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芹
【摘 要】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急診收治的82例急性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對照組41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經對比,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也明顯高于對照組80.5%(P<0.05)。結論: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過程中,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康復,值得臨床應用與實踐。
【關鍵詞】 舒適護理 小兒 急性哮喘 急診 效果
小兒哮喘是兒科多發(fā)病,患兒常常伴喘息、咳嗽等氣道高反應征,急性發(fā)作期還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典型癥狀[1],嚴重威脅小兒生命、健康。除對癥治療外,加強哮喘患兒的臨床護理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其療效、促進其康復。本文通過分組研究的方式對比分析了常規(guī)護理及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哮喘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納入研究的患兒年齡均<10歲;均出現反復性胸悶、氣促、喘息等臨床癥狀;符合急性哮喘診斷標準,且經肺功能檢查證實。排除標準:研究排除合并傳染性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用隨機數表法將上述82例患兒分為兩組。在對癥治療基礎上,對照組41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本組患兒年齡3-9歲,平均(7.1±1.3)歲;病程1-6d,平均(2.8±1.0)d;其中,男28例、女13例。觀察組41例給予舒適護理,本組患兒年齡2-8歲,平均(6.9±1.5)歲;病程1-5d,平均(2.6±0.8)d;其中,男30例、女11例。經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兒年齡、病程、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根據病情給予抗生素、解痙平喘、抗炎、給氧、霧化吸入萬托林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實施分組護理。對照組:施以小兒哮喘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觀察、協(xié)助排痰、用藥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行舒適護理,具體舒適護理相關措施如下。①情感干預。密切關注患兒癥狀變化,主動與患兒溝通,語氣溫柔、耐心細致;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可給予撫摸、哄抱等干預,以加強信任度、提高依從性。此外,還可采取游戲法轉移患兒注意力、采用家長陪護法穩(wěn)定患兒情緒,使患兒心情舒暢。②環(huán)境維護。病房應安靜、潔凈,每日通風2次、清潔消毒1次,維持適宜溫濕度,保證患兒充分休息、杜絕交叉感染。③營養(yǎng)護理。囑咐患兒多飲水、少食多餐,食物應選擇易于消化、富含蛋白及多種維生素的,此外,還可針對患兒營養(yǎng)狀況靜脈給予營養(yǎng)。
1.3 觀察指標
(1)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恢復時間:癥狀消失時間指從入院后至患兒胸悶、喘息、咳嗽、氣促等癥狀全部消失、所用時間;肺功能恢復時間指入院后至患兒肺啰音完全消失、VC(肺活量)、IC(深吸氣量)、FEV1.0(一秒呼氣容積)等肺功能指標[2]均恢復至正常水平所用時間。上述兩項指標所用時間越短,代表患兒康復越快、護理效果越好。
(2)護理滿意度:在出院前,由患兒家長填寫我院兒科自制護理滿意度考察表,從護理技術(10分)、服務態(tài)度(10分)、環(huán)境(10分)評估護理質量,滿分30分,非常滿意:總評分24-30分,基本滿意18-23分,不滿意:<18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資料經K-S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連續(xù)性校正卡方檢驗,計量資料(x±s)作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經護理,觀察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非常滿意32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7.6%(40/41),對照組非常滿意25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8例,護理滿意度為80.5%(33/4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493,P=0.034)。
3 討論
小兒急性哮喘病情進展較快,若不及時搶救,可能危及患兒生命;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除了治療因素外,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也有助于提高患兒配合度和療效、改善預后。
研究發(fā)現,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可影響配合度,進而決定療效及預后;而急性哮喘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又與環(huán)境、護理人員信賴度、營養(yǎng)狀態(tài)等密切相關[3]。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采取相應措施,使患者在心理、環(huán)境、營養(yǎng)上維持舒適狀態(tài),從而提高配合度的一種護理模式。因此,將舒適護理應用于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有望改善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康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恢復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從結果成因分析可知,情感干預使患兒的緊張情緒減弱、對護理人員依賴度增強;無煙、安靜、清潔的環(huán)境有助于避免交叉感染、保證患兒休息質量;營養(yǎng)支持能提高患兒免疫力,與黃華敏[4]關于舒適護理可改善護理質量、促進急性哮喘患兒恢復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急性哮喘患兒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兒康復,值得應用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劉敏, 劉永利. 探究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6, 10(18):250-250.
[2]夏林鶯, 劉莎, 龔財惠,等. 嬰幼兒潮氣呼吸肺功能指標的預計公式模型構建與評價[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6, 38(22):2450-2456.
[3]劉媚英. 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5):224-225.
[4]黃華敏. 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 當代醫(yī)學, 2016, 22(3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