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徐州市東方人民醫(yī)院精神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0)
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作用研究
王敏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yī)院精神一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 研究個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選取精神分裂康復期患者78例,根據(jù)隨機分組的原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護理管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的護理結果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的BPRS得分為(20.31±8.76)分,而對照組的BPRS得分為(32.65±10.34)分,兩組結果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滿意程度調(diào)查中觀察組的滿意度94.9%明顯高于對照組中患者的滿意度7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恢復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人性化的護理管理后,護理效果好,患者恢復快,患者的滿意度較高,人性化護理管理有利于在臨床中進一步研究與應用。
人性化護理;恢復期;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重癥的精神性疾病,發(fā)病期常常在青壯年時,發(fā)病時患者無論在感覺、思維還是行為情感上都出現(xiàn)一定的障礙,甚至精神錯亂[1]。隨著現(xiàn)代生活壓力的增加,該病的發(fā)病率在逐年的增長?;颊咴诓话l(fā)病時,智力,情感都處于正常的水平,一旦發(fā)病會出現(xiàn)奇怪的行為和語言,甚至思想混亂,妄想[2]。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容易反復,患者在接受外界刺激時,往往會發(fā)病。在反復的發(fā)病中,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時,患者的病情會逐漸嚴重,發(fā)病次數(shù)逐漸的增加,甚至會出現(xiàn)退行性的病變。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除了藥物控制病情外,還需要護理人員的嚴格護理[3-4]。目前,護理方法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人性化護理管理已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護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護理,獲得較好的護理結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78例,選取患者臨床癥狀及診斷結果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颊呷朐汉蠼邮芩幬镏委熀筇幱诨謴推凇E懦渌裥约膊〖皣乐馗文I功能異?;颊??;陔S機分配的原則,將78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39例患者,男19例,女20例,年齡19~46歲,平均(29.8± 1.2)歲。觀察組中39例患者,男18例,女21例,年齡18~48歲,平均(28.7±1.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78例患者入院確診后,進行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同時給予適度的心理治療,3周后患者病情基本穩(wěn)定,處于恢復期。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和生活上的護理,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病情出現(xiàn)反復時,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之外,采用人性化的護理管理。首先,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整理,物品擺放整齊,適當?shù)脑黾由收{(diào)節(jié)患者的心情,使其可以保持輕松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其次,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微笑解答患者的疑慮,避免患者抵觸情緒的產(chǎn)生。然后,定期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行適當?shù)男?,讓患者了解精神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與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增強患者的信心,慢慢舒緩患者的緊張情緒。此外,在生活上積極護理,關心患者的飲食和睡眠情況,積極解決患者生活中出現(xiàn)的困難。最后,在情感中,定期與患者家屬溝通,讓患者與家屬見面,交談,并指導家屬與患者溝通技巧,讓患者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情。兩組護理周期從恢復期直到患者出院。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1.3 評價標準[5-6]依照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對患者的思維障礙、敵對猜疑、激活性、活力缺乏和焦慮憂郁5大因子進行打分評定。同時針對護理滿意程度對患者進行調(diào)查比較,滿意程度的結果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以滿意與基本滿意所占比例之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的軟件SPSS18.0對計量的和計數(shù)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學上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BPRS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護理結束后,對其治療3周到恢復期時及治療結束后的BPRS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護理結束后,觀察組的BPRS得分為(20.31± 8.76)分,而對照組的BPRS得分為(32.65±10.34)分,兩組結果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結果 本院應用自定義問卷調(diào)查,針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4.9%明顯高于對照組中患者的滿意度7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BPRS結果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BPRS結果比較(±s)
項目思維障礙敵對猜疑激活性活力缺乏焦慮憂郁總分觀察組(n=39)治療3周8.64±4.53 6.74±2.76 5.46±3.02 8.56±4.23 5.89±2.45 38.43±12.36出院時4.12±2.31 3.13±1.43 4.76±2.78 3.45±2.13 2.65±1.67 20.31±8.76對照組(n=39)治療3周8.57±4.67 6.84±2.45 5.68±3.12 8.78±3.78 5.65±2.56 36.75±11.21出院時6.32±2.97 5.13±2.34 4.97±3.24 7.12±3.12 5.04±2.34 32.65±10.34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中患者滿意程度比較
護理在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精神類疾病患者,在發(fā)病時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作出極端的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嚴重時會危機患者本身的生命[7-9]。而精神分裂癥是精神類疾病中特別嚴重的一種,發(fā)病頻率高,容易反復發(fā)作,在治療中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后,可以有效的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但是不能從心理上消除患者的極端心態(tài),因而,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中尤為重要[10]。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的改革與發(fā)展,護理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針對病情,目前,護理方法多是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人性化的護理[11-12]。
人性化護理不僅是在身體上護理,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生活和情感上進行多方面的護理[13]。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患者對生活信心,正面對待疾病,可以有效的幫助疾病恢復,較快的適應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消除消極情緒,使患者重新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樂觀向上的投入生活[14-15]。
本研究對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與人性化護理,護理結束后,應用簡單精神病評定量表進行評分比較,結果觀察組中得分顯著性的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中患者滿意度顯著性的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中起著積極的作用,護理效果好,患者的滿意程度高,可以幫助患者較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及思考能力。人性化護理管理可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應用中得到進一步的研究與廣泛的應用。
[1] 金鳳仙,趙建利.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觀察[J].廣東醫(yī)學,2013,34(20):3217-3219.
[2] 馬達休,肖瀟,周琳鈞,等.家庭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2,41(21):2229-2230.
[3] 郭細先,陳亞萍,劉堂龍,等.交往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157-1161.
[4] 張凌芳,何益群,王玉婷,等.精神科開放式病房患者康復訓練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6):530-532.
[5] Lu SF,Lo CH,Sung HC,et al.Effects of group music intervention on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 with schizophrenia[J].Complement Ther Med,2013,21(6):682-688.
[6] Lin EC,Shao WC,Chan CH,et al.A pilot study of an illness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program in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J Nurs Res,2013,21(4):270-277.
[7] 蔣菊芳,費靜霞,姚敏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標準化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0):970-973.
[8] 李遵清,韓鵬,仇愛玫,等.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98-1101.
[9] 金全香.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對控制病情的效果[J].江蘇醫(yī)藥,2010,36(14):1645-1646.
[10] 何芳梅.心理社會干預對出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作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2):91-93.
[11] 馮麗娜,劉春平,潘桂平,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7):752-754.
[12] 邢海燕,張玉國.目標護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2,31(29):173-175.
[13] 陳克佳,黃瑞兒,陳佩芳,等.自我管理訓練方式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理行為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12(2):13-15. [14]付欣.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護理干預與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5):84-85.
[15] 付雪梅,竹嬰,許云華,等.人性化護理管理措施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2):132-1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