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
摘 要:微課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一種新型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作為教師可以科學、有效地利用微課帶來的便捷、容易理解和領悟、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等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使微課服務于課外閱讀教學,師生共同制作微課資源,突破了課外閱讀教學教師難以指導的時空界限,提升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微課 課外閱讀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b)-0179-02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呈現(xiàn)的是單向而非循環(huán)性的特點,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卻可以循環(huán)性地聯(lián)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將其引到課外閱讀的范疇就是學生、教師、著作、作者之間的內心靈魂的交流,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以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一種新型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的微課推進學生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多樣性有效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積極地構建自主閱讀和思辨的框架,拓寬了閱讀時空,拓展延伸課內閱讀的空間,也構建更為廣闊的展示交流平臺,形成多元而科學的閱讀評價體系,在學生、課本、課外閱讀間搭橋鋪路,使課外閱讀迸發(fā)出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1 巧用影像資源,整合關鍵信息,鏈接課內外
微課可以使大量的閱讀著作中作者塑造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個性更鮮明,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呈現(xiàn)更直觀,更能吸引著學生走進閱讀世界。部分優(yōu)秀的閱讀書籍已經拍攝有影像資源,這些能直觀地生動呈現(xiàn)著作的人物形象的影像資源,更能觸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積極主動地閱讀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微課為媒介,整合閱讀材料的相關影像資源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人物形象的閱讀熱情。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課外閱讀教學模式恰恰能將教科書、故事梗概(驗證猜測粗知大意)、影像資源(了解原著創(chuàng)作背景)、原著插圖(推測故事來龍去脈)、作品(延伸閱讀拓展視野)、互動交流的片面性的信息進行提煉整合成“前置性閱讀”材料,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湯姆叔叔的小屋》,學生通過“前置性閱讀”材料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已對人物的形象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在課前微課中,我選取了“湯姆被賣賽門·勒格里”的原著篇章,精選了對應的影像資源,豐富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細讀文本;在課上讓學生給文字相對應的電影片段配音和小組評價,深入理解文本人物的感情色彩和語境,在趣味盎然的氛圍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深處的意境;課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制作加入學生結合自身故事對文本的理解和升華的微課。
2 布置趣味任務,指導閱讀方法,升華閱讀情感
以任務驅動推進課堂教學,已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在制作閱讀微課時,教師創(chuàng)設饒有趣味的閱讀任務,更好地引領學生開展探究性閱讀活動。如《木偶奇遇記》的閱讀微課,可以先出示標題,以皮諾曹的奇遇路線如在“木偶劇團”、“蜜蜂島國”、“玩耍王國”、“鯊魚肚中”等主要地方的奇遇故事創(chuàng)設任務超市情境,引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任務開展深入閱讀。
在微課中教師在方法層面上“授人以漁”,帶領學生進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與交融,透過文字表象,關注作者的表達手法,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帶領學生細細品讀,分享獨特的閱讀感受與體驗。例如在閱讀《人間有晴天》之前,教師通過微課介紹作者金伯莉·威樂絲·荷特作者的生平。接著微課將著作中的人物關系羅列成一張關系圖并配以人物形象和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回憶虎娃的成長經歷,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加清晰,同時學生也會仿照教師,也能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梳理,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在微課的引導下與學生一起運用已經習得的學法開展自主閱讀。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原著中故事的精妙,還鞏固了課外書的閱讀之道,為閱讀掃清了障礙。在學生反復的觀看微課和閱讀文本的思維碰撞中,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 搭建交流展示平臺,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品味語言特色
教師在校園網(wǎng)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微信”分享平臺,教師讓學生分小組先制作課外閱讀微課,學生小組觀課后給喜歡的微課點贊并寫評論,根據(jù)學生喜歡的程度設置排名順序,增強學生實踐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形成全校共同閱讀的濃厚氛圍。在制作微課中教師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筆觸展現(xiàn)截然不同的作品的情感世界,使微課成為對學生進行文字鑒賞訓練的有效載體,能夠更深入地挖掘人物的精神內涵,最大限度地增強作品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的疑惑,能夠幫助學生將閱讀推向更深的層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每個同學都可以發(fā)揮特長,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云平臺技術,指導學生以微課的形式上傳閱讀的困惑與思考,將閱讀成果更為生動、豐富高效地呈現(xiàn)出來,進行共享式學習。正因為這一節(jié)節(jié)微課凝聚著學生閱讀的智慧,在相互觀課的過程中學生們才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或解答他人的疑惑,或收獲別樣的閱讀視角達到教師講授所達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微課后,翻轉課堂為師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交流上更深入地品讀文本。學生將課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再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評價,增進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更大膽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閱讀后的感受,教師也可以集思廣益發(fā)現(xiàn)微課制作中的不足而及時修正,并推動微課的不斷改善,給學生提供了更優(yōu)的微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將為課外閱讀教學改革開辟新的途徑,而植根于翻轉課堂要實現(xiàn)翻轉,微課是重要的載體。
4 整合校園平臺資源,形成課外閱讀系列
任何學習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層次和結構,因此教師將要推薦給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在校園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主題、體裁、語言風格不同等,整合微課資源,形成科學的學習系列,構建多元化的課外閱讀微課程。如將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三部曲自傳體小說的微課資源:教師自制的前置性閱讀微課、精選的學生制作的交流型微課、學生朗讀優(yōu)秀篇章的朗讀示范微課、平臺評價資源整合,讓學生們學會感受作者的思想、自傳體的寫法、朗讀技巧,通過一系列微課的學習,提升了教學的最大效能,取得了學習的最佳效果。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走入語文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谖⒄n的語文翻轉課堂教學很好地利用移動學習設備和網(wǎng)絡更好地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實現(xiàn)了高效高質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果,引領學生在更為廣闊的閱讀世界中品悅作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23-26.
[2]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3] 楊淑瓊.論基于協(xié)作學習方式的信息檢索課程教學[J].圖書館學研究,2005(8):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