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陽,李冰
(遼寧省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11)
某大型醫(yī)院急診檢驗人員心理衛(wèi)生狀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
袁曉陽,李冰
(遼寧省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11)
目的 了解某基層綜合三甲醫(yī)院急診檢驗人員的心理衛(wèi)生狀況以及工作滿意度情況,探討可行和有效的管理對策。方法對50名參與急診輪班的一線檢驗人員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馬氏(Maslach)職業(yè)倦怠問卷(MBI)、以及工作滿意度(JSS)問卷調查。結果62%的急診檢驗人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強迫癥狀發(fā)生率高達68%,焦慮傾向發(fā)生率為20%,以及偏執(zhí)、軀體化、人際關系、職業(yè)倦怠的得分等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工作滿意度不高。結論急診檢驗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一般人群,工作滿意度相對不高,應引起重視??梢圆扇∪诵曰芾泶胧┘凹钍侄危愿纳菩睦斫】岛吞岣吖ぷ鳚M意度。
急診檢驗;心理衛(wèi)生;工作滿意度
急診檢驗處于臨床醫(yī)療服務的第一線,是參與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步驟,更是影響醫(yī)院急診診療工作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醫(yī)院醫(yī)療水平的標志之一。這就要求急診檢驗的醫(yī)務人員不僅要工作認真高效,還需要思維敏捷、經驗豐富。然而隨著社會公眾對醫(y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醫(yī)患矛盾緊張失調,急診檢驗人員這一特殊的職業(yè)群體,在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的同時,也開始承擔著來自工作、社會大環(huán)境、個人成就等方面的巨大壓力,極易誘發(fā)心理衛(wèi)生問題,這對其工作滿意度和生活質量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1-3],對醫(yī)療質量和員工的職業(yè)生涯的健康發(fā)展也是極其不利的??v觀近年來國內外相關研究,針對醫(yī)護人員工作滿意度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少[4-6],但針對急診檢驗的醫(yī)技人員的相關研究并不多見。本課題旨在對某基層綜合三甲醫(yī)院急診檢驗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以了解其影響因素,提高對基層急診檢驗人員心理需求的重視和關注,為提出干預措施和制定管理對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1.1 臨床資料 將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50名參與急診輪班的一線檢驗人員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急診連續(xù)在崗時間至少3個月及以上;(2)無明顯器質性疾病;(3)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患。
1.2 方法 以現場詢問和獨立填寫調查表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自編人員自然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教育背景和文化程度、職稱、從業(yè)時間、人事關系、婚姻狀況等。經查閱相關文獻,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7]來調查人員的心理健康情況,由9個維度組成。采用5級評分制,所得分越高則心理癥狀越明顯,并與全國常模比較;采用Maslach職業(yè)倦怠量表 (MBI-GS)來調查職業(yè)倦怠情況[8],包括情感消耗、玩世不恭、個人成就感3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制,其中前兩項維度評分越高表明職業(yè)倦怠越嚴重,而后一維度評分越高表明倦怠越輕,并且與國內常模[9]比較;采用工作滿意度調查(JSS)來測查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包括薪酬、休假、人際關系、個人成就等9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得分越高,滿意度水平越高[10]。針對各人口學特征調查研究對象與工作滿意度維度評分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有效調查對象的50名急診檢驗人員一般特征。見表1。
表1 50名急診檢驗人員的基本情況[n(%)]Table 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50 emergency examiners[n(%)]
2.2 50名急診檢驗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 通過SCL-90的得分與全國常模的比較,結果顯示,本次調查的急診基層檢驗人員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焦慮、偏執(zhí)評分最高,與全國常模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其中強迫癥狀發(fā)生率高達 68%,焦慮傾向發(fā)生率為20%,軀體化的發(fā)生率為16%。見表2。
2.3 調查急診檢驗人員職業(yè)倦怠的得分情況 調查顯示,急診檢驗人員的情感消耗維度得分偏高,個人成就感維度得分偏低,與一般人群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急診檢驗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分析急診檢驗人員在不同特征的情況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年齡、文化程度、職稱、工齡與工作滿意度的多方面呈負相關;已婚的工作滿意度低于未婚者;女性多方面滿意度好于男性;非在編的多方面好于在編。員工對薪酬和待遇、考勤休假以及個人晉升等方面工作滿意度不高(P<0.05)。見表4。
表2 SCL-90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s)Table 2 SCL-90 scale score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s)
表2 SCL-90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s)Table 2 SCL-90 scale score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s)
注:與全國常模比較,aP<0.05
心理健康維度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精神病性全國常模(n=1388) 1.37±0.48 1.62±0.58 1.65±0.61 1.50±0.59 1.39±0.43 1.46±0.55 1.23±0.41 1.43±0.57 1.29±0.42急診檢驗人員(n=50) 1.59±0.62a1.85±0.63a1.71±0.64a1.52±0.60 1.54±0.52a1.47±0.55 1.24±0.41 1.56±0.59a1.30±0.42
表3 50名急診檢驗人員職業(yè)倦怠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s)Table 3 A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job burnout score of 50 emergency workers and domestic normal(±s)
表3 50名急診檢驗人員職業(yè)倦怠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s)Table 3 A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job burnout score of 50 emergency workers and domestic normal(±s)
注:與全國常模比較,aP<0.05
全國常模(n=1000) 22.21±9.45 7.13±5.34 36.43±7.19職業(yè)倦怠維度情感消耗玩世不恭個人成就感急診檢驗人員(n=50) 26.38±9.54a7.15±5.34 32.62±6.55a
綜合醫(yī)院的一線醫(yī)技人員限于各自專業(yè)的職業(yè)定位,健康狀況和職業(yè)需求往往被自己和大眾所忽視,容易引發(fā)一些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11]。急診檢驗,作為醫(yī)院一個重要的部門和窗口,檢驗科室經常會配備長期專職的急診人員,以提供快速及時的服務,這就要求人員的綜合素質較高、經驗豐富,即工作認真、熱忱、高效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國職業(yè)壓力研究起步較晚,而且國內醫(yī)院的檢驗科普遍對急診檢驗的重視程度不夠,人員投入不足,又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實驗室中,從而影響了急診檢驗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緒。本研究顯示,50名參與急診輪班的檢驗人員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SCL-90表中抑郁、焦慮、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的評分高于國內普通人群,說明其心理健康水平偏負面情緒。通過本研究中所調查的急診檢驗人員職業(yè)倦怠的得分情況來看,急診檢驗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情況同樣不容樂觀[12]。情感消耗和個人成就感評分高于國內普通人群。關于急診檢驗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本研究顯示,女性好于男性;20~30歲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狀況最好;青年人好于年長者;學歷越低者相對較好于學歷高者;初級職稱好于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最差;非在編人員好于在編人員;工作年限短者好于工齡長者;未婚人員好于已婚人員。相較于全國常規(guī)人群,工作時間較長的、文化程度和職稱較高的、在編的參與急診值班的檢驗人員,大多為科室骨干,他們對工作的薪酬、休假、人際關系、個人成就等要求比較高,滿意程度相對就比較低,原因可能來源于檢驗這一附屬科室尤其是急診檢驗的社會地位不被重視與公平對待、個人晉升的空間和機遇不夠多、薪酬待遇的不公平、勞動強度和超負荷工作量與其它專業(yè)檢驗室的不平衡、壓力與休假制度的不匹配、頻繁倒班等等[13]。而工作時間較短的、文化程度和職稱較低的、非在編的參與急診值班的年輕的檢驗人員,由于該醫(yī)院是一家大型的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在當地區(qū)域內具有較高權威,能服務于該醫(yī)院在短時間工齡內會油然而生一種得來不易之感,并且輪值急診,基本從事的是墨守成規(guī)、千篇一律的基礎工作,責任不大、風險不高,因而容易對工作滿意度打分很高。
表4 不同特征的急診檢驗人員工作滿意度分析Table 4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ergency test staff job satisfaction analysis
當然,本研究入選的樣本量相對較小,采樣來自于同一個醫(yī)院,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但就本研究而言,醫(yī)院和科室對基層急診檢驗人員的人文關懷建設相對漠視[14],使得一線員工無法享受到醫(yī)院和科室發(fā)展帶來的精神成果,更體會不到因發(fā)展而得到的切身榮耀與幸福感。筆者認為,為了提高急診檢驗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醫(yī)院和科室需針對急診檢驗這一特殊群體,根據本研究制定個體化方案,對其心理狀況和職業(yè)倦怠等進行有效干預[15]。除了要為急診檢驗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適當提高薪酬待遇;建立合理的人性化輪值班制度,施行“彈性工作”制,盡量保證工作量大、風險較高的急診人員的有效休息;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多向急診檢驗人員傾斜等[16],另一方面,應關注急診檢驗人員長期高壓狀態(tài)下可能出現的心理生理等亞健康狀況,定期舉行員工內部交流,及時反饋急診檢驗人員的需求和意見,對個別可能存在心理障礙的基層人員,應進行心理指導和疏通?;鶎尤藛T也要學會調整好心態(tài),適當降低期望值[17]。
本研究結果綜上顯示,改革目前的急診檢驗模式,強調以職工為本,重視人才培養(yǎng),研究急診檢驗人員的需求和心理特征,調動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建立積極的成長體系和社會支持體系[18],是減低急診檢驗人員的職業(yè)倦怠感、提升工作滿意度的關鍵。
[1]孫紅.職業(yè)倦怠[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2]張曼華,肖遠,張輝,等.情緒智力干預對改善醫(yī)務人員工作心理狀況的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9):1392-1396.
[3]林美琴,曾長佑,陳潔.醫(yī)務人員心理健康與工作滿意度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2):147-150.
[4]沈雪黎.急診科護士生活質量、社會支持及心理健康調查[J].中國醫(yī)院,2015,19(2):67-68.
[5]冀永娟,衡中玉,項紫霓,等.青島市551名醫(yī)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6): 577-580.
[6]徐開明,唐炳超,孫愷.綜合醫(yī)院急診科醫(yī)師心理壓力與健康狀況相關性研究[J].人民軍醫(yī),2016,,5(6):562-563,584.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73-81,242-245,256-263,362-364.
[8]任霞.馬氏工作倦怠量表-服務行業(yè)版(MBI-HSS)修訂及工作倦怠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2007.
[9]楊杏芬,謝彩鳳,范玉梅,等.中山地區(qū)急診護士職業(yè)倦怠與工作壓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2016,2(3):146-148.
[10]Dail L,Fields.工作評價-組織診斷與研究實用量表[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11]唐鑼,劉毅,周艷陽.醫(y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2,164(2):108-110.
[12]李藝藝,李麗萍.某三甲醫(yī)院醫(yī)護人員職業(yè)倦怠調查[J].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2016,34(5):357-360.
[13]夏穎,匡桂芳,衡中玉,等.醫(y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2):131-147.
[14]庹安寫,朱培嘉,賀萬靜,等.醫(yī)務人員工作倦怠與睡眠質量的關系分析[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6,340(10):786-788.
[15]馬衛(wèi)琴,聶志紅,高鶴,等.基層醫(yī)務人員心理危機易感性與中醫(yī)體質相關性調查分析[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5,50(3):183-184.
[16]張宏強,周旭玲,朱佳敏,等.人性化管理對急診護士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6,33(3):46-48.
[17]毛紅霞,許素玲,周瓊艷.臨床醫(yī)務人員心理健康與壓力調查[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4,26(10):1315-1326.
[18]劉國忠,郭回希,翁山耕,等.醫(yī)生職業(yè)倦怠與醫(yī)療差錯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16,32(8):582-586.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emergency laboratory staff in a grade-Aclass-thre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Yuan Xiao-yang,Li B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11,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job satisfaction survey in emergency laboratory staff of the third class A hospital,and explo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Methods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0 emergency laboratory employee using 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and Job satisfaction(JSS).Results62%personnel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among them the occurring rat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was as high as 68%,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tendency was 20%.Along with the score of paranoia,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job burnout,compared with domestic norm,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ir job satisfaction is not high.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emergency laboratory staff was worse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artly,job satisfaction is relatively poor.Humanized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incentives must be adopt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and job satisfaction.
Emergency laboratory;Mental health;Job satisfact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06
李冰,libingwor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