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秋
通過把幾年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總結的一些經(jīng)驗和從他人那里借鑒來的一些閱讀教學方法進行融合,總結出了“三點三路”的教學法。
一、理解“三點三路”是應用“三點三路”教學法的基礎
弄清“三點三路”的意思,是運用這種教學法的前提。何謂“三點三路”,三點就是重點、難點、特點;三路就是作者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
“重點”指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著重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關鍵部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識;另一方面指通過參重點內(nèi)容的教學來進行智力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半y點”指問題不容易理解,掌握有困難,解決難度較大的地方。作者思路,指作者的構思,思考的線索,文章材料的安排順序。教師教路,指教學的基本思路或平時所說的教學結構(教學步驟或教學過程)。學生學路,指學生的學習步驟、過程、方法,也指某項知識的方法規(guī)律。
“三點”是鉆研教材的基本點,“三路”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路線。三點之中,重點:特點是相對固定的,難點是相對變化的、因人而異的。三路之中,作者思路是客觀依據(jù),教師教路是主觀設想,學生學路是主客觀統(tǒng)一的歸宿。三路巧妙貫穿,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到學路中,就可以實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叭c三路”教學法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最基礎、最簡明、最切實妥當?shù)哪J街弧?/p>
現(xiàn)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6課《小攝影師》為例作簡要說明。這一課重點是: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jīng)過。課文的第7自然段寫到在男孩給高爾基拍照之前,高爾基聽從他的“吩咐”,而且還得了“很久很久”,開始照相時,“高爾基側過臉,對著他微笑”,所有這些細節(jié)都反映出高爾基積極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別是“很久很久”,表明在這樣長的時間里高爾基沒有厭煩,反映了他對孩子懷有極大的耐心。難點是: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例如:課文中寫到當小男孩準備給高爾基照相時,發(fā)現(xiàn)膠卷忘帶了,哭著說:“我把膠卷忘在家里了?!碑斝∧泻⑴芑丶視r,高爾基走到窗口,大聲喊到:“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边@簡單的對話反映出他主動幫助男孩的一片愛心。而通過其中的“大聲喊道”和“孩子,回來!”表現(xiàn)出高爾基想幫助孩子,又擔心聽不見的急切心情。再例如:課文的最后高爾基和秘書的對話,當秘書告知門外來了一家雜志社的記者時,高爾基立刻詢問是不是那個男孩,當了解并不是那個男孩時,高爾基說:“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弊プ 昂苊Α焙汀耙欢ā眱蓚€關鍵詞,就能從細節(jié)上看出高爾基心中對這個少先隊員非常重視。進而從側面反映了高爾基關懷下一代,愛護下一代,愛護下一代的崇高品質。因此 ,不難看出本文是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還中文中引用了對話的不同方式,讓學生通過對話讀出、悟出人物情感。所以在體會作者思路展開教師教路和學生學路方面也應抓住人物對話和一些動作,細節(jié)的刻畫感悟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二、掌握“三點三路”教學模式是應用“三點三路”教學法的關鍵
任何一種教學法都有比較固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特點,是應用這種教學法的關鍵?!叭c三路”教學模式或教學結構是:辨點探路—解疑上路—深思識路—隅反拓路。
1.“辨點探路”的“點”是指教材的重點、難點、特點;“路”是指作者的思路,也指教者的教學思路和學生初讀課文的常規(guī)方法。就教師而言,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要提示學習方法,要指點學生自學;就學生而言,要根據(jù)學習目標和教師提示的學法自學課文,掌握字詞,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對不懂的問題提出質疑,并嘗試辨點探路。
2.“解疑上路”的“疑”是指學生提出的在初讀課文時不易解決的疑難問題,以及教師設置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本問題;“路”側重指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的過程,回顧小結的學習方法。就教師而言要提出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的問題,要組織學生讀議分析、評價、小結;就學生而言,要認真閱讀課文,認真思考問題,認真討論,積極答問,以達到理解和掌握課文有關字詞句段,進而理解和掌握內(nèi)容的目的。
3.“深思識路”的“深思”指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深思中心思想,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深思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特色;深思精彩片斷,品嘗精妙之處。“路”側重指理解和掌握某項知識的方法規(guī)律。就教師而言,要圍繞文章中心和特點提出問題,在學生答問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就學生而言,要回讀課文,要分析綜合,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方法,以及運用這種寫作方法的規(guī)律。
4.“隅反拓路”的“隅”就是類比,舉一反三;“拓路”就是把深思識路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把課內(nèi)外結合起來,既有鞏固強化的作用,又可以遷移拓寬知識面。就教師而言,要設計有關的訓練,并檢查評析,同時要適當布置有關的課外活動,把知識遷移到課外。就學生而言,要運用學到的知識,獨立完成作業(yè)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并形成技能,同進要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在實踐中發(fā)展。
三、注重幾個有關的問題,靈活應用“三點三路”教學法
閱讀教學應用“三點三路”教學法除了要理解“三點三路”的意見和掌握教學模式內(nèi)容和特點之外,有幾個問題需要恰當處理。
1.要注意年級的特點。就年級來講,低年級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比較少,理解能力也比較低,不必直接辨點探路,可以教師點明為主,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師可半扶半放,引導辨點探路,寫作特點要講得適當。高年級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豐富,理解能力比較強,可能直接嘗試辨點探路,“三點三路”的知識可以多講一點。
2.要注意教學業(yè)課時與教學一篇課文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一課時授完一篇課文是極少的,“三點三路”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按教材和課時實際安排好,多數(shù)要從教學一篇課文的整體來考慮,不強求每一節(jié)課都要完整地體現(xiàn)四個環(huán)節(jié)。
3.注意處理好同其他教學法的關系。教學法之間各有側重,又相互聯(lián)系。我們在運用“三點三路”教學法的同時,要恰當?shù)赜煤闷渌虒W的精華。
總之,應用“三點三路”教學法教學閱讀課,要從本教學法的基本特征來考慮,教者要認真弄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特點和作者思路,以此來設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