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萬里 鄭麗娜
調(diào)查研究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self management lev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董萬里 鄭麗娜
目的 調(diào)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狀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編制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對201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調(diào)查分析。 結果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總分為(81.72±10.28)分,自我管理水平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影響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程度和并發(fā)癥/合并癥。 結論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需進一步提高,醫(yī)護人員可根據(jù)其影響因素進行個性化自我管理干預,降低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缺血性腦卒中;自我管理; 影響因素
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發(fā)病率、致殘率、復發(fā)率、死亡率均較高,約占全部腦卒中的60%~80%[1]。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缺血性腦卒中首次發(fā)作存活患者中,約3/4患者不同程度的喪失勞動能力,其中重度致殘者約占40%。作為腦卒中復發(fā)的高危群體,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一旦再次發(fā)病其病死率、致殘率明顯高于首次發(fā)病患者,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關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并據(jù)此實施個性化自我管理干預對降低復發(fā)率、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本研究對201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旨在了解其自我管理水平狀況和影響因素,為進一步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1 臨床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治療并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201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2]診斷標準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②首次發(fā)??;③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生命體征平穩(wěn),具有基本語言功能;④患者及家屬愿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較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障礙;②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
1.2 調(diào)查工具
①CIS患者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jù)調(diào)查目的和疾病特點自行設計,內(nèi)容包括人口學、社會學資料和疾病情況共9項內(nèi)容。②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問卷。該問卷是在研究者進行文獻回顧[2-4]并咨詢相關專家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而成用于調(diào)查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問卷包括4個維度,即生活管理、軀體運動管理、治療依從性管理和心理與社會支持管理,共2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每個條目的分值為1~5分,總分為26~130分。問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根據(jù)文獻回顧[3,5]結果并結合臨床實際,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分為3個等級,即總分<78分為自我管理水平一般;總分78~104分為自我管理水平中等;總分>104分為自我管理水平良好。問卷總體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Cronbach′s α為0.817,生活管理0.803、軀體運動管理0.769、治療依從性管理0.774、心理與社會支持管理0.748,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隨機抽取已納入的研究對象24例,間隔2周后重復填寫問卷,應用SPSS 20.0軟件處理調(diào)查結果,重測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生活管理0.816、軀體運動管理0.739、治療依從性管理0.734、心理與社會支持管理0.729,問卷總體0.801。該問卷的內(nèi)容效度指數(shù)(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為:生活管理0.876、軀體運動管理0.835、治療依從性管理0.844、心理與社會支持管理0.851,問卷總體CVI 0.862。因子分析法顯示,4個公因子可解釋總方差的48.726%,每個條目在相應因子上的負荷均>0.3,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3 調(diào)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進行調(diào)查,研究者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進行解釋,取得患者同意后,發(fā)放問卷并由患者或直接參與照顧的家屬完成后當場收回?;颊叩囊话闳丝趯W資料通過查閱病歷獲得。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32份,其中有效回收問卷20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6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水平
本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總分58~113分,平均(81.72±10.28)分;按照問卷得分等級劃分標準,其中自我管理水平良好占6.46%(13/201),中等占53.73%(108/201),一般占39.80%(80/201)。
表1 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分布情況 例(%)
2.2 患者一般資料及其對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
為了解患者一般資料對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的影響,以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因變量,患者一般情況的9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付費方式、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程度、并發(fā)癥/合并癥的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2。
表2 201例CIS患者一般資料與自我管理行為得分比較
2.3 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因素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根據(jù)表3得出回歸方程為 =21.825+2.372X1+3.173X2+4.537X3-3.107X4。多元回歸相關系數(shù)R=0.694,決定系數(shù)R2=0.482,說明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程度、并發(fā)癥/合并癥是自我管理行為的4個獨立影響因素能解釋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總變異的48.16%。對所得回歸方程進行檢驗,得F=41.268,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回歸方程成立。
表3 CIS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n=201)
注:R=0.694,R2=0.482;F=41.268,P<0.001
3.1 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分析
本研究通過對201例CIS患者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自我管理得分總分為(81.72±10.28)分,按照問卷得分等級劃分標準,提示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處于中等偏下。究其原因可能為:①由于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較低,社會支持不力等原因,患者缺乏保健意識,較少關注疾病的自我管理;②臨床醫(yī)療和護理工作繁忙,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技能的指導不充分,影響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③社區(qū)護理發(fā)展不完善,尚未實現(xiàn)院內(nèi)護理到院外的無縫隙對接,導致患者獲取知識途徑有限,不能得到個性化的健康指導。
3.2 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相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文化程度較高者更容易獲得疾病相關知識,對自身疾病認識較充分,自我保健意識較強,自我管理水平較高;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大多僅依賴藥物治療,對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對文化程度較高者,健康教育應以豐富疾病相關知識,拓寬知識獲取途徑為主;而對文化程度較低者,應通過護理干預使其調(diào)整心態(tài),轉變認識,強化對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加強疾病相關知識、技能教育。
人均月收入是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 多元回歸分析提示人均月收入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當出現(xiàn)身體不適時,收入較高者多能及時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并獲得相應健康指導,而收入較低者則更容易采用忽視、轉移等方式減少經(jīng)濟支出。因此,在對CIS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時,應在正確評估患者經(jīng)濟狀況的基礎上,選擇合適地干預方案,確保效果。
社會支持程度是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社會支持程度越高其自我管理水平越高。社會支持程度與CIS患者治療依從性呈正相關[6],依從性越高,其治療效果越好,良好的治療效果又可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自我管理水平,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相關研究[6]顯示,我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所獲取的社會支持以家庭支持為主,且與家庭經(jīng)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及家屬多參與社會活動,拓寬其所能獲取社會支持的來源,強化同伴教育的作用,提高社會支持度。
并發(fā)癥/合并癥也是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CIS患者多出現(xiàn)肢體偏癱、失語等軀體癥狀,常伴發(fā)肺部感染、壓瘡等多系統(tǒng)功能損害和并發(fā)癥,給患者及家屬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引起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抑郁情緒[7-8],而疾病軀體癥狀和負性情緒均會嚴重影響其自我管理水平。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積極治療和預防相關并發(fā)癥/合并癥,強化心理干預,維持患者及家屬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表2顯示,職業(yè)和付費方式不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也有明顯差異,究其原因可能與不同職業(yè)和付費方式人群的文化程度、經(jīng)濟條件、自我保健意識差異有關[9-10]。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仍處于中等偏下,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社會支持程度和并發(fā)癥/合并癥4個因素是CIS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因此,醫(yī)護人員應根據(jù)患者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自我管理干預,降低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尤黎明,吳瑛.內(nèi)科護理學.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12.
[2]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5,48(4):246-257.
[3] Jauch EC,Saver JL,Adams HP Jr,et al.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Stroke,2013,44(3):870-947.
[4] 李星丹,鄭蔚,張利霞.綜合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中華使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7):76-77.
[5] 于桂青,董萬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7):531-532.
[6] 張振香,林蓓蕾,孫玉梅,等.腦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鍛煉依從性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16-18.
[7] 楊笑.缺血性腦血管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心理護理.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8):1469-1470.
[8] 李兆梅,李娜.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2(29):35-37.
[9] 袁賽霞,鄭佩君.出院隨訪干預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現(xiàn)代醫(yī)學,2014,26(3):287-288.
[10] 鄧娟,沈潔,姜安麗.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現(xiàn)狀.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87-89.
473009 河南南陽,鄭州大學附屬醫(yī)院(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董萬里),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普外科(鄭麗娜)
董萬里,E-mail:2896807584@qq.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3.029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