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爍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寫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關鍵,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小學低年級學生除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外,還必須掌握“活”的識記方法,為今后的自學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經(jīng)過多年教學實踐和潛心鉆研,摸索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即“五創(chuàng)”識字教學模式,在文中將詳細闡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該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四創(chuàng)”識字教學模式,即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創(chuàng)編漢字形象、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
一、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增加識字趣味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采用多元化識字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活動中學,不斷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快樂識字,以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筆者在低年級的課堂識字教學中常常用到游戲識字,猜謎語識字,編歌謠識字等方法,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的識字興趣被有效激發(fā),識字能力逐步增強。例如:教學中使用到的找朋友:將生字卡片發(fā)給學生,請他們站在講臺一側,再請同等人數(shù)的學生上臺,認讀一個生字,持該生字卡片的同學馬上走到他身邊,舉起卡片,領讀全班。
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時,筆者也用到了一些猜字謎活動,引導學生去探索字謎。像“一月一日非今天?!薄耙蝗艘粡埧?,口下長只手?!薄耙患矣衅呖?,種田種一畝,自己吃不夠,還養(yǎng)一條狗?!钡鹊?。
又如,“歡樂對對碰”,課前準備一轉(zhuǎn)盤,課上指名學生轉(zhuǎn)轉(zhuǎn)盤。隨著轉(zhuǎn)盤的轉(zhuǎn)動,行旁和聲旁會組成不同的漢字。例如,形旁“氵”、“馬”“女”、“亻”便分別與聲旁“也”組成四個不同的形聲字—池、馳、她、他。這樣一種有童趣而又極富智慧的拼字游戲,不但能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輕松地掌握一批具有規(guī)律的漢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的:聲旁表音,形旁表示字義的類屬。這樣的活動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漢字上來,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提高了語文識字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編漢字形象,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的過程不要異化為知識從教師的腦中、課本上向?qū)W生的腦里枯燥而有氣無力的搬家。漢字傳承著中華文化,美麗而神奇,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是一個故事,教師可巧妙利用故事識字,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靜態(tài)的漢字動態(tài)化,復雜的漢字簡單化,讓學生喜歡聽,樂意讀,主動記。
如筆者在教“上、中、下”三個表示方位的漢字時,先選三個學生站在上、中、下三個位置,手舉漢字,以表字意,然后讓學生變換位置,交換漢字,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上、中、下的位置是相對的,“上、下”這對反義詞也就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了。
眾所周知,大多數(shù)漢字是形聲字,其形符表意,聲符表音。從形、音、義三者的統(tǒng)一上進行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馬”為例,在學生掌握了“馬”字后,再教“媽、嗎、碼、罵”等字就容易多了。字形中有“馬”這個部首,都讀ma,再進一步解釋字意。如講“媽”字,因為媽媽是女人,所以有個“女”字旁,“嗎”是說話時帶出的尾音,所以要加個“口”等。再通過引導學生多組詞,以強化記憶。
三、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鞏固識字成果
學生容易寫錯別字,主要是因為少數(shù)漢字音、意相遠引起的。在教學中,完成了讀準音、辨清形之后,字義的教學可以在語言環(huán)境中完成。特別是一字多意,同音字等,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教學,能取得較好效果。
如:《菜園里》里一課,認識蔬菜寶寶,可以借用電教設備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圖文并茂,生動形象;教學《自選商場》可以創(chuàng)設逛超市情景,教師、學生扮演顧客售貨員,在活動中實物與物名對應使學生更好認識漢字的音形義,并增長知識。
利用競賽把識字教學和各種有趣的競賽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大大提高識字效率。如:“和字典交朋友”、“識字闖關”“摘果子”“送雞毛信”等競賽活動都能很好促進學生的識字欲望。也可以通過競賽評選“識字能手”、“記憶大王”通過競賽激勵學生更好識字。
為了避免單一識字的枯燥乏味,筆者在低年級的教學中也嘗試讓學生編歌謠來輔助識字。如:田字上下出頭,就像“申”懶腰;“千字插中間,北字分兩邊”是“乖”字;弓長“張”,兩人從,三人眾。這樣的歌訣簡單明了,易讀易記。
四、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拓寬學習空間
“生活即是識字?!鄙顣r時處處皆學問,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隨處識字,教師在進行語文識字教學時,應積極去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在實際過程中獲取各種信息知識,了解生活中的漢字。
比如,筆者在教會學生一些最基本的漢字之后,可以帶學生去學校周邊的超市,帶著他們?nèi)フJ識超市里各種商品的標簽,讓他們在實際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認識、學習漢字,提高他們對漢字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應努力去引導學生與社會生活相溝通,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實踐活動中掌握識字的方法技巧,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
又如:在班會中讓全班同學相互認識姓名,這樣既增進了感情,又在無形中認識了新的字;布置學生和家長一起去收集一些門牌、廣告牌、商標、包裝盒,在語文課的展示臺上相互交流;指導學生在收看電視、閱讀課外教材時留心常見的欄目標題或文章題目等,并且在課堂上匯報。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對于這些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認字,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感受到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會識字,就會生活,識字的興趣進一步得以增強,識字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還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五、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營造識字氛圍
在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識字基礎上,筆者力爭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在班上添置圖書角,讓學生們捐贈圖書,交換圖書,并通過舉辦班級讀書會等形式,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低年級的圖書大多為繪本,以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的閱讀材料主題明確,情感流暢,具有很強的連貫性,能夠被學生較為輕松地接受,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這也使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成為了必然。同時筆者也加以閱讀指導,首先要抓住圖畫,激發(fā)孩子想象的欲望,繪本的圖畫形式多樣,要引導孩子靜靜地欣賞畫面,在視覺的感知與聽覺的感受中走進故事,啟發(fā)孩子想象的思維,留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不要將他們的思維禁錮,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盡情釋放想象,從而將識字教學的成果悄無聲息地鞏固。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低年級漢字教學方式、方法種類繁多,如何從這些方法中找尋最為合適的是每個教師積極探索的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調(diào)查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安排合適的教學方法,從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漢字學習的技巧,提高漢字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建華.識字教學之忌[J].成才之路,2008,(06).
[2]崔麗媛.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