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股東是股票交易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與大股東以及專業(yè)投資人員相比,中小股東專業(yè)知識匱乏、信息獲取難、持股數(shù)額低,權益易受侵犯。在上市公司退市的過程中,上述特點更是會被放大,在注冊制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將會增多,如何更好地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不僅是注冊制改革的一大重點,也是我國股票證券市場健康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退市;中小股東;注冊制
一、退市制度及其對中小股東權益的影響
1.退市制度的含義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一項基礎性制度,是指證券交易所制定的關于上市公司暫停、終止上市等相關機制一級風險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轉讓服務、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機制的制度性安排。根據(jù)證監(jiān)會于2014年10月公布的《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規(guī)定,將上市公司退市定義為上市公司的股票中止在證券交易所的公開交易,并將其分為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兩類,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退市行為,對于主要目的在于賺取股票交易額差價的中小股東而言,由于上市公司退市后該公司股票無法公開交易其合法權益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2.上市公司退市的影響
退市制度的目的在于促進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fā)展,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良性的投資環(huán)境。但對于投資了退市公司股票的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而言,上市公司退市便意味著其投資失敗以及資金的貶值。例如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前七個交易日中,股票連續(xù)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大量資金隨之蒸發(fā)。
二、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存在的問題
1.上市難,導致主動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當前我國股票發(fā)行為上市核準制,公司上市難度大,因此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極其珍貴,導致的退市公司數(shù)量極少。多數(shù)公司不會采用退市的方式,而是利用轉讓"殼資源"或者資產(chǎn)重組,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更好地完善退市制度必須改善上市制度。目前我國正處于注冊制改革,在這個過程中,相應的信息披露和財政公布制度也應當與之相匹配。由于《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的相關規(guī)定罰款過低,導致了其違法成本的低廉。同時中小股東的信息主要來源全部依靠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其合法權益在公司經(jīng)營者以及大股東面前無異于門戶大開。
2.上市公司退市中小股東權利保護缺位
我國證券市場成立的初期,證券制度主要是為籌措資金提供渠道,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從而促進經(jīng)濟整體發(fā)展。但正是因為這種設計,根據(jù)我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guī)定,中小股東無法左右上市公司的經(jīng)營策略、運營方式等,在信息的獲取時效以及股東決策時的利益訴求表達也不及控股股東,更容易受到退市制度的傷害甚至成為唯一的犧牲品。在退市制度中中小股東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得不到完善的權利保護,這不僅是退市制度的重大漏洞同時也會使中小股東漸漸退出,使股票市場逐漸變?yōu)闄幟适袌?,喪失市場活性,最終受傷的將會是股票交易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
三、上市公司退市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對策1.完善上市公司主動退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并未真正建立主動退市制度,由于證券發(fā)行審核制,我國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彌足珍貴,主動退市制度不僅在理論上缺乏足夠的重視,實踐中更是缺乏實踐的案例。隨著證券發(fā)行注冊制的逐步推進,以及監(jiān)管層對證券退市制度的大力推行,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主動退市案例將逐漸增多,與之配套的證券退市信息披露規(guī)則也應進行相應的修改與完善。
2.改良代表人訴訟制度,降低退市索賠成本
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4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guī)定,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當前的代表人訴訟制度存在著訴訟成本高、程序缺乏靈活、判決擴張效力受限、對代表人訴訟代表權限制較大等問題。上市公司退市往往利益牽涉面大,涉及中小投資者多,保護上市公司退市中小投資者,就需要對當前的代表人訴訟制度進行完善。目前有不少聲音呼吁在我國建立美國式的集團訴訟制度。而集團訴訟制度是指,根據(jù)默示參加明示退出的原則,代表人代表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作出的相關判決不僅適用于直接參加該訴訟的集體成員,也適用于未參加該訴訟的集體成員,也即法院判決對那些沒有參加該訴訟的主體也具有約束力。個人認為可以借鑒美國的集團訴訟制度,先簡化權利人向法院登記的要求,精簡登記程序,而后逐步適時取消,以擴張判決的效力,可以適度減小對代表人訴訟代表權的限制,最終達到降低中小投資者索賠成本和舉證難度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京,裴度:《創(chuàng)業(yè)板退市公司中小投資者補償機制研究》,載《重慶與世界》,2014年第9期
[2]《阿里巴巴私有化B2B上市公司》,新浪財經(jīng),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albbb2b/
3皮海洲:《主動退市公司如何保護投資者權益》,載《證券時報》2013年12月10日第A03版
[3]江偉、賈長存:《論集團訴訟》,載《中國法學》1998年第6期,第43頁
作者簡介:李震,(1991-),男,漢族,山西陽泉人,法學研究生在讀,學校:山西財經(jīng)大學,研究方向:經(jīng)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