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婷++黃漢記++何彥妮
摘 要:2014年廣西成為全國“易班推廣行動計劃”首批試點省份之一,積極推進易班建設。經過3年的推廣,易班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雖然易班在發(fā)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本文根據(jù)當前廣西高校易班的發(fā)展狀況和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加強易班運行和問題改進的策略。
關鍵詞:易班;廣西高校;推廣建設
易班網是高校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qū)。自2014年正式啟動以來,易班已在北京、上海、廣西等13個省區(qū)市的280余所高校開展共建。目前易班擁有450余萬在校大學生,匯集了各類教育資源超2200萬個。隨著功能技術上的不斷進步、宣傳推廣范圍的不斷擴大,“易班”逐漸走向成熟[1]。依托易班的“群眾基礎”和各類教育資源,廣西易班在借鑒上海等地易班發(fā)展的經驗上,結合廣西當?shù)靥攸c,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廣西本土易班品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廣西高校易班發(fā)展狀況及推廣成效
2014年廣西成為全國第一批推廣易班建設的省區(qū),并于當年9月選定廣西大學等12所高校進行推廣。2015年,廣西率先在全國建立省級區(qū)域研究中心——廣西高校易班發(fā)展研究中心,形成了“自治區(qū)教育廳-廣西高校易班發(fā)展研究中心-各高?!币装嗤茝V建設三級聯(lián)動機制。在易班建設過程中,廣西教育廳等非常重視易班發(fā)展建設工作,根據(jù)《易班推廣計劃廣西建設實施方案(2014—2016年)》,到2016年,要實現(xiàn)把易班推廣到全區(qū)高校,基本建成集思想教育、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互動、開放、共享的網絡平臺總體目標。為了使同學們形成使用易班的習慣,廣西易班投入1億多元用于廣西各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了一批教育管理基地和研究中心。例如,2016年廣西投入300多萬元建設“廣西大學生在線”,形成以“廣西大學生在線”為主體的區(qū)內高校思政教育主題網站集群,打造了屬于廣西區(qū)內高校大學生學習交流的平臺。
廣西易班在發(fā)展建設的道路上依據(jù)自身優(yōu)勢,形成了一些深受同學們喜愛的輕應用。例如,抓住QQ投票限制人數(shù)的弊端,開發(fā)自己的品牌“輕投票”,并逐漸獲得了廣西各高校班級的認可。還有,易班全為實名制用戶,不像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存在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為廣西高校大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上網環(huán)境。雖然廣西易班還開展了很多有利于廣西大學生使用的輕應用和舉辦了各類有趣的活動,但是,廣西易班作為一個新興的網絡虛擬平臺,也必然會存在其他社交媒體發(fā)展過程中遭遇的現(xiàn)實瓶頸。
二、廣西高校易班發(fā)展存在的問題
(一)用戶體驗舒適感較差
根據(jù)自身體驗和身邊同學反映,易班的系統(tǒng)建設還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主要體現(xiàn)在在使用過程中易班不能根據(jù)用戶的搜索記錄等進行針對性的內容推送[2],導致用戶獲取信息所需的時間過長。還有注冊易班時實名認證需校方后臺通過才算驗證成功。而現(xiàn)在廣西高校的校方驗證后臺多為易班工作站管理者等人人工驗證,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也很長,給用戶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且易班在使用過程中不夠流暢,加載圖片和表情等所需的時間很長,很容易消磨用戶的耐心。
《根據(jù)2016年12月07日中國信息產業(yè)網-人民郵電報(北京)》報道,廣西移動貧困村網絡覆蓋率近90%。那么這就意味著廣西有些網絡覆蓋不到位的同學放假在家將不能使用易班。還有,在使用易班時耗費的流量較多,然而廣西很多高校都沒有提供免費的校園網,那這將會給廣西大學生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二)注冊人數(shù)多,但使用頻率低
截至2016年10月底,廣西74所高校進入易班,共有54.83萬名大學生在易班實名注冊,占全國的18.3%,在這么龐大的數(shù)據(jù)面前,廣西易班仍然存在使用頻率低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易班是以大學生為目標群體的非開放社區(qū),它的有效服務半徑是學生進入大學到畢業(yè)的整個大學學習期間[3],而大學學制只有2-5年,對于大一新生而言,他們從認識易班到了解易班再到使用易班需要一段時間,易班在短時間內很難在新生中普及和使用,導致有效服務半徑減小。還有很多在校生普遍認為易班并沒有讓大學生形自己的“人際圈”,并且易班存在內容古板陳舊、毫無新鮮感可言等問題,所以“易班”對他們吸引力不大。由于易班并沒有針對畢業(yè)生使用的輕應用,也沒有更多針對畢業(yè)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很多大學生畢業(yè)后就不再關注易班,這就意味著大學生使用易班的年限僅為幾年,表明了廣西易班在發(fā)展過程中將會嚴重流失使用用戶。
根據(jù)廣西易班輕應用“高校HOT”中高校最IN熱詞排行榜顯示“紅包”一詞排名第七。可見廣西高校大學生對 QQ紅包、微信紅包等非常有好感,他們享受“搶紅包”帶來的快感。然而目前廣西易班并沒有“紅包”功能,甚至也沒有類似的娛樂功能,這對廣西易班的用戶黏合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二,由于易班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加載圖片信息和傳輸文件不夠流暢等問題,部分高校教師還是習慣用郵箱、飛信等比較便捷的通訊方式和學生交流,而且“易班”網速較慢,功能板塊尚不成熟不穩(wěn)定,作為高校的主要推廣者的教師,也沒有對其產生較高的認可度[3]。目前易班上針對老師個性化定制的管理應用軟件非常少,無法滿足老師對學生的管理需求。很多老師更側重于利用學校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使用易班,因而,教師使用易班的自我效能可以歸結為“需求有余而建設不足”[4]。
(三)宣傳途徑過于單一
易班作為一個新興的網絡虛擬社區(qū),應順應當今世界的發(fā)展潮流,利用人們對網絡世界充滿好奇的心理,聯(lián)合其他網絡媒體進行宣傳推廣。據(jù)調查,目前廣西高校宣傳易班的方式主要是靠學校開展的思政教育、輔導員的言傳身教和易班工作站的管理人員宣講等較為單一的形式。易班相對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而言,使用人群較少,甚至有較多高校學生基本沒有接觸到易班。
三、廣西易班發(fā)展建議
(一)提高用戶體驗舒適感和黏合度
《第29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調查統(tǒng)計報告》中顯示,手機網民的數(shù)量占整體網民數(shù)量的69.4%,這個結果間接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人將會使用手機客戶端登錄互聯(lián)網。而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拇指一族,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深度使用者,未來決勝移動互聯(lián)網,這批用戶會成為中堅力量[5]。所以易班需解決登錄用時長、設置繁瑣、使用過程不流暢等問題。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在意整個上網過程帶來的體驗舒適感。如果用戶在網站上的第一次體驗很滿意的話,那么以后他會重復地登陸,逐漸與網站形成私合關系[5]。廣西易班可以借鑒其他網絡媒體的做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打造自己的易班品牌。例如,可以按照登錄時長劃分等級,為登錄易班的用戶贈送一定的流量幣,這不僅能在一定范圍內減輕用戶的流量負擔,還能加深用戶對易班的好感,提高用戶黏合度。
(二)促進廣西易班往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富有趣味性的體驗,能讓用戶對產品釋放微笑,而愉悅的感受往往讓人難以忘懷,提升了用戶體驗[6]。如果易班能夠開發(fā)出健康向上、寓教于樂的網絡輕應用,讓大學生在緊張、忙碌的學習環(huán)境下釋放自己,減輕壓力,那勢必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戶粘性。還有,可以將廣西各高校官方網站、校園卡充值系統(tǒng)、大學生服務中心等網站鏈接到易班,貼近同學們的生活。由于易班用戶全部是學校實名認證用戶,信息真實可靠,所以易班可以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開發(fā)一個“跳蚤市場”,同學們可以在上面轉手自己用不上的東西,這不僅能最大化的利用物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還能打造屬于易班的品牌氛圍,增加同學們對易班的好感。
(三)結合廣西本土優(yōu)勢宣傳,推進易班快速發(fā)展
采用多渠道、多途徑、多維度的市場化推廣手段,可以有效減少廣大師生對易班的逆反心理[7],提高易班用戶的黏合度。例如,易班可以將有趣的游戲和有利于師生交流學習的輕應用鏈接到人人網、微博等社交媒體,寓教于樂的同時最大化的宣傳自己。易班還可以結合廣西當?shù)靥攸c,開展富有文化內涵和歷史氣息的活動,例如,在革命老區(qū)——廣西百色開展線上線下的“追尋紅色足跡之革命知識競賽”活動,這不僅能讓同學們認識和了解“紅色福地,千姿百色”,銘記歷史,還能加深同學們對易班的了解,推進易班建設和發(fā)展,一舉兩得。
建設一個服務于大學生且具有特色鮮明、與眾不同、使用方便快捷等特點的網絡互動社區(qū),是互聯(lián)網時代促進高校各方面快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獲取信息、獲得服務的重要平臺,也是教育主管部門積極探索教育現(xiàn)代化的嶄新方式。廣西易班在這個網絡大潮中,還需進一步提升網絡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品牌氛圍,成為用戶喜愛的師生網絡互動社區(qū)。
參考文獻:
[1]賀巍巍.“易班”之校園推廣運行情況: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育參考,2014(12):85-90
[2]陳為旭,肖金明.基于SWO丁分析法的易班粘性提升策略[J].高校后勤研究,2016(3):91-94
[3]呂憶松,尚建輝,李瑩瑩.“易班”在高校班級建設中發(fā)揮核心作用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24):99-101
[4]朱建征,薛云云.網絡社區(qū)時代易班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和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5(09):84-87
[5]施渝一.高校易班使用活躍度的實證分析及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4(04):78-82
[6]王艷,霍圣,錄嚴芳.易班用戶私度的模型構建及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3(5):82-89
[7]袁軍偉.基于用戶視角的學生易班使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