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
摘 要:完型填空是歷年來中考題型,是在篇章中考查考生掌握基礎知識和篇章分析能力的題型。體裁常為記敘文,夾敘夾議文,說明文或議論文。選材題型時代性、思想性以及知識性,綜合性較強。因此,學生在備考及平常的學習中,除了具備必要的詞匯和語法外,還應該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不能一味以語法為中心,更應在語篇中領悟語言,在真實語境中使用語言;同時還要注意各種文體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多注意上下文的聯系,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加強分析推理能力。
關鍵詞:略讀全文 瞻前顧后 復讀全文
下面就解題做發(fā)表幾點淺顯的見解:在做這類題的時候,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記三個步驟,反復訓練,使自己在短時間內有一個比較好的成績。第一步就是略讀全文,掌握大意 ,第二步就是瞻前顧后,全文貫通,。第三步復讀全文,仔細檢查,就是復查核對,決定取舍。
一、略讀全文,掌握大意
完形填空題不同于單項選擇填空題。單項填空題所給的是一個或兩個句子,根據本句或前后句就可以判定所選的答案。而完形填空題所給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選的答案處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題前,必須先瀏覽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這是絕不可省的一步。每篇短文總有一定的主題思想,段落之間必然承上啟下,前呼后應,句與句之間 也一定緊密相連,形成一個整體。因此通讀全文是要一氣呵成,不要中斷思路,只要能了解短文的大意就可。某些細節(jié)不理解可以跳過。如果不影響答題,可以置之不理。切不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個別字句推敲上。如果與答題有關,可到第二步填空時再琢磨解決。另外,在閱讀時要特別注意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因為它們能提供主要的信息,幫助了解全文所描述的事件或文章的中心議題。
完形填空實際上是一種障礙性閱讀理解題。因此,在解題之前,先要把文章通讀一遍,弄清文章的體裁,文章體裁通常分為四種:論述文、記敘文、說明文和應用文。中考選文以敘事性文章為主,如:幽默故事、科普知識、童話、簡短新聞、名人軼事、社會熱點問題等。讀這類文章,要大體上了解故事所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前因后果,對文章有個全面的了解,弄清其中心思想和大意。然后對留空的句子進行分析,看他在該句所處的位置和作用,再從所給的選項中找出要填寫什么詞。
二、瞻前顧后,全文貫通
生活中,有事做事不可瞻前顧后,但是在解答短文填空時,則一定要做到瞻前顧后。
短文中每個空白處的正確答案和氣上下文在意思上和結構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必然聯系。一般說來,所選答案只有和上下文和結構上都吻合的時候,才是正確答案。因此,必須注意上下的參照,連貫思考。如果答案一時確定不下來,切記不要耽誤太久,可暫放一邊,待其他答案選好之后,再回過頭來仔細推敲。
試題所提供的短文可以說是一個整體,空白處所需要選的答案只是整體中的一部分。有時候,所選答案從局部看是可行的,但從整體看,不見的是最佳的答案。這時就要局部服從整體,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fā),重新選擇答案。對于那些拿不定主意或未能選答的空白,不要僅局限在與上下文的對照上,要把視野擴大到全文。有時一旦和整篇短文聯系起來,就可豁然開朗,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
三、復讀全文,仔細檢查,決定取舍
填完空白后,重讀全文,要仔細考查核對這也是解題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此時考生對文章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了解,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更進了一步,也就摸清了文章內在發(fā)展的邏輯關系。而如果在此時再讀一遍文章,就有可能會發(fā)現一些其他原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也就能夠根據對語篇的理解及內在的聯系,反復推敲,比較異同,從而選擇一個更符合文章意義的答案。為了使這一遍閱讀更暢通,建議考生第二步就把選擇的詞填在空格中。其方法是:1.縱觀加聯想。再次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讀的過程中,通過聯想,猜測空格詞的意思,以期達到掌握大意的目的。2.先易且定奪。對照選項再讀全文,驗證、修正原來的猜測,將有把握的答案確定下來。這時往往絕大多數小題都已解出。3.攻克難題再復讀。重點檢查尚未解出的小題前后句,解答那些拿不準的少數題。4.反思并修正。重讀全文,看看有無邏輯上的問題,及時修正。
除了這些而外,學生還應該注意:
a.所填詞的詞性。b. 如果需要填的是名詞,就要考慮名詞的單復數和所有格形式。c. 如果需要填的是形容詞或副詞,就應考慮是用原級或是比較級,還是最高級。d. 如果需要填的是動詞,則要考慮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人稱變化,語氣以及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和動詞-ing形式)的一般式,被動式和完成式等。e. 如果需要填空的是介詞,則要注意固定搭配的用法。f.如果需要填的是冠詞,則要注意是用不定冠詞還是用定冠詞。g.另外要注意一些固定句型。
總之,在平常的學習中,要多多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加強答題技能的訓練。在平時的學習和考試中,有意識的對同一篇完形填空反復練上幾遍,通過不斷的練習,既有助于掌握所學基礎知識,也能夠提高完形填空的應試能力。持之以恒,學生的思維就一定能夠受到啟發(fā),解題技能必然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