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急診急救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取我院急診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的64例急性左心衰住院患者,并按隨機原則分為兩組(32例/組),Ⅰ組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Ⅱ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評估兩組的臨床急救效果。 結(jié)果 與Ⅰ組相比,Ⅱ組的急救成功率顯著提高,心率、呼吸頻率及血氧飽和度、氧分壓等各項指標顯著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 結(jié)論 對急性左心衰患者盡早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有效提高急救效果,促進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恢復,值得推薦。
[關鍵詞] 急性左心衰竭;無創(chuàng)呼吸機;血氧飽和度;急診急救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3-009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n emergency first aid.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chosen and grouped (32 cases/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GroupⅠreceived routine basic treatment, and group Ⅱ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first aid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groupⅠ,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the group Ⅱ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oxygen saturation an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s The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s early as possible can improve the first aid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vital signs,which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xygen saturation; Emergency first aid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HF)是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以及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病進展至終末階段的一種典型表現(xiàn),同時也是臨床急診工作中的常見病之一。由于起病急促、病情變化快,AHF目前在臨床上的病死率仍非常高,所占比率有所增加[1],至今仍是困擾醫(yī)學界的一大難題,關于它的治療指南仍在不斷修正中。一旦發(fā)病,患者心肌收縮力減退,心臟負荷加重,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急性肺淤血、肺水腫,心源性休克,嚴重者可誘發(fā)呼吸衰竭(RF)[2-5],從而危及生命,需立即予以搶救。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對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提高血氧飽和度有明顯效果,一直以來,被各指南所推薦。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診科采取該技術(shù)對部分AHF進行急救,旨在進一步明確其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1.1.1 病例來源與分組 將入選的64例患者分為兩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32例,為Ⅰ組;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32例,為Ⅱ組。Ⅰ組:均來自于我院急診科及心內(nèi)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急性左心衰患者,符合入選標準,其中包括男17例,女15例,年齡40~78歲,平均(63.8±8.1)歲。Ⅱ組:來源于我院急診科及心內(nèi)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急性左心衰患者,符合入選標準,其中包括男18例,女14例,年齡42~83歲,平均(65.6±10.6)歲。
1.1.2 患者一般資料 所有納入患者均接受臨床檢查確診為AHF,與中國心臟病協(xié)會發(fā)布的相關判斷標準相符,心功能評級Ⅳ級,且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接受本組試驗。所有入選患者均排除精神或智力障礙、惡性腫瘤、嚴重肺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已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在所有患者入院時對其詳細詢問病史,認真登記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民族、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史并測量身高、體重(重癥急性左心衰患者病情相對穩(wěn)定后行此檢查)及測量血壓、計算體重指數(shù)[體重(kg)/身高(m2)],進行肺部體格檢查并測量患者指端血氧飽和度,兩組患者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組32例接受常規(guī)基礎急救,包括持續(xù)高流量吸氧、利尿、強心、使用硝酸甘油與嗎啡等藥物以及對癥支持等一系列措施。Ⅱ組32例在上述常規(guī)急救基礎上盡早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型號:PHILIPS V60;模式:S/T模式:自主呼吸/時間控制自動切換模式)治療,每分鐘經(jīng)面罩供氧4~8 L,IPAP、EPAP各設在10~15 cm H2O與4~6 cmH2O范圍,在此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調(diào)整參數(shù),待患者血壓、呼吸、心率恢復至正常范圍,逐步減少吸氧量,同時將SaO2維持在95%(伴COPD者SaO2>90%)以上。
1.3 評估項目
觀察指標:測定兩組急救前后的各主要臨床指標及體格檢查結(jié)果,主要包括:①心率;②呼吸頻率;③SaO2;④PaO2;⑤肺部體格檢查。
療效標準:參照文獻[6],制定以下療效標準:顯效:經(jīng)治療1 h后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肺部聽診無干濕啰音,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有效:經(jīng)治療1 h后患者的生命體征接近正常,其中血氧飽和度明顯升高,肺部聽診濕啰音明顯較少,呼吸困難癥狀明顯緩解;無效:經(jīng)治療1 h后患者的生命體征無明顯好轉(zhuǎn),肺部聽診干濕羅音無減少,呼吸困難癥狀無緩解甚至病情惡化,死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檢驗與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采用成組雙側(cè)t檢驗,組內(nèi)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經(jīng)治療發(fā)現(xiàn),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治療1 h后,與Ⅰ組相比,Ⅱ組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及SaO2、PaO2等各項指標均顯著改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Ⅱ組患者顯效率為84.4%,明顯高于使用常規(guī)治療的Ⅰ組患者的62.5%,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臟病病情惡化的最終結(jié)局,患者表現(xiàn)為心肌收縮力下降,心排血量降低,血液灌注量減少。急性左心衰急性起病時,可導致心排血量驟降,而肺靜脈壓驟升[7]。此種情況下,肺循環(huán)受到影響,易出現(xiàn)通氣及換氣障礙,導致機體組織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并由此誘發(fā)一系列綜合征,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口唇發(fā)紺、急性肺水腫等癥狀,甚至導致肺性腦病、消化道出血、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因此,加強患者的有效治療尤為重要[8,9]。近年來,急性左心衰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患者常在勞累、情緒激動、急性感染等誘因下,突然發(fā)生氣喘、煩躁、無法平臥、咳粉紅色泡沫痰,甚至出現(xiàn)瀕死感,查體:大汗,口唇及四肢末端明顯發(fā)紺,肺部滿布濕性啰音及喘鳴音,呈現(xiàn)高血壓危象或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征象。
目前臨床針對AHF的急救主要是對因治療,如強心、利尿、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維持酸堿平衡等措施,可減少靜脈回流、肺血容量,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以此糾正缺氧、緩解呼吸困難,提高血氧飽和度[10]。此外,給予呼吸支持也甚是關鍵。最早,臨床通常給予鼻導管/面罩供氧,但不能快速實現(xiàn)氣體交換,患者通氣、換氣功能改善緩慢,且患者長時間處于極為痛苦狀態(tài),同時導致病情加重,從而發(fā)生生命危險。而傳統(tǒng)有創(chuàng)通氣雖可有效改善肺通換氣功能,但操作較復雜,且需切開氣管操作,患者及其家屬多不能接受,故療效多不理想。由此,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應運而生。
近年來,無創(chuàng)通氣技術(shù)在臨床上的應用日漸普遍,AHF的臨床急診救治工作也取得了顯著進步。無創(chuàng)通氣(NIV)是指無需建立人工氣道的機械通氣方法,包括氣道內(nèi)正壓通氣和胸外負壓通氣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PPV)是指以無創(chuàng)的方式,在患者的上呼吸道給予正壓來改善肺泡通氣(鼻面罩、頭罩等)。常用模式包括:S/T(自主呼吸/時間控制自動切換模式),PCV(壓力控制模式),CPAP(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模式),AVAPS(平均容量保證+壓力支持模式)。以往無創(chuàng)呼吸機PCV,CPAP,AVAPS模式易導致人機不同步,患者耐受性及舒適度欠佳,從而導致輔助通氣的效果較差。而S/T(自主呼吸/時間控制自動切換)模式自動切換,當患者的呼吸周期小于后備通氣頻率對應的周期時,為S模式,當患者的呼吸周期大于后備通氣頻率時,為T模式,相當于PSV+PEEP/PCV-C模式,可適用于各種病人,并且允許自主呼吸觸發(fā),有最低通氣保證,可增加潮氣量,簡單易操作,且兼顧了舒適性與有效性。我科使用該無創(chuàng)呼吸模式患者均耐受良好,效果顯著。
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適應證[11](Ⅰ類 C級)為急性肺水腫,嚴重呼吸困難癥狀,SaO2<90%或PaO2<60 mmHg。研究發(fā)現(xiàn),無創(chuàng)呼吸機不僅可以改善左室功能,減輕左室后負荷,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減輕肺水腫,減少二氧化碳潴留,還可機械性擴張小氣道及肺泡,起到糾正組織缺氧的重要作用。在急性左心衰早期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形成胸內(nèi)正壓,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左心負荷,緩解肺淤血;同時,通過改善肺泡通氣,增加功能殘氣量,也可以糾正低氧血癥和由此導致的呼吸困難,代謝性酸中毒等臨床表現(xiàn);此外,患者心臟負荷降低,心肌張力下降,冠狀動脈供血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得以改善,相應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管紅玉[12]研究觀察70例急性左心衰病例的隨機對照試驗資料,結(jié)果顯示經(jīng)無創(chuàng)呼吸機急救30 min后,患者的肺部淤血狀況可得到明顯改善,搶救總有效率達到71.43%。本組臨床試驗中,同樣證實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為AHF患者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試驗結(jié)果顯示,Ⅱ組接受無創(chuàng)呼吸機急救1 h后,成功率可達到84.4%,較上述報道的71.43%高,但低于周宇明、朱鋆、邱淑華等[13-15]研究的86%、96.0%、95.9%。同時,結(jié)合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Ⅱ組接受急救后的呼吸頻率、心率、SaO2及PaO2等各項指標值及臨床表現(xiàn)也得到更顯著改善,總體上較Ⅰ組理想,急救效果顯著,顯效率Ⅱ組明顯高于Ⅰ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這進一步表明了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AHF患者急診救治中應用的可行性,它可以明顯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臨床癥狀,縮短療程,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對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急診救治,可有效提高急救效果,促進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恢復,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李婧,王勝峰,胡光宇,等.國家某大型軍工企業(yè)住院患者疾病譜變化趨勢調(diào)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5):560-564.
[2] 黃群艷.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搶救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7):144-145.
[3] 劉端甫、張秀娟、劉傳垠,等.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70例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5,9(19):63-64.
[4] 郭小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急性重度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 23(1):87-89.
[5] 吳貞云,翟芙蓉,寧超值,等.嚴重心力衰竭治療中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輔助價值[J]. 北京醫(yī)學,2015,37(7):677-679.
[6] 賴伯方,李小麗.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8):155-156.
[7] 余彪,張超,向偉,等.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搶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yī)學研究雜志,2016,14(23):8-9.
[8] 唐尚林.無創(chuàng)呼吸機雙相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的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8):22-23.
[9] 黃秀芬.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的療效觀察[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21):46-49.
[10] 吳明,楊秀林,周永剛,等.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尿毒癥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38(21):2353-2356
[11] 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診治指南.
[12] 管紅玉.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急診急救中的療效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5, 26(55):39.
[13] 周宇明,肖莉.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急診急救中的應用[J].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12(30):18-19.
[14] 朱鋆.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急診急救中的應用分析[J].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6):69-70.
[15] 邱淑華、黃毓東、張雄英.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3):12-13.
(收稿日期: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