的決然,是傾盡一生的愛戀,是痛感極致于無的豁達(dá),大概也是另一種超然向前。
終于,離別達(dá)成了它自己的終極意義,那就是:它讓我確定我愛你。
有時候,我會想,人生里的那些離別也許就像一場場不動聲色的雪,雪花一片一片地落下,重量微乎其微,但你很快被它細(xì)密地覆蓋,直到被它掩埋,無法動彈。但好在,冬天并不綿長,在徹骨的寒冷后,春天的暖陽會把它們一點點融化,然后,所有痛感會隨著融化的雪水融進(jìn)蘇醒的土地,我們在這種交替中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