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間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編袁行霈 王仲偉 陳進玉 主編
中華書局出版社
2016年10月版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內涵雋永,意存高遠,流傳廣泛,歷久彌新,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符號之一。在浩如煙海的歷代名家名作中,究竟該如何選讀,哪些作品對今天的人們更有意義,是我們面對中華經典文庫時的首要問題。
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集聚館員名家,歷經反復研討,編纂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旨在傳承中華民族的歷代文化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展現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意義,并為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助力。相較于其他同類書籍,這部書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本書體現了繼承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拿到本書,首先聯想到《古文觀止》(1695)和《經史百家雜鈔》(1860),本書在難易程度上與此二者基本相當,但內容上有明顯區(qū)別?!豆盼挠^止》是為學童所編,帶有啟蒙性質,選文截止到明代;《經史百家雜鈔》成書于清咸豐年間,選文多為宋代以前,清人文章只有兩篇。而自清以降,中國和世界都發(fā)生了巨變,時代呼喚一部新的文選。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收錄101篇經典,上溯先秦,下迄近代,歷時數千年,兼顧百家言。一方面,收錄了那些歷來受到重視的文章,如《老子》《論語》《尚書》等。另一方面,入選了以往選本常被忽略的作品,如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序》、許慎的《說文解字敘》、班固的《張騫傳》、顧炎武的《日知錄》之《廉恥》篇、阮元的《疇人傳序》等。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今天,此文值得重視?!懂犎藗鳌窞橹袊臀餮蟮?80位天文歷算家立傳,其序文是中國科技史的重要作品。此外,本書還特地選取了一些面向世界、倡導改革的文章,如徐光啟的《幾何原本序》,《明史·鄭和傳》,魏源的《海國圖志敘》,嚴復的《原強》等?!逗鴪D志敘》提出“師夷長技”,倡言以實事衡量實功,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第二,本書兼顧了學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本書所選文章既有詩歌、辭賦、史傳、語錄、尺牘,又有歷代論說、奏議、碑志、雜記、序跋等各種文體;內容不僅涉及哲學、社會科學,還涉及科學技術、中外關系、軍事思想等多個領域,尤其注重那些關乎修身立德、治國理政、伸張大義、嫉惡刺邪、親情倫理的傳世佳作。例如,顧炎武的《廉恥》篇中說“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十分精辟。又如,嚴復的《原強》重視民力、民智、民德對國家強盛所起的作用,在引用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的話以后談道:“是故茍民力已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雖有富強之政,莫之能行?!边@是對民本思想的發(fā)展。
第三,本書關注當代讀者的閱讀體驗。本書既是歷代名著名篇的精粹選本,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一個較小體量的縮影。編者十分慎重地確定各篇底本,保持對經典的尊重,每篇選文均在末尾注明出處,便于讀者查閱原著,深度閱讀。本書對每篇選文均設置了三個欄目加以詮釋,包括“題解”“注釋”“解析”。“題解”力求言簡意賅,言之有據;“注釋”務求準確曉暢,避免繁縟;“解析”追求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的根,經典是這碩大根系中生命力最強的部分。在快餐文化盛行、碎片化閱讀當道的局面下,尤其需要潛心閱讀經典原著,全面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吨腥A傳統文化經典百篇》注重思想性、學術性、現實性和可讀性的統一,為大眾擷英咀華,提供了陶冶性情、提升素養(yǎng)的精神食糧,對我們深刻領會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并使之成為我們自覺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大有裨益。
本期薦書: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 張 璇
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代表作品有《中國文學史》(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等。《中國文學史》曾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特等獎、第五屆國家圖書獎等。王仲偉,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陳進玉,曾任國務院參事室主任、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