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又兮 周青 楊玉琪 李欽 王莉
中圖分類號:R5120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99-03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稱艾滋病病毒。自1981年美國報告首例病人至今,艾滋病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嚴重公共衛(wèi)生與社會問題。我國的艾滋病流行趨勢日益嚴重,成為世界上快速增長的國家之一,嚴重威脅公眾健康。根據(jù)衛(wèi)生部頒布的《艾滋病診療指南第三版(2015版)》[1],HIV感染的全過程可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HIV/AIDS患者早期無特異性表現(xiàn),隨著病程進展可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厭食、乏力、淋巴結腫大等HIV相關癥狀,進而并發(fā)各種機會性感染及惡性腫瘤導致死亡。
對于艾滋病的治療,20世紀90年代中期,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運用,使AIDS相關并發(fā)癥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HAART也存在如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等局限因素影響其治療效果。中醫(yī)雖無艾滋病名,但根據(jù)癥狀體征來看其屬于“溫病”、“溫疫”、“虛勞”范疇。中醫(yī)藥對于艾滋病的治療,在經(jīng)歷了感性認識、初步研究、深入研究并不斷完善3個階段后[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中醫(yī)藥干預之于無癥狀期
無癥狀期時間為6~8年,處于該期的患者數(shù)量最多。無癥狀期又稱為潛伏期,為病毒不斷繁殖,破壞人體免疫系統(tǒng),為疾病的“漸進期”。該期患者雖然沒有明顯的艾滋病癥狀,但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不同程度的面色少華、失眠乏力、頭暈目眩、發(fā)熱盜汗、口燥咽干等癥狀體征,從中醫(yī)學角度來看,當屬有證可辨。中醫(yī)學早在《內經(jīng)》中就提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未病”學術思想,因此,中醫(yī)藥把無癥狀期作為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的黃金切入點,提出中醫(yī)藥對HIV感染者的早期干預是治療的“最佳階段”[3],以期提高感染者的生存質量和機體的免疫功能,控制其發(fā)病進程,延緩發(fā)病時間,達到長期帶毒生存的目的[4]。徐立然教授率領其課題組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設計方法,對1200例無癥狀期HIV感染者以中醫(yī)辨證論治為主進行干預,提高了HIV感染者的生活質量[5]。張艷燕等[6]對284例無癥狀HIV感染者使用益艾康膠囊等相應證型的中藥制劑進行干預,其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病毒載量相對穩(wěn)定,CD4+計數(shù)有所上升,生存質量大大提高。陳曉凡等[7]使用參靈草口服液對無癥狀HIV感染者進行療效自身前后對照試驗發(fā)現(xiàn),其總有效率為920%,并且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患者CD4+T細胞計數(shù)有逐漸上升趨勢。這些研究直接反映了中醫(yī)藥對無癥狀期HIV感染者有著積極的干預作用。
2中醫(yī)藥干預之于艾滋病期
進入艾滋病期的HIV/AIDS患者,由于病毒大量復制,CD4+T細胞數(shù)量急劇下降,出現(xiàn)多種艾滋病癥狀,進而并發(fā)各種機會性感染甚至惡性腫瘤,必須使用抗病毒治療,而HAART療法存在多種已知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等復雜因素,因此中醫(yī)藥干預主要針對上述方面發(fā)揮減毒增效作用。
HAART是目前治療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調查顯示,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人群中,獲得性HIV耐藥的發(fā)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而耐藥是降低HAART療效的主要原因之一[8]。中醫(yī)藥在干預其他疾病耐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為其干預HIV耐藥提供了借鑒和思考。董繼鵬等[9]對536例受試者進行分組對照試驗,采用HAART+艾可清膠囊或艾可復膠囊,觀察抗病毒治療耐藥發(fā)生情況、病毒載量及免疫學指標,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耐藥率比對照組降低了423%,治療組的病毒學抑制率比對照組提高了694%;姜楓等[10]運用艾康顆粒對90例受試者進行干預HIV耐藥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研究,結果提示艾康顆粒干預HIV耐藥可以穩(wěn)定、提高免疫功能,并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因此,開展HAART耐藥的中醫(yī)藥研究,篩選有效方藥,形成臨床方案將成為中醫(yī)藥干預艾滋病的新途徑[11]。
同時,接受HAART治療后,臨床常見血脂異常、消化道癥狀、肝損害、外周神經(jīng)炎、皮疹等不良反應,國內中醫(yī)學者通過運用中醫(yī)藥治療上述不良反應取得較好療效。李強[12]運用消脂顆粒對34例HAART后脾虛痰阻型高脂血癥患者進行對照治療觀察,結果顯示其降脂作用強度與血脂康相似;張曉偉等[13]運用溫膽顆??梢越档虷AART致消化道不良反應癥狀的發(fā)生;劉鴻雁等[14]采用精元康膠囊治療HAART致骨髓抑制患者,并與利可君對照觀察,結果顯示精元康膠囊對艾滋病HAART療法所致骨髓抑制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艾滋病期患者易出現(xiàn)腹瀉、發(fā)熱、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等機會性感染,多項研究表明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中醫(yī)藥治療機會性感染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田明等[15]將311例艾滋病慢性腹瀉患者辨證分為健脾祛濕與補腎固澀治療組,分別采用健脾止瀉顆粒及瀉痢康膠囊,并與鹽酸洛哌丁胺膠囊進行對照觀察,結果顯示健脾祛濕與補腎固澀為主兩種治療方案治療艾滋病相關性慢性腹瀉均可改善患者癥狀,減少每日大便頻次,明顯提高慢性腹瀉臨床有效率;馬秀霞等[16~17]應用清肺培元微丸對艾滋病肺部感染痰熱壅肺證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結果顯示清肺培元微丸能夠改善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咳嗽、喘息、胸悶、咳痰等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多項針對HIV/AIDS口腔念珠菌的研究顯示[18~20],消糜顆粒能夠抑制念珠菌,改善臨床癥狀,降低復發(fā)率,改善患者口腔酸堿度,其優(yōu)于制霉菌素片。因此中醫(yī)藥對控制、預防和治愈機會性感染進而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作用[21-22]。
3討論[JP2]
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中醫(yī)藥在治療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提高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促進免疫重建、改善癥狀與體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減少抗病毒藥物的不良反應等方面[23],包括對于不同傳播途徑感染的HIV/AIDS患者,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24]。對于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無癥狀期患者,中醫(yī)藥治療能夠增強其免疫功能,從而延緩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的下降速度;而對于出現(xiàn)機會性感染及腫瘤服用HAART治療的艾滋病期患者,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主要為減毒增效,改善或穩(wěn)定其免疫功能,治療某些機會性感染,提高生存質量。今后,應重點對治療艾滋病不同病期具有較好療效的中藥進行大樣本、多中心、長時程的研究,明確療效、療程、病期。結合中醫(yī)理論與臨床實踐,對艾滋病的辨證論治研究應進一步規(guī)范化、標準化,加強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作用機制研究,加快中藥新藥研發(fā)進程,建立有中醫(yī)特色的艾滋病防治體系,揚長避短,發(fā)揮中醫(yī)藥在治療艾滋病方面的重要作用。[KH*1D][JP]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會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第三版(2015版)[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5,08(05):385-401
[2]王健,劉穎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的現(xiàn)狀及展望[J].科技導報,2005,23(7):29-33
[3]徐立然無癥狀HIV感染期的診療研究及展望[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6):729-732
[4]劉學偉從中醫(yī)學角度對艾滋病無癥狀HIV感染期的幾點思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2):454-456
[5]徐立然,楊小平,郭會軍,等中醫(yī)藥辨證施治對HIV感染者生存質量影響的初步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5):2480-2482
[6]張艷燕,李星銳,楊小平,等284例無癥狀HIV感染者的中醫(yī)藥干預研究[J].中醫(yī)研究,2011,24(11):30-32
[7]陳曉凡,朱衛(wèi)豐,陳和利,等參靈草口服液治療無癥狀HIV感染者療效的自身前后對照研究[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4,14(11):1299-1303
[8]SABIN CA,HILL T,LAMPE F,et alTreatment exhaus-tion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among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HIV in the United King-dom:multicentre cohort study[J].BMJ,2005,330(7493):695
[9]董繼鵬,王健,徐立然,等中藥加HAART降低HIV/AIDS病人HIV耐藥發(fā)生的臨床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22(10):768-771
[10]姜楓,張榮欣,郭會軍,等艾康顆粒干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耐藥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J].中醫(yī)雜志,2013,54(13):1115-1118
[11]許前磊,許向前,謝世平,等中醫(yī)藥干預HIV耐藥的研究思路[J].中醫(yī)雜志,2016,57(6):473-475
[12]李強消脂顆粒治療高效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后高脂血癥[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231-232
[13]張曉偉,郭會軍,姜楓,等溫膽顆粒干預抗逆轉錄治療致消化道不良反應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7):252-254[JP3]
[14]劉鴻雁,蔣士卿,裴俊文精元康膠囊對艾滋病HAART療法致骨髓抑制35例的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22(4):4-5[JP]
[15]田明,張偉,倪量,等中醫(yī)藥治療艾滋病相關性慢性腹瀉患者311例臨床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2,53(12):1016-1019
[16]馬秀霞,徐立然,鄭志攀,等清肺培元微丸對141例艾滋病肺部感染痰熱壅肺證患者主要癥狀的影響[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4,16(5):1127-1132
[17]馬秀霞,徐立然,鄭志攀,等清肺培元微丸對艾滋病肺部感染痰熱壅肺證患者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6):2068-2070
[18]陳繼忠消糜顆粒治療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yī),2009,24(4):633-636
[19]姜楓,衛(wèi)淑華,郭會軍消糜顆粒治療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ZK)][FL)][HJ2.55mm][SD1,1][FQ(10*2。175mm,X,DY-W][SQ+1mm][CD=175mm][ZK(]對念珠菌的抑制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8,6(1):4-5
[20]姜楓,衛(wèi)淑華,郭會軍,等消糜顆粒治療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對口腔酸堿度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2):2919-2920
[21][ZK(]蔣自強,李政偉,吳濤,等中醫(yī)藥綜合干預對老年HIV/AIDS患者病死率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35(11):1331-1334
[22]金艷濤,劉志斌,楊峰,等中醫(yī)藥綜合干預對農(nóng)村地區(qū)HIV感染者死亡率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4,55(14):1199-1201
[23]Liu ZB,Wang X,Liu HJ,et al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opportunity,advancement and challenges[J].Chin J Integr Med,2013,19(8):563-567
[24]李勇,王階,林洪生,等不同傳播途徑感染的HIV/AIDS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及中藥干預效果[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6):542-544